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2 20: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20分,1-6题每题2分,7题8分)
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正确句子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
构想碰撞繁演,设计独占熬头。
2、读下面的文字,为加点的汉字写出准确的读音。
脸上有褶(
)皱无须悲观,只要人格学识受人推崇(
)。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些村在对低保户的审批问题上,因地制宜,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了不公平。
B、面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残暴统治,沦陷区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占领者与百姓相安无事。
C、春节临近,风雪载途,亿万民工返乡艰难。
D、中国制造的军用隐身服天衣无缝,显示出了很高的科技含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B、要真正读懂《水浒传》、《三国演义》这类名著,切忌不要只停留在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上。
C、在学校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D、樊城区太平店镇的朱华杰凭借深厚的诗歌功底,淘汰高校专业老师,受邀成为网络诗歌讲师。
5、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目前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估计有1亿块,包括旧卫星上掉落的装置、工具和火箭残片。
②卫星之间相撞以及反卫星武器试验使得这个问题愈演愈烈。
③其中有许多残片绕着地球以极快的速度飞行,最高可达2.8万千米/小时,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并对地球轨道的电信网络形成破坏。
④太空垃圾是从1957年苏联发射“伴侣号”(Sputnik)卫星之后,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6、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
光芒的长篇小说。《骆骆祥子》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作者无情地
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7、默写(8分,每句1分)
①霜落熊升树,□□□□□。(梅尧臣《鲁山山行》)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⑤□□□□□,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⑥《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⑦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口语交际(2分)
小明的期中考试名次由上学年的第15名变成30名。一向幽默的爸爸对小明说:“这个成绩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它实现了名次的数字与看电视时长的同比例增长。”小明明白爸爸的意思,说道:

9、综合性学习(8分,每小题2分)
搜集资料是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班上决定在放假前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来参加吧!
①春节一定会挂春联。下面是某校悬挂的上联,请从数以万计的图书都须仔细咀嚼,深入研究的角度补全下联。
知识千门宜先专后博;

②班里决定开展一个以春节为主题小报展,小明同学对自己的小报拟定了以下三个栏目,请你再帮他设计一个栏目。(2分)
A、风俗习惯,介绍春节期间的各类习俗;
B、美食拼图,用图片展示富有年味的特色食物;
C、春联集锦,收集各种精彩、别致的春联;
D、


③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有些习俗已经引发了争议,比如放鞭炮、磕头、发红包等。班里准备就“拜年磕头的是与非”这一议题展开辩论,假如你是反方,你将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100字以内)
反方阐述:
④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有关春节三则材料(前两则是古人作品),说说古今人在对待家乡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
B、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来鹄《除夜》)
C、2016年2月13日,某金融服务集团公布数据报告《指尖上的新年》,通过对4亿多实名用户在春节期间使用各项生活服务情况的群体性分析,以数据的形式勾勒人们过年方式的嬗变。根据用户登录和使用账号消费的情况,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用户中,尽管仍有53.4%的外出工作人群在除夕选择回老家过年,但占总数46.6%的人,并没有在春节踏上归家之路,这其中约34.3%的人选择在工作所在地过年,融入新的城市生活,还有12.2%的人去往别处过年。
你的发现:
三、阅读与赏析(30分)
㈠阅读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完成10、11两题(4分)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0、这首诗颔联从首联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前一句也说登临的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
感;后一句也是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
之情。(2分)
11、请说说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两句诗中所蕴含的情感。(2分)
㈡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乙)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①。保绪故好奇,与予善。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②。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至则昏暗,咫尺不辨,第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③。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出也④。一线之光,低昂隐见⑤,久之而后升。《楚词》曰:“长太息兮将上”⑥。不至此,乌知其体物之工哉⑦?及其大上,则斑驳激射⑧,大抵与月同。而其光侵眸⑨,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
(清·管同《宝山记游》节选)
【注释】①荆溪:县名,在江苏省南部,1912年并入宜兴县。吴中:苏州的别称。
②海塘:为阻挡海潮而修筑的堤岸。
③第:但,只。④不遽出:不骤然引起。⑤低昂:起伏,升降。⑥“长太息”句:《楚辞九歇东君》:“长大息兮将上,心低徊今顾怀。”王逸注“言日将去扶桑,上而升天,则徘徊太息,顾念其居也。”古人认为太阳在扶桑升起,屈原用太阳长叹徘徊不忍骤然离开扶桑来形容日出的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形象逼真。⑦乌知:怎知。体物之工:表现事物的工巧,精确。⑧激射:强光四射。⑨侵眸:刺眼。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B、是月既望
望:
1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4、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2分)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
D、遂/相携/观月/于海塘
15、甲文写景,先写山,后写
,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乙文写景同样思路清晰,先写观月,再写观日出,其间都有对
的描绘,以壮声势。
16、比较两文写景手法的不同。
㈢阅读牛润科的《儿时盼冬来》,完成17-20题(8分)
  ①我高兴地拿着母亲特制的“巧克力”,开始满大街地跑,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这是我娘给我做的糖,可好吃呢!”
  ②儿时生活在乡下,我就盼着冬天来。因为一到冬天,我就能守在爹和娘的身边品尝美味。
  ③烤红薯是爹的拿手美味。每天早晨点着火炉后,爹就把半大不小的红薯放进通红的炉膛下,然后关上炉膛门,就到野外拾粪去了。不久,那香香的味儿就能把我馋醒。娘从炉膛下拿出个香香的红薯,笑呵呵地对我说:“小馋猫,就你鼻子灵。快吃吧!”我把那层薄皮剥去,咬上一口焦黄的烤红薯,吃得那个香呀,一个冬天都吃不够。
  ④炒黄豆和玉米豆是娘的绝活。别人是干炒,可我娘是先用水把黄豆和玉米豆泡大后湿炒,这样炒出来的黄豆和玉米豆特别酥香。娘炒的时候,我每次都是守在火炉上的铁锅边,睁着两只小眼儿,从在铁锅里跳舞的黄豆和玉米豆中,专挑那几颗炸开花的吃。这炒黄豆和玉米豆,就是我一个冬天兜里装的美味零食。
  ⑤有一年冬天,娘见我馋人家城里孩子手里像黑红高粱面的四方块糖,便笑呵呵地对我说:“原来是这东西呀,好办。快跟娘回家,娘这就给你做去!”
  ⑥回家后,娘从菜窖里拿回几个大大的甜菜疙瘩来,麻利地清洗干净,转眼间就用土豆礤子把几个甜菜疙瘩擦成丝儿,然后把甜菜丝儿装进大铁锅里,又往锅里加了不少的水,然后把大铁锅放在冒着蓝火焰的焦炭炉子上熬。
  ⑦我一直守在炉旁,直到熬制出红红的多半碗糖稀时,娘就笑着端给我,先让我用筷子蘸着吃。娘告诉我:“等一会儿,娘就给你做成那黑红黑红的糖块了!”然后,娘把半碗糖稀拿到院子里冷却,很快变成个糖坨子,拿回屋里往菜板上一放,像变戏法似的,转眼间就神奇地给我切成那种四方块糖了,又一块接一块地用花纸包起来给我。
  ⑧我高兴地拿着母亲特制的“巧克力”,开始满大街地跑,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这是我娘给我做的糖,可好吃呢!”
  ⑨没想到我这一显摆,小伙伴们全都跑回家,吵着各家的娘给他们做着吃。不一会儿就一拨接一拨的娘来我家找我娘取经。
  ⑩在那年的冬天,我们全村兴起自制糖块热。
  ⑾每天吃罢晚饭后,到大队饲养院里听老光棍饲养员讲故事,是我儿时冬天里享受的另一道美味。
  ⑿每天晚饭后,我就往大队饲养院里跑,开始在旱烟飞舞的小屋里,度过一个开心的夜晚。其间,只要老光棍看当晚油灯下围着他的人比往常多,加上周围的听众不时给他续上旱烟抽,本打算就讲一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可一高兴,临时又加了个《四郎探母》。可以说,杨家将屯兵戍边、镇守三关、精忠报国的故事,我都是在那个旱烟飞舞的大队饲养院的煤油灯下,睁大两只小鼠眼儿,从那个老光棍的嘴里听到的,一直记到了今天不忘。
⒀现在回想起来,儿时的冬天是我最开心的乐园,所以我才盼它来呀!
(选自《沈阳晚报》2016-11-16,有删节)
17、文中写我儿时冬天享受的美味,有哪几种,分别由谁提供的?(2分)
18、第⑾、⑿段似乎与美味无关,能不能去掉?(2分)
19、第④段和第⑿段中都有对“我”眼睛的描写,分别写出了我的怎样心理?(2分)
20、第①段和第⑧段内容完全相同,是不是弄重复了,删掉第①段可以吗?(2分)
㈣阅读郭利的《山楂载冬酸亦甜》,完成21-24题(8分)
①北方的冬天,最是单调乏味,因此也显得冗长无趣。
②因为寒冷,大自然中仿佛所有的生命都蛰伏了。草木收敛了锦色芳华,生灵停止了奔突游走,一切归于安宁沉寂。曾经繁盛喧嚣的水果亦是纷纷消失不见,只剩下几种成熟于秋天、便于储存且又便宜的苹果、秋梨、桔子等,其中最活跃的是小巧味酸的山楂,它在冬天里绽放了全部的生命活力。
③成熟于秋天的山楂,属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人统计100克山楂就含有维生素C89克,说是相当于胡萝卜里的八、九倍。另外山楂里还含有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不仅有助于消化,还可以活血化瘀,预防贫血,正是秋冬时节的最佳食品。
④山楂从山中来,颜色深红,于是在古诗中被称为“山果”或者“红果”。很多诗人都描摹过。“晚果红低树,秋苔绿遍墙。”红艳艳的山楂与暗绿的秋苔相映成趣,是深秋最让人沉静安然的风景;“翁夸酒重碧,孙爱果初红。”老人喜欢的美酒碧绿深重,孩子却最爱山楂的浅淡香红。不过因为山楂太平凡,不够精致惊艳,很久以来一直只是文学作品中的点缀和插曲。直到一曲《山楂树之恋》唱响,才让人们惊叹:原来平凡的山楂也可以承载如此唯美浪漫的爱情,见证人间的沧桑传奇。
⑤因为物美价廉、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易于储存,从古至今,山楂一直是平民的美食,可以生食可以烹煮,还可以制成各种形态的食物,成为百吃不厌的美食佳肴。
⑥最简便的当然是生食,有点酸却爽口,细细品味,只觉滋味绵长,酸中含香,让人咀嚼不尽。不过很多人过于性急,一口咬下觉得太酸了,便知难而退,从而错过了与山楂的口腹之缘。
⑦不过山楂与其他水果不同,不只一种吃法。将山楂切开去核,加冰糖和水煮,便成了家庭自制的山楂罐头。这样的山楂凉热皆可入口,不仅在寻常的日子里当作饭后甜点,还可以端上节日家宴的餐桌,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们在鱼肉油腻之间开胃消食。
⑧山楂还可以做成冰糖葫芦,是孩子们的最爱。它们被插在一支支的麦秆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迎风招摇,裹着糖衣愈加红得晶莹剔透、鲜亮诱人,那是北方冬天最灿烂亮丽的风景。
⑨山楂不是温室里的娇贵蔬果,它们历经苦寒却依旧无损无恙,始终味道纯正。它们承载了整个冬天的笑容与梦想,用繁复多变的形态,温暖了我们少年的记忆,抚慰着每一颗在严寒中坚持跋涉的心,留下一段酸甜杂糅的美好味道。(《沈阳晚报》2016年11月29日)
21、作者写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
22、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中,第③、④段写了营养和外形特点,第⑤—⑧段写了山楂的多种吃法,很显然,这是一种由特点到

顺序。(2分)
23、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说说它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说明了山楂的什么特征?(2分)
24、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除了准确外,还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2分)
四、写作与表达(40分)
25、请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台湾知名广告“女王”奥美全球董事会首位女性庄淑芬在北大演讲时说:“你就是你自己的品牌,你就是你人生的CEO。人生旅途千变万化,你的个人品牌就是你最大的资产。”经营人生,如同商人经营一个品牌。才能是产品,声誉就是品牌。
题二:请以“冬日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若选题一请自拟题目,再作文。
2、“我手写我口”,请抒真情实感。
3、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允许出现真实姓名。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演——衍;熬——鳌
2、zhě;chóng
3、C
4、D
5、D
6、理想主义;批判。
7、①林空鹿饮溪;②休将白发唱黄鸡;③尚思为国戍轮台;④晨兴理荒秽;⑤征蓬出汉塞;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⑦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爸爸,不用担心,我争取下学期考试名次的数字与看电视时长的双双下降(2分)。(不拘于此,意思对即可。)
9、①下联:图书万种(卷)须细嚼深研。
②传说故事,讲述有关春节的各种传说故事等。
③磕头是陋习,现在也没有这种环境;表达尊敬和感恩有更健康的方式;不卫生;不利于培养平等的人格;这是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漠视;磕头培养的是奴性,不利于现代公民的成长等。言之成理即给2分。
④古人家族观念重,每逢佳节倍思亲,情感真挚细腻;现在的年轻人虽然也爱家乡,但越来越多的人以四海为家,向往新生活。(意思对即给2分)
10、历史;怅惘。
11、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12、虽:即使;望:农历十五日
13、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4、B
15、水(1分);海涛(涛声)(1分)
16、甲文写景,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仅用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答出“大笔点染”即给1分)。
乙文写景,采用细致描绘(工笔描绘、逼真描摹)的手法,将景物描绘得具体生动(答出“细致描绘(工笔描绘、逼真描摹)”即给1分)。
17、烤红薯,爹提供的;炒黄豆和玉米豆,娘提供的;“巧克力”,娘的创造;听故事,老光棍饲养员提供的。(一个0.5分,共2分)
18、不能去掉,前面写的美味是食物,这两段的美味是听故事,是精神食粮,是另外一种美味(1分)。这两段使文章内涵更丰富,不能去掉(1分)。
19、第④段写我守在火炉上的铁锅边挑炸开花的黄豆和玉米时的馋样;第⑿段写我听故事时的专注。(前者表现了我对食物的倾心,后者表现了我对新知的渴望。)(2分)
20、不是弄重复了,是作者刻意为之。作者通过重复来突出娘给做的“巧克力”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之深(1分)。这样开头也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分)。
21、第①段写北方冬天的单调乏味和冗长无趣(1分),目的是为了突出山楂的“活跃”与“生命活力”(1分)。
22、用途(功用);逻辑
23、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1.5分);说明山楂富含营养成分(微生素C含量很高)(0.5分)。
24、生动、典雅(1分)。
示例一:第②段中生命“蛰伏”,草木“收敛了锦色芳华”,生灵停止“奔突游走”,一切归于“安宁沉寂”。曾经“繁盛喧嚣”的水果亦是纷纷消失不见等用词生动典雅,充满感彩(1分)。
示例二:第④段引用古诗突出了山楂色彩的明艳动人,典雅生动。
示例三:第⑨段对山楂的赞美生动典雅,令人回味悠长。
25、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