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2 15:1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科:语文
测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刘东皓
试卷类型:AB卷
A卷(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绣闼(tà)
阏氏(yān)
羽扇纶巾(guān)
施关发机(fà)
B.恓惶(xī)
樯橹(qiáng)
乍暖还寒(hái)
栘中厩监(yí)
C.渑池(miǎn)
煴火(yūn)
封狼居胥(xū)
遥岑远目(cén)
D.盆缶(fǒu)
扶辇(niǎn)
浞野侯(zhuó)
斧钺汤镬(yuè)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思:用心思
B.丁令盗牛羊,武复穷厄
穷厄:陷于困境
C.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休息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1)请指示王
(2)廉颇宣言曰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4)朝夕遣人候问武
(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6)武等实在
(7)卧起操持
(8)常从容淡静
(9)衡下车
(10)伺者因此觉知
A.(1)(2)(3)(5)(7)
B.(2)(6)(8)(9)(10)
C.(1)(6)(7)(9)(10)D.(2)(3)(4)(5)(7)
4.下列句子都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君幸于赵王
(3)效死于前
(4)皆为陛下所成就
(5)举孝廉不行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为降虏于蛮夷
(8)幸蒙大恩
(9)终不能加胜于赵
A.(1)(2)(4)(5)
(6)
B.(1)
(3)
(5)
(7)(9)
C.
(2)(3)(4)
(6)(8)
D.
(3)(6)(7)(8)(9)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写完《一地鸡毛》,很多人痛心疾首,说这不是小说,是小林家的生活流水账。他写《故乡面和花朵》,有人戏言,有耐力看完它的不超过10人。
②据香港《文汇报》5日报道,美国政府推出新措施,司法部警告雇主招聘外劳时,不能歧视本土劳工,预料聘请大量程序员的硅谷科企将首当其冲。
③雷蒙德·钱德勒在一封书信中就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写道:“诺贝尔文学奖算什么!这个奖颁给了太多的二流作家,还有那些不忍卒读的作家们。”
④周同的老娘整天自怨自艾,而周同却照样孝顺有加。采药人生活艰苦,他经常背着背篓麻绳进山,一待就是十数天,只是收入勉强糊口而已。
⑤以我国足的实力,连续跨越韩伊两座大山实在勉为其难;不能因输球而否定国足的进步,在一对一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国足整体战术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⑥巴西大豆销售、出口步伐放慢,前期利多消化后,利多消息再次粉墨登场,加之国内豆粕需求阶段性转旺,豆粕价格有望维持偏强运行。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9月13日,四川广安境内普降暴雨,部分地区降雨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上,城区多处路段发生内涝,交通受阻,部分乡镇农田房屋被淹。
B.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D.面对琳琅满目的基金产品,从近年的投资结果来看,不但“自助式”投资让许多投资者无法实现预期回报,而且还会导致频频亏损。
7.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音乐方面,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剧本由唱、
科、白三部分构成。
B.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而风行天下,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体例为:书、表、本纪、世家、列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的体例为书、志、本纪、列传。
二、名篇名句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云树绕堤沙,

。市列珠玑,
,竞豪奢。(柳永《望海潮》)
(2)此去经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赤壁怀古》)
(4)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5)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6)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吾所以为此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语言文字运用(两道小题,共9分)
9.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四、写作(60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平庸的人只有一条生命,叫性命;优秀的人会有两条命;即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则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意味着生存、生活和责任。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认知和感悟触发,你认为生存、生活和责任,在人的一生中,哪一个更重要?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B卷(满分50分)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鲁鲁(节选)宗璞
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大树上。
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 ”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
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扣鲁鲁握手。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 我们明天吃什么 ”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他要去解开一个谜。
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 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 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姐姐冲过去弯身抱着他的头,他舐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
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T市爱狗的唐伯伯。
T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l0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车经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急遽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气迷蒙,一直飘到亭上。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
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为了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嗥叫,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
鲁鲁发疯似地寻找主人。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么,鲁鲁。”
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
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号。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鲁鲁第一次丧家的哀号开篇,又以他第二次丧家的哀号结束,首尾呼应,对小狗被无情抛弃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B.本文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小狗以人的心理,细腻地描摹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情感。
C.鲁鲁去城里的旧住处守候旧主人,最后又回到范家,只是因为他遭到了人们的驱赶,再加上饥渴疲累,这让读者看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
D.去到唐家后,鲁鲁得到了很好的优待,但他并不吃那一律有牛肉的饭,这反映了鲁鲁对新主人的不满,以及对旧主人的忠诚。
13.文中两次写到了瀑布,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4.著名作家孙犁评价《鲁鲁》:“表面是动物的悲鸣,内含是人性的呼喊。”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六、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9题。
于仲文,字次武。仲文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仲文于是令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文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郡穷治,遂竞其狱。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迥又遣其将宇文胄宇文威二道俱进,复攻仲文。贼势逾盛,人情大骇,郡人敬子哲等率众应迥。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
辽东之役,高丽出兵掩袭辎重,仲文回击,大破之。至鸭绿水,高丽将乙支文德诈降,来入其营。仲文将执之。时尚书右丞刘士龙为固止之。仲文遂舍文德。寻悔,选骑渡水追之,每战破贼。时宇文述以粮尽欲还,仲文议以精锐追文德,可以有功。述固止之,仲文曰:“昔周亚夫之为将也,见天子军容不变。此决在一人,所以功成名遂。今者人各其心,何以赴敌!”由是述等不得已而从之,东至萨水,宇文述以兵馁退归,师遂败绩。帝以属吏,诸将皆委罪于仲文,帝大怒,释诸将,独系仲文。仲文忧恚发病,困笃方出之,卒于家,时年六十八。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
1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是(
)(3分)
A.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B.高祖为丞相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C.尚书右丞刘士龙为固止之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D.由是述等不得已而从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B.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C.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D.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家,自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表示官员离开家庭,开始官宦生涯,与此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解褐”。
B.刺史,官职名,本为负责搜集史料修撰史书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是重要的地方官之一。
C.寻,时间副词。古文中表时间的词从词性上看有时间名词,如“翌日”“期年”等;时间副词,如“顷之”“俄而”等。
D.河南,“河”在古文中一般特指黄河,因其东出太行山至华北平原后大体成东西走向,故其南的区域称“河南”。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仲文善于断案。安固任、杜两家失牛案,州郡久久不能断决,于仲文用巧妙的方法查明了牛的归属,责备了说谎的杜氏。
B.于仲文不畏强暴。刺史屈突尚犯法,但因其为宇文护的党羽,所以没有人敢对他执法,于仲文到郡里后,一审到底,最终了结了这个案件。
C.于仲文精于谋略。讨伐檀让时,他率领疲弱的军队前去挑战,假装败北,趁敌人骄傲轻敌时出精兵左右夹击,大败敌军。
D.于仲文忠贞善战。尉迥叛乱,派人利诱拉拢于仲文,仲文予以拒绝,并主动率军出击讨伐叛军,斩首贼军五百余级。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
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5分)
(2)
帝以属吏,诸将皆委罪于仲文,帝大怒,释诸将,独系仲文。(5分)
(3)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班固《苏武传》)(3分)
七、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20——21题。

陈与义(1)
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2)手,尽力破忧端。
【注】(1)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2)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
20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诗歌的首联对仗工整,上半句停顿应为“沙岸/残春/雨”,“残春”在这里意为晚春。
B.“花带泪”用拟人手法写经雨之后花瓣上残留着雨滴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的感伤之情。
C.“万里”一句用夸张手法极写诗人凭栏远眺视野之开阔,侧面表现了雨后空气的澄明。
D.颈联中的“寒”字是作者的身心感受,表现了雨后天气的寒凉和诗人心中的悲凉。
E.“日晚蔷薇重”一句是说天色已晚,原本明艳的蔷薇花因光线昏暗而变得色彩黯淡了。
21.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其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6
分)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A
6.C
7.C
8.名句默写略
9.家父
您父亲或令尊;
小有名气
很有影响;
犬子
儿子;
有幸
应邀;
10.
(1)身处什么颜色的环境
(2)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不完全是这样)
(3)还受一些条件限制(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11.作文略
12、B
(3分)
13、①第一次写瀑布交代了与姐姐分别的地点,为下文鲁鲁在瀑布前的哀号埋下伏笔;②第二次写瀑布,呼应前文,刻画了鲁鲁的形象,表现了鲁鲁对主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哀伤;③瀑布的美及雷鸣般的水流声,与离别的感伤交织在一起,营造了悲剧的氛围。(5分,答出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4、①动物的悲鸣:狗与主人的两次离别之痛,被世人驱赶打杀之苦,命运颠沛流离之艰。②人性的呼唤:人与人之间要关爱、忠诚,人与动物也应平等,热情相待。③作者借小狗的悲鸣,反映了战乱中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无奈,呼唤心灵之间的贴近和沟通,真挚和忠诚。
15.C
16.A
17.B
18.D
19.翻译略
20.C
E(C
项“万里”不是形容视野开阔,而是说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蔷薇重”可理解为经雨之后,蔷薇花因被雨水沾湿浸润而显得沉重。杜甫诗句“花重锦官城”,秦观诗句“无力蔷薇卧晓枝”均写此种情状。)
21.尾联意为可惜自己没有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诗才,不能借吟咏来消除忧愁烦闷。“忧”具体包括:①被贬偏远之地的感伤。②客居万里之外的忧愁。③残春寒雨中的落寞、悲凉(伤春之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