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
(60分钟 100分)
(一)
基础闯关。(45分)
1.书写我最棒。(看拼音写词语)(8分)
bái
zhòu( ) lǐ
cǎi( )
wéi
yī( )
xiū
kuì( )
zàn
shí( )
jīnɡ
yínɡ( )
chú
dòu( )
míng
yù( )
2.用“√”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禁军(jīn jìn) 一锭(dìng diàn) 胸脯(pú pǔ)
友谊(yí yì) 供应(gōng gòng) 挣扎(zhēng zhèng)
3.辨字组词。(9分)
4.用“——”标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3分)
衣衣不舍( ) 繁花似绵( )
截富济贫( )
兵来将当( )
逼上粱山( )
哀红遍野( )
5.我能把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四字词语。(4分)
(1)《清平乐 村居》是一首人人都赞美、传诵的词。
( )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去领新书。
( )
他在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的情况下,终于加以还击。
( )
(4)李白的诗篇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 )
6.将“量”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4分)
(1)洪教头拿起一条棒( )了一番。
(2)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 )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3)我( )了一下这位新来的同学。
(4)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园林史上不可( )的损失。
7.句子欢乐岛。(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林冲打败了洪教头。(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改变词序,使句意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晨锻炼身体。(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
林冲被开封府发配沧州。(用上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10分)
(1)《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__________》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部小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
(2)少年王冕家境________,但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他一边替人放牛,一边坚持____________,终于成为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3)《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描绘了长江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阳春美景,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_____。
(4)《清平乐 村居》是一首词,其中
“__________”
是词牌名,“__________”是题目。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这首词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画。
(5)唐尧虞舜夏商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能力展示。(4分)
你还知道哪些经典的送别诗?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以剧本的形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乐园。(31分)
(一)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他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当笔,在地上练习写作,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经书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寺庙,无处可去,只好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是他曾经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mǐn)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子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终于写成了悯农诗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练,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在短文第4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2.按文中“‖”所划分的段落,概括段意。(8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锤百炼”一般比喻经历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在本文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字皆辛苦”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表现“字字皆辛苦”的一处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李绅写《悯农》诗是为了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可是都没有见着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个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2分)
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茅塞顿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
3.“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从“刘备生气地说”“下马步行”“轻轻敲门”“快步走进”等词句,我们能体会到刘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6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习作园地。(20分)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用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并把它记录下来。以“美,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1.白昼 理睬 唯一 羞愧 暂时 晶莹 锄豆 名誉
2.jìn,√ dìng,√ pú,√ yì,√ gōng,√ zhēng,√
3.示例:
4.衣衣(依依) 绵(锦) 截(劫) 当(挡) 粱(梁) 红(鸿)
5.(1)脍炙人口
(2)争先恐后
(3)忍无可忍
(4)誉满天下
6.示例:(1)掂量 (2)较量 (3)打量 (4)估量
7.(1)示例:林冲打败了骄傲的洪教头。
(2)在黄鹤楼上,年轻的李白正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3)我经常看到小明在早晨锻炼身体。
点拨:前后矛盾。
(4)林冲因为遭受高太尉的陷害,所以被开封府发配沧州。
8.(1)水浒传 施耐庵 宋江 武松 鲁智深
(2)示例:贫寒 热爱读书、孝敬母亲 读书画画
(3)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 无限依恋之情
(4)清平乐 村居 南宋 辛弃疾 朴素恬静的农家生活
(5)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宋元明清帝王休
二、示例:《送元二使安西》
人物:元二、王维
时间:一天早晨
地点:路边客舍
(春天清晨,细雨蒙蒙,路边的柳树绿得发亮,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王维(举起酒杯)
请再喝一杯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元二(举起酒杯) 干杯。
三、(一)1., , 《 》 。 : “ , 。 , 。 ”
2.总写李绅小时候家境贫困,但他聪明好学,十五岁时就能写出好诗。 写李绅为了读书住寺庙,后来又到处漂泊,生活艰苦但仍坚持读诗写诗。 写李绅写作态度很认真。 写人们赞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
3.反复推敲斟酌诗句 推敲诗句中的每个字都要花费大量的心血 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
4.对农民的同情
5.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二)1.这里指刘备三次来到茅庐(茅屋)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后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形容忽然理解、明白。
2.示例: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3.如鱼得水
4.示例:尊重人才、诚心诚意
5.原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与之共商天下大事。
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四、思路导航: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挖掘身边的美。生活中的美数不胜数,如:帮助弱小、扶助穷困的美好品质,奋发拼搏的精神和品质。但一定要注意本次习作要求写记叙文,我们要选取身边发生的事来体现“美”,例如可以写地震发生后,大家是如何帮助灾区群众的,体现人性的美;也可以写在寒冷的冬日,妈妈冒着风雪送你去医院,体现母爱的美。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