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授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诺贝尔授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2 15:17:18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一起来学习诺贝尔21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1.当堂检测
12.课后作业布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诺贝尔在发明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重难点)
初步掌握人物小传的写法。 1234 作者资料不详 分类学生字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瑞、械、锤、砸、诺、多音字:盛shèng( )chéng( )盛开 盛饭隧置叠、轰颁、摩mó( )mā( )揣摩摩衣服冲chōng( )chòng( )冲动 冲床风行:
遗嘱:
容易:理解词语普遍流行;盛行。本课指诺贝尔与父亲、哥哥发明的液体炸药被广泛应用。①做起来不费事的。 ②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本课指诺贝尔对奖金和专利费的安排。专利:
领域:
毫不气馁:
理解词语法律保障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创造发明而独自享有的利益,属知识产权范畴。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一点儿也没有失掉勇气。本课指诺贝尔一点儿也没被爆炸吓倒,一点儿也没退缩。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本文是如何呈现诺贝尔百折不挠和无私奉献精神的?
串珠问题:
1.诺贝尔奖是怎样来的?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2.诺贝尔在哪些方面有过程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
3.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从本文对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概括介绍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
主要叙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课文理解品析1.为什么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因为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就诞生在这儿。
连续使用两个设问交代了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以及时间确定的依据,指出这是以此来纪念诺贝尔,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佩。用设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加深印象。2.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过渡段,概括诺贝尔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引出下文中对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叙述。3.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这是对诺贝尔的心理描写,从诺贝尔儿时的想法中可以看出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机,由此体会到他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概念: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作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答题模式: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心情(形象、品质)。阅读方法解密:心理描写及其作用仿写:
运用心理描写及神态、动作等写一段话,表现“我”因打碎瓶胆,害怕被爸爸批评的紧张心情。
示例: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4. 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jìn)。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用诺贝尔为实验付出的惨痛代价和诺贝尔的行为作对比,说明诺贝尔研究炸药的态度非常坚决,充分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5.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高举双手”的动作,“成功了!成功了!”的反复呼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诺贝尔实验成功后的兴奋之情,把他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核心问题:
本文是如何呈现诺贝尔百折不挠和无私奉献精神的?
本文通过叙述诺贝尔为实验付出惨痛的代价和他并未放弃而是坚持对科学实验极大的投入,表现了他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品质;而他将自己的遗产无偿捐献给科学事业,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串珠问题:
1.诺贝尔奖是怎样来的?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诺贝尔奖是诺贝尔立下的遗嘱,用自己的发明奖金和专利费设立的。诺贝尔奖只是奖励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诺贝尔在哪些方面有过程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发明炸药。3.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自小立志研究炸药,后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爆炸油”。(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经历数百次失败,终于研制出黄色炸药和雷管。(3)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4.从本文对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具有在困难面前毫不气馁、百折不挠探索科学的精神和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不顾个人安危的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诺贝尔授奖仪式——世界性盛会具体液体炸药——风行全球遗嘱——诺贝尔奖固体炸药和雷管——亲人炸死、残废无私奉献
舍生忘死爆炸力更大的炸药——险些丧命投入整个生命本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表现了他在困难面前毫不气馁、百折不挠探索科学的精神和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不顾个人安危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推荐阅读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的一个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端庄娴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十八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每克曾高达七十五万法郎。这位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这项专利技术,居里夫人早就应该富甲一方了。事实上,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于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感到非常震惊。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到当时一克镭在美国的市价是十万美元,便先找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的,万万没想到都碰了壁。
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所镭研究院,开展治疗癌症工作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向她捐赠了一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吗?居里夫人后来在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国学诵读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其中火药是中国道人炼丹时的“副产品”。
励志名联:
上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下联:最无益,只怕一日曝(pù)十日寒。
2 略。3 略。 4 略。 一、小小书法家。(抄写词语)
实验 机械 艰苦 爆炸
二、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开凿(zuó záo) 气馁(něi lěi)
颁(bān fēn )发 砸(zhá zá )石头
机械(jiè xiè) 诺(nuò ruò)言 √√√√√√三、比一比,再组词。
摩( ) 瀑( )
磨( ) 爆( )
豪( ) 碎( )
毫( ) 醉( )
揣摩磨刀瀑布爆炸豪华分毫砸碎喝醉四、我会用标点符号。
1.诺贝尔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 ) 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 ( ) 黄色炸药( )
2.诺贝尔发明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 )雷管( )
3.近了( )近了( )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
,——。——。!!!一、做《点拨》“课后练习单”。二、做《典中点》的练习题。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