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8-23 08: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1.暴风雨后,大树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没折断,这是因为(

A.木质部发达
B.髓发达
C.韧皮部发达
D.树皮较厚
2.下列对于茎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都能形成年轮
B.木质部中的筛管起到输导作用
C.髓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D.导管位于树皮内侧的韧皮部
3.一场暴风雨后,明明家门前的小白杨笔直的树梢被折断,几年后,他发现小白杨(

A.枯死
B.长的很高
C.不再长高,也没变粗
D.不再长高,但变粗了
4.有些俗语能形象地说明一些生命现象。如“笋有多大,竹有多粗”就说明草本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不会继续加粗,这是因为竹的茎里没有(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髓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中的名句。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哪一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

A.根
B.茎
C.叶
D.芽
6.明明7岁的时候在家门口的柳树上刻下了身高标记,10年后(假定地面无升降),明明17岁了,这个标记距地面(

A.高于明明7岁时的身高
B.低于明明7岁时的身高
C.等于明明7岁时的身高
D.等于明明17岁时的身高
7.下列有关植物茎的形成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植物的茎中都有形成层
B.形成层在木质部和树皮之间
C.不光茎中有形成层,其他器官也有
D.形成层里有导管
8.路边的小柳树,被人在树干上拴了一根晾衣服的铁丝,几年后,小柳树死去了,这是因为铁丝(

A.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导管
B.切断了向下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C.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D.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筛管
9.地瓜和马铃薯中的淀粉是(

A.在土壤中地瓜和马铃薯制造和累积的
B.由根吸收制造而来的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累积的
D.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10.在我国的广西、云南等地盛产橡胶,割胶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人在橡胶树干上割切一个长“V”字型,就会有白色的乳汁流出,这就是橡胶乳汁。将其进行加工,就形成了橡胶。请解释,为什么在橡胶树干上割切一下,就有橡胶乳汁流出了呢?
11.阅读完下面的小故事,请你来思考下列问题:
百骑大栗树又叫“百马树”,生长在地中海西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岛的埃特纳火山的山坡上,它的树干直径有17.5米,周长有55米,它不仅是世界上最粗的树木,也是最粗的植物。
相传古代的阿拉伯国王的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妮,有一次带领百骑人马到埃特纳火山游玩,忽然下起了大雨,百骑人马连忙跑到这棵大栗树下避雨,巨大浓密的树叶给百骑人马遮住了大雨,王后高兴地称它为“百骑大栗树”。百骑大栗树虽然饱经沧桑,现在仍然枝繁叶茂,开花结实,树干下部有一大洞,采栗的人常在那里作临时宿舍或仓库使用。
(1)百骑大栗树的树干能够生长这么粗大的原因是什么?
(2)百经沧桑的大树,树干都空心了,为什么还能枝繁叶茂?
12.明明在春天剪取了一段柳树的枝条,到实验室来进行观察:
(1)他将枝条插入到了稀释红墨水中,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做切片观察(如下图),发现A部分被染成红色,这个部分应该是
,原因是
。在图中画出红墨水运输的方向。
(2)图中B所在的位置含有的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3)图中C所示的结构为
,因为有了这一结构,所以该植物茎能够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明明还发现这个枝条上带有枝芽,便将芽做成了装片观察:
(4)下图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枝芽结构图,请帮助他识别各个结构的名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
;③

(5)
③部分将来会发育成

(6)
[
]
会逐渐伸长,枝芽就发育成枝或茎。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C
7.B
8.C
9.D
10.割胶工在橡胶树干上找到筛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位切割,使树产生的有机物-乳汁流出来。
11.(1)
形成层可以使树干逐年加粗
(2)
没有破坏导管和筛管,仍然能够吸收水和无机盐,并将有机物输送下来。
12.
(1)
导管
导管输送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份
向上运输
(2)
筛管
(3)
形成层
不断加粗
(4)
幼叶
芽轴
芽原基
(5)
侧芽
B
(6)
②芽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