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2017年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初中科学2017年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8-23 20: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一、单选题
1、(2017 嘉兴)小莉进入青春期后,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经医生检查发现她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失调,这与图中哪个器官的功能有关(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7 金华)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B、在图中的4个阶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在4阶段表现出的向地性属于感性运动
D、有活且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3、(2017 金华)图1为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图1所示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B、图2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与图1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没有液泡和细胞壁
D、为了减慢该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将其保存在较湿润的环境中
4、(2017 丽水)在新农村建设中,缙云县某村道路两旁种上了七叶树(如图),它树形优美、果实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下列有关七叶树说法错误的是(

A、叶属于营养器官
B、七叶树属于被子植物
C、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D、根吸收的水是由导管输送的
5、(2017·台州)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栖蟹,取名“汀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6、(2017 湖州)化肥为缓解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化肥生产和使用中,也伴随着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叫做固氮作用。固氮作用的途径有三条:生物固氮、雷电固氮和人工固氮。
请回答:
(1)固氮生物大多属于细菌,细菌属于________(选
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2)资料显示一公顷林地平均每年固定氮元素的质量约为100千克。这些氮元素如果从NH4NO3中获得,则需要施加多少千克NH4NO3?(精确到0.1千克)
7、(2017 湖州)“拇指西瓜”是源自南美洲的一种水果,每个质量约6克,在瓜瓤内有许多种子,如图,它富含维生素C,口感类似黄瓜.下列关于“拇指西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朵花的子房里含有许多胚珠
B、一个果实的质量与一个鸡蛋接近
C、果实中的维生素C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D、分类上属于裸子植物
8、(2017·宁波)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放铁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鲜方法。对上述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真空包装: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   
B、充氮气: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品变形
C、放铁粉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
D、放生石灰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
9、(2017 绍兴)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
B、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树突→细胞体→轴突
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和脐带→胚胎
二、解答题
10、(2017 绍兴)今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 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记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__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 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甲烷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写一条)________。(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8H2O+2O2
CO2+10H2O)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千克/米3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海水浮力是________牛,浸入海水的体积至少需要________米3。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1、(2017·宁波)宁波奉化是水蜜桃之乡。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相互传粉。小科疑惑:结出的桃子是否会由于异花传粉、受精而改变口味?小科咨询果农得到以下信息:
①种植多年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没有改变;
②桃核繁殖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改变,退化严重;
③桃核繁殖的桃树只能作为嫁接时的砧木。
小科思考后明白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请回答:
(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最终发育成图乙的结构。图中A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
(2)果实口味是一种________,由基因决定。不同品种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并不改变________(选填“果皮细胞”或“种子中胚的细胞”,下同)的基因组成,改变的是________的基因组成。
12、(2017 湖州)准妈妈们通过产前诊断、定期检查和孕期合理饮食,期待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
请回答:
(1)产前诊断检查胎儿脱落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异常,可诊断胎儿是否患________病.
(2)孕妇合理饮食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因为胎儿通过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3)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________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13、(2017·台州)大米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每100克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稻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
(2)大米富含淀粉,进食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________后被吸收。
(3)下列对大米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米糠层没有营养物质
B、食用糙米有利人体健康
C、米加工得越精细越有营养
三、填空题
14、(2017 温州)气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通过观察每个土层的花粉,可以推测出该地区古气候的特征。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________。
(2)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假设一: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气象学家发现,短期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有关。图中表示太阳黑子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假设二: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火山是________运动的表现形式。
四、探究题(共1题;共7分)
15、(2017 杭州)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写出2条结论即可)
(2)除了土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________。
(3)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15%时,该玉米种子在25℃-30℃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个基础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的是人体的生殖系统以及各部分功能,思考作答。
【解答】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它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定期形成月经的地方,图中甲为输卵管,乙为子宫,丙为宫颈,丁为卵巢,因此激素分泌失调与丁有关。
故选D
2、【答案】D
【考点】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理解掌握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解答】A、豌豆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故A错误;
B、在图中的4个阶段中只有幼芽生出来的时候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错误;
C、在4阶段表现出的向地性属于向性运动,故C错误;
D、有活且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A
【考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A、图1微生物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故A正确;
B、图2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故B错误;
C、植物细胞结构具有液泡和细胞壁,故C错误;
D、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考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的六大器官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部分知识要理解、掌握并会灵活运用。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据此答题。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解答】A、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故A正确;
B、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七叶树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故B正确;
C、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故C错误;
D、导管负责输送根吸收的水分,故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生态系统的成分,动物的分类,群落
【解析】【分析】根据生物分类“汀角攀树蟹”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类;生态系统各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蟹属节肢类属于无脊椎动物,A错误;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动物属消费者,B错误;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只能称一个种群,群落应有多种有关系的生物,C正确;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自然才能生活下来,D错误。
6、【答案】(1)原核生物
(2)N%=
m=100千克/0.35=285.7千克
【考点】细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解: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7、【答案】A
【考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据此作答.
【解答】解:A、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的数目决定的,西瓜中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西瓜子房中有许多胚珠.A正确.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60克,每个“拇指西瓜”质量约6克,B错误.
C、果实中的维生素C是有机物,但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错误.
D、“拇指西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为被子植物,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考点】细菌,真菌
【解析】【分析】食物的变质原因主要有微生物的滋生和物质的氧化。
【解答】A、真空包装: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
,防止食物氧化和滋生微生物,A正确;
B、充氮气: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品变形,充氮包装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B正确;
C、放铁粉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铁氧化时需要氧气和水蒸气,C正确;
D、放生石灰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生石灰是干燥剂主要是吸水不能除去氧气,D错误。
9、【答案】B
【考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血液循环,信息的接受和传导,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血液循环,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神经传导,以及胚胎发育知识点,需要牢记各部分的先后顺序,据此进行答题。
【解答】A、水分进入植物体内途径是根→茎→叶,故A正确;
B、血液由心脏的心室流向动脉,由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再汇集成静脉,流回心脏的心房

故B错误;
C、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由树突传到细胞体,再通过轴突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故C正确;
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是通过母体的胎盘和脐带输送给胚胎,故D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
10、【答案】(1)适应;不需要;无成形的细胞核;自动调节
(2)3:5:32;有机物;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4.2×108;4.08×104;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考点】化学式,阿基米德原理,细菌
【解析】【分析】(1)考察细菌与真菌的结构差异,以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2)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以分析各元素的质量比;可燃冰属于有机物;(3)根据漂浮状态的二力平衡可以计算出漂浮状态时F浮=G,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V排。
【解答】(1)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深海之中缺乏氧气,因此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不需要氧气;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机制,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2)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以分析各元素的质量比C:H:O=12×1:20×1:16×8=3:5:32;可燃冰属于有机物;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钻探平台漂浮海面时二力平衡,此时F浮=G=mg=4.2×107kg×10N/kg=4.2×108N
=
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是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使可燃冰分解了。
故答案为:(1)适应,不需要,无成形的细胞核,自动调节;(2)3:5:32,有机物,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4.2×108

4.08×104

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11、【答案】(1)种子
(2)性状;果皮细胞;种子中胚的细胞
【考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
果实的形状和口味是由果皮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形成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传粉受精后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的是种子.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如图:
【解答】解:(1)观图可知:A是种子,胚珠发育成种子.(2)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征,如果实口味,由基因决定.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肉细胞的基因型,改变的是种子中胚的细胞的基因组成..
故答案为:(1)种子(2)性状;果皮细胞;种子中胚的细胞
12、【答案】(1)遗传
(2)胎盘和脐带
(3)自然选择 
【考点】育种与优生
【解析】【分析】(1)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答】解:(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及排出废物.(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能产生的新基因,所以基因突变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故答案为:(1)遗传;(2)胎盘和脐带;(3)自然选择.
13、【答案】(1)A、B、C
(2)葡萄糖
(3)B
【考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种子萌发时种子中的胚发生变化,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内的导管输送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糖类物质的化学消化在口腔中初被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中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小肠吸收。
【解答】(1)A.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稻谷是果实也是种子,A正确;
B.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胚中的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是植物体的幼苗,B正确;
C.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稻谷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C正确;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D错误。(2)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并被吸收;(3)由表格内容可知糙米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1)A、B、C;(2)葡萄糖;(3)B
三、填空题
14、【答案】(1)果实
(2)②;地壳
【考点】太阳的概况,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明确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是解题的关键。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据此解答;(2)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活动现象.活动周期为11年.届时会对地球的磁场和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产生损害。火山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解答】(1)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成为果实;
(2)太阳黑子为太阳表面暗色的黑点,故为②;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故答案为:(1)果实;(2)②;地壳。
四、探究题
15、【答案】(1)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25℃
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当土壤含水量在10%-20%
之间,温度为25℃时,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当温度为5℃时,土壤含水量在10%-20%
之间,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为0;当温度为25℃,土壤含水量为20%
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2)空气(氧气)等
(3)①选取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颗
②在25℃-30℃区间内均匀分成若干组(如分成26℃、27℃、28℃、29℃、30℃五组)
③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进行萌发,统计该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
【考点】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据表中数据可见: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25℃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
土壤含水量为10%-20%之间,温度为25℃,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
当温度为5℃时,土壤含水量在10%-20%之间,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是0;
当温度为25℃时,土壤含水量为20%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2)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3)实验设计:选取形状大小,饱满长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粒.在25-℃30℃区间内均分为若干组(如26℃、27℃、28℃、29℃、30℃五组).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进行萌发,统计7天后的萌发率。
故答案为:(1)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25℃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
土壤含水量为10%20%之间,温度为25℃,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
当温度为5℃时,土壤含水量在10%20%之间,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是0;
当温度为25℃时,土壤含水量为20%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2)空气(氧气)等;
(3)①选取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颗;
②在25℃-30℃区间内均匀分成若干组(如分成26℃、27℃、28℃、29℃、30℃五组);③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④进行萌发,统计该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