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糖类 同步练习(带解析)
【基础演练】
1.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并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低级酯具有芳香气味,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糖果盒糕点等常使用低级酯作香料
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二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
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B. 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 ℃,产生的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只是乙烯
D.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FeCl3溶液可显紫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乙酸乙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B.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化学式均为(C6H10O5)n
C. 羊毛、蚕丝、棉花和麻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D.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6.根据以下流程过程,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 淀粉已完全水解
C. 淀粉没有水解 D. 淀粉己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7.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扎好后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长时 间后,取出袋内的液体,分别与①碘水;②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③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为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显蓝色,无红色沉淀,显黄色 B. 不显蓝色,无红色沉淀,显黄色
C. 显蓝色,有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D. 不显蓝色,无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综合提升】
1.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蚕丝制品和羊毛制品 用灼烧方法验证,闻是否有烧焦羽毛气味
B 检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的还原性 取少量淀粉溶液,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银镜
C 检验氯仿(CHCl3)中的氯元素 取少量氯仿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D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取出上层液体
2.将蔗糖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
①加热 ②滴入稀硫酸
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3.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取代反应
C. 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 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将鉴别葡萄糖和乙醇
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演练】
1.D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 ( http: / / www.21cnjy.com )H10O5)n,但是二者的单糖单元结构不同,数目不相同,因此淀粉和纤维素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3.C
【解析】A、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溶液,因盐析产生沉淀,加入CuSO4溶液发生变性,错误;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正确;21cnjy.com
D、蔗糖的水解需要硫酸做催化剂,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Cu(OH)2与硫酸反应,无法检验,错误。2·1·c·n·j·y
4.B
【解析】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故A错误;
B、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乙醇脱水碳化,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不含酚羟基,与FeCl3不显色,故D错误。
5.A
【解析】A. 纤维素、乙酸乙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故A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析】①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故碘水不显蓝色;
②葡萄糖是小分子渗透到袋外水中,袋内无葡萄糖故新制Cu(OH)2加热无砖红色沉淀;
③淀粉酶属于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显黄色;故选B。
【综合提升】
1.D
【解析】A、蚕丝和羊毛的成分都为蛋白质,灼烧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能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制品和羊毛制品,错误;21·cn·jy·com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检验淀粉水解的还原性,可利用醛基的银镜反应,应先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错误;21·世纪*教育网
C、氯仿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氯离子,不能采用直接加入硝酸银溶液的方法检验其中的氯元素,错误;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进入水层,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且密度比水小,故可用该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正确。www-2-1-cnjy-com
2.B
【解析】蔗糖水解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其水解产物中加入3~5滴稀硫酸选②;将混合液煮 ( http: / / www.21cnjy.com )B.反应⑤是氧化反应,故B错误;www.21-cn-jy.com
C.聚乙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C错误;
D.葡萄糖含有醛基,乙醇不含有醛基,所以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乙醇,故D正确。故选D。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