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1课 日本 教学案 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1课 日本 教学案 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21 23:18:06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举例说明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经济贸易大国。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工业发展和分布特点。(重点)
3.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法指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理要解决的问题有四个“W”:
1.Where
(要知道它在哪里)
2.What
(要知道它有什么)
3.Why
(要解释为什么,搞清因果关系)
4.How
(Will
be)(要预测未来怎么样)
了解地理相关的学习内容,并理解知道地理学习要学什么。
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明白地理要解决的4个问题。
二、复习回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图片:
1.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___、____、____、___,临海____、____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___、___
。2.日本地形以____和_____为主,____面积小。3.资源方面:____、_____、_____丰富,___资源贫乏。
复习巩固为学习新知奠定认知基础。
三、明确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课题、教学目标:第一节
日本(2)
——经济和文化【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经济贸易大国。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工业发展和分布特点。(重点)3.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
说出本课学习目标。
知道本课的学习任务,明确具体目标。
四、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经济贸易大国为何称为经济贸易“大国”日本领土面积狭小;矿产和能源贫乏;平原面积较小,耕地少,但它为什么能成为经济贸易大国呢?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截至2006年,日本的外汇储备一直居世界第一位。探究1:【生财之道:发展产业】——工业强国(出示图片资料)【追问】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日本生产的工业品?(图片展示)【合作探究】日本产品的魅力在于质量好,价格不贵。那怎样才能做到呢?它是如何解决现实国情与经济发展的问题?说一说日本的国情与经济发展模式是怎样的?日本的国情
经济发展模式日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煤炭、铁矿石等多种能源和矿产(原料和燃料)日本工业品主要出口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小
结】日本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方面,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工业生产中的石油、煤炭、铁矿石等多种能源和矿产都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另一方面,日本的工业品除满足本国消费外,大量销往国外。探究2:【将本求财:发展战略】——贸易大国
【合作探究】比较日本的主要进出口商品的异同,说说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是怎样的?【讲述】日本是资源小国,这种国情决定了日本在发展产业时,离不开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需要靠进口资源→国内加工→出口产品(换取外汇和生产资源)这样一种途径,来发展自己的产业和经济。贸易立国是战后日本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而发展出口型产业又是这个战略的重点。【追问】日本发展对外贸易有哪些有利条件?又有哪些不利条件?【小
结】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确立本国经济发展战略
。对外贸易在日本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立足本国国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确立了“贸易立国”战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近年仍居世界前列。探究3:【借“地”取财:发展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合作探究】日本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什么?【追问】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日本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或发达国家广阔的市场需求
丰田汽车公司
在印度尼西亚的化工厂在加拿大的生产厂探究4:【财运畅通:发展布局】——工业分布
【合作探究】如果你是日本一些大公司的企业策划人员,你准备把你们的工厂建在哪儿,才能有利于原料的运进、工业品的运出,最大限度减少运费,从而降低成本,使你的产品最具有竞争力?【提示】读图8-1-7:

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北九州等主要工业城市以及主要工业区,说说日本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联系日本的资源状况和产品对外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说说日本工业分布高度集中的原因。
【提示】从来料加工与对外贸易方面。2.从交通运输方面。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
3.从城市、人口分布及消费情况方面。探究5:【另居异财:发展近态】——工业布局新动向
【合作探究】随着日本工业的高度集中,太平洋工业地带出现了争水、争地以及许多环境问题,还有对原材料和能源的过度依赖的问题以及如何降低劳动力成本等问题,你认为应将如何更好地发展?【小
结】经济贸易大国
读图说出日本的经济情况【结论】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是亚洲唯一的
国家。读图分析:【结论】日本
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学生思考回答:生1:生2:(加深认识)日本的电子工业产品
:数码相机日本是世界上电子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家用电器产量大、质量好,尤其是电视机、照相机等产品70%以上供出口,在海外颇受欢迎。日本的汽车制造业产品
:汽车日本汽车制造业长期雄踞世界前列,汽车工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是其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多个品牌的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都有很高的占有率。学生思考回答:日本的国情:1.地域狭小资源缺乏。国内市场不足。2.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外联系十分便利。3.科学技术发达。4.劳动力资源充足,且素质高。经济发展模式:
学生读图回答:1.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车、一般机械、电器、化学制品等。
2.主要进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原材料、食品等。
3.“贸易立国”战略学生思考回答:有利条件:日本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发展来料加工与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优势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起国外先进技术,确立贸易立国战略。不利条件: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和能源缺乏。学生回答: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把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知名跨国公司遍布东亚、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区,覆盖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促使经济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生答:主要原因:节省劳动力工资、运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国内环境污染……
生答:工厂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带,这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运输便利,这样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学生填图回答:工业高度集中在太平洋工业地带生答:1.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运输便利。
2.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
3.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
【阅读】日本的机器人生产与使用为降低对原材料和能源的依赖,日本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机器人的生产和出口居世界首位。
日本的机器人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智能机器人的生产领先世界。日本机器人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60%。
日本很多低端制造所需的大量重复性劳动岗位正在被智能机器人替代,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比例已高达33%。生答:
读图分析日本的经济情况。认知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地位。提供图片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工业重要地位。结合自己的认识并拓展对日本部分产品的认知,加深理解日本的工业发达情况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如何解决现实国情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提供图片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导学生从战略高度认识日本的强国之路。再次反思日本经济发展是如何扬长避短,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以借“地”取财作比喻,引导学生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变化。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日本经济发展为什么要这样做。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工业分布与何种因素与关系,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强化落实,加深认知。通过分析,理解工业分布的主要原因何在。了解日本工业发展新动向。同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了解经济发展新思路。
(过渡: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反作用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辅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深受东西方影响的文化读课本P60-61图文资料回答:
日本绝大多数居民属
民族,通用

在古代,日本深受
文化的影响;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积极学习
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欧美文化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如日本的

、宗教、服饰、饮食等都带有中国文化的印记。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古城是模仿中国唐代长安城建造的,日本的佛教是在公元6世纪中叶经中国传入的,日本的传统服饰——
也深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体会日本文化具有东西兼容的特点。
五:知识建构




【当堂达标】
1.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

A.中国
B.韩国
C.日本
D.美国
2.读右图,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图中所示的黑影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环境无污染
③多优良港湾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日本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主要不是依靠(

A.矿产资源丰富
B.岛国有优良港湾的优势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下列属于日本传统服装的是


A.旗袍
B.唐装
C.礼服
D.和服
5.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D.农业发达,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6.读“日本工业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区。
(2)工业城市

、⑥


、⑧

(3)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工业地带,主要原因是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分析其成为经济贸易大国的各种因素,让学生深刻理日本自然地理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树立了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理念。本课在设计时能做到主线分明,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结合第1课时的学习“1.Where(在哪里)
2.What(它有什么)”,重点解答了“3.Why
(解释为什么,搞清因果关系)
4.How
(Will
be)(预测未来怎么样)”的问题。本课借助教师提供的大量的图文资料与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探究与问题深化,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启迪心智,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本十大产业
产值占
GDP
的份额
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
佳能
索尼
丰田
本田
劳动力
科技
海外
海外


加工
进口
能源
矿产
工业品
新兴工业向中小城市扩散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轻、薄、短、小”,摆脱对原材料的制约日本
【课标要求】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探究法、比较法、归纳、综合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多媒体情境导入]:
进入教学情境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的主要组成部分。2、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初步学会分析日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中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确立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全球搜索
观察引导:(1)纬度位置:引导学生描述日本的经纬度范围,说出所处的半球位置及所处温度带。(2)海陆位置:读图:日本东临____洋,西临
海,西北与____、_____、_____及韩国相望。、日本的领土组成(4)、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影响?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及图“日本地形图”,观察日本地形图,说出其经纬度范围: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⑴、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
——
,经度范围:
——
,位于
半球和
半球,领土
狭长,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⑵、海陆位置:日本位于
东部,是太平洋
部的岛国,西隔


海、
海、
海峡同



国相望。2.掌握日本的领土构成;⑶日本由



四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因此也北称为“
”。面积最大和纬度最高的岛是分别

。[4].思考海岸线曲折对经济的重要影响
通过日本地形图的展示,让学生描述日本的经纬度范围,说出日本的所处的半球位置及所处温度带和海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学生的思考与分析,教师适时的点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日本是一个人多地狭的国家,通过比较我国与日本的海岸线,使学生了解日本海岸线特点及其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领土争端
[教师点拨]:
同学们,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方企图通过
“购岛”将其“国有化”,这是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坚决反对。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通过展示“钓鱼岛”地理位置及“中国人民抗议游行”图片结合钓鱼岛争端,使学生树立
走进日本
探究:多媒体展示日本地形图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及图“日本地形图”3.掌握日本的地形特点。地形:日本

广布,沿海平原
;最高的山是
,最大的平原是
。4.思考日本的地形地势特点对河流流程及其水能资源的影响
地震探因
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用多媒体播放日本火山、地震教师追问]:1、火山是否有百害而无一利呢?2、比较日本地震和汶川地震,从中可以发现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震级震源深度经济损失日本地震9.08公里656亿人民币汶川地震8.030公里8451亿人民币
认真阅读课本
内容及图,掌握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板块位置:日本处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在
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因此
。有“
”之称。讨论回答:日本很多温泉很出名,就是利用火山的地热.
能开发成旅游区。还能取火山灰做肥料。火山爆发时把地下蕴藏的矿产带到了地表,形成矿床,为开采提供了便利。
通过学生观看视频说出自己的感受,用直观的图片来增强学生对火山、地震危害的理解,使学生建立起科学防震意识
避震演练
当地震突然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公共场所: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户外:远离建筑物,在大街上行走,避开过街桥、高压线、立交桥、高烟囱、水塔、广告牌等。
通过了解日本的防震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普及抗震知识,减少次生灾害。
过渡承接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导致樱花的花期由日本国土的南端向北方依次推迟
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
资源简报
【提问过渡】:1、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66%,被誉为“绿色王国”,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2、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你能解释其中原因吗 这种自然条件蕴藏着什么资源 3、为什么日本不适宜建设像三峡工程那样的大型水力枢纽?4、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教师追问]:日本矿产资源极为缺乏,作为亚洲的唯一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原材料匮乏的问题的?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通过提问,使学生了解日本的森林、水力资源丰富,同时培养学生的爱护树木、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收获平台
通过
对本课总结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宽学生的思路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巩固
【当堂达标】
1.(目标1)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
B.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C.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
D.日本位于南半球
(目标1)日本的四大岛自北向南依次是


A.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
B.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C.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
D.北海道、九州、本州、四国
3.(目标2)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高山是富士山
 
B.季风气候大陆性明显
C.河流源远流长
  
D.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秋季开放
4.
(目标2)日本附近的世界著名渔场是
(
)
A.日本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
5、(目标1、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B

C

D
,E
;F
,G
,H
,
I
,
J
,K
L

(2)日本的海岸线特点是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4)我国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我们应该怎样防震减灾呢?
图8.1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