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选题
1、(2017 温州)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
长时间使用电脑
B、
躺在沙发上看
C、
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
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2、(2017 杭州)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3、(2017 绍兴)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
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
B、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树突→细胞体→轴突
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和脐带→胚胎
二、填空题
4、(2017 杭州)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的________控制。
(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
(3)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________。
5、(2017 嘉兴)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1)如图为皮肤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皮属于________组织。
(2)生活中,如因意外烫伤会引起强烈的疼痛,随后就会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聚集在伤口吞噬入侵的细菌,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人体的________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当烫伤深度达到医学Ⅲ度时,病人的痛感反而不明显,这是因为________。
6、(2017·台州)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胰岛素智能贴(如图),实现不打针、无痛苦轻松治疗。该贴片很薄,上面布满了微小针头。这些微小针头装载着微储存单元,内有胰岛素和葡萄糖感应酶。当患者血糖升高,感应酶能实时检测血糖浓度,针头根据检测结果按需释放适量的胰岛素。
(1)贴片上的微小针头是通过________方法增大压强。
(2)胰岛素贴片可以用来治疗________。
(3)当人体发烧时,贴片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7、(2017·宁波)运动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如长跑测试中,同学们听到发令枪声,迅速起跑,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这是一个在________参与下的调节过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8、(2017 舟山)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量累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用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这是因为________。
(2)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与,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原因是位于脑干中的______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
9、(2017 金华)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对________(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________才能实现。
三、解答题
10、(2017 温州)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长较快。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的一种状态,它会影响身体健康。
(1)肥胖会增加患一些其它疾病的风险(如图),图中列举的五种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岛素不足引起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克脂肪。打乒乓球时,该同学每小时消耗的脂肪约6克。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同学通过打乒乓球,约需________小时才能消耗完4.5克脂肪。
(3)据调查,我国3~17岁人群是糖类饮料的高消费群体,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________。
11、(2017 嘉兴)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________(
选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
(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________。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______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________的活性下降了。
四、探究题
12、(2017 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
.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______.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预防近视的“三要、五不看、三个一”,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预防近视的要求。解答时可以从预防近视眼的“三要、五不看、三个一”方面来切入。
【解答】A、长时间使用电脑会使眼睛过度疲劳,不利于保护眼睛,故A错误;
B、躺着看书容易近视,不利于保护眼睛,故B错误;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有利于放松眼部,有利于保护眼睛,故C正确;
D、用手揉眼睛,容易将细菌带入眼睛,不利于保护眼睛,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考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灵活答题。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解答】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地性,故A错误;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故B正确;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方向得出结论,不是长度,故C错误;
D、该实验证明了蚕豆种子的向地性,没有研究生长素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考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血液循环,信息的接受和传导,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血液循环,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神经传导,以及胚胎发育知识点,需要牢记各部分的先后顺序,据此进行答题。
【解答】A、水分进入植物体内途径是根→茎→叶,故A正确;
B、血液由心脏的心室流向动脉,由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再汇集成静脉,流回心脏的心房
,
故B错误;
C、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由树突传到细胞体,再通过轴突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故C正确;
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是通过母体的胎盘和脐带输送给胚胎,故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4、【答案】(1)37;体温调节中枢
(2)非特异性免疫
(3)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当人体体温过高,酶的活性会降低,影响人体正常代谢
【考点】体温受脑控制,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分析】(1)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内;(2)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和黏膜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组织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共同完成的;
(3)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解答】(1)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内;
(2)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为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致使皮肤受损,病人若护理不当,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
故答案为:(1)37;体温调节中枢;
(2)非特异性免疫;
(3)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
5、【答案】(1)上皮
(2)非特异性
(3)表皮中的痛感神经末梢被破坏
【考点】皮肤和皮肤的感觉
【解析】【分析】掌握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是解题的关键。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是皮肤的附属物。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解答】(1)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由上皮组织组成;
(2)白细胞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3)痛感神经位于真皮层,当烧伤深度达到Ⅲ度时,表皮表皮中的痛感神经末梢被破坏,人体感觉痛觉就不敏感了。
故答案为:(1)真皮;(2)非特异性;(3)表皮中的痛感神经末梢被破坏。
6、【答案】(1)减小受力面积
(2)糖尿病
(3)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可回答;(2)由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回答;(3)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当温度为37℃时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解答】(1)针头面积小所以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2)胰岛分泌胰岛素可调节人体血糖的含量的高低,当人体血糖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反之减少。血糖高时通过尿液排出即为糖尿病所以胰岛素贴是来调节血糖的治疗的是糖尿病;(3)37℃时酶的活性最高当高于这一温度时酶的活性降低所以效果较差;
故答案为:(1)减小受力面积;(2)糖尿病;(3)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降低。
7、【答案】反射弧;神经系统和激素(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考点】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解析】【分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
【解答】解: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题干中长跑过程中骨骼肌剧烈收缩、舒张、呼吸加深,心跳加快,产热增加;同学们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散热增加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
故答案为:反射弧;神经系统和激素
8、【答案】(1)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
(2)体温调节
【考点】体温受脑控制,脂肪
【解析】【分析】(1)此题是对脂质的分类和功能的考查,梳理脂质的分类和不同类脂质的功能,然后结合题干要求进行解答.(2)不同动物体冬眠时体温调节机制不一样,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恒温动物冬眠时是通过下调体温调节的“设定温度”而降低自身温度,动物冬眠时进行体温调节的是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解答】(1)同质量的糖类、脂肪、蛋白质,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2)人体体温是由大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的。
9、【答案】寒冷;反射弧
【考点】恒定的体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在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过程,属于中档题。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1)如图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颤栗,属于人体皮肤对寒冷环境的反应;
(2)立毛肌收缩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故答案为:(1)寒冷;(2)反射弧。
三、解答题
10、【答案】(1)糖尿病
(2)0.75
(3)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考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根据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分析;(2)根据消耗脂肪的速率计算;(3)过多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解答】(1)胰岛素不足引起血糖过高,因此最容易引起糖尿病;
(2)消耗完4.5克脂肪的时间t=;
(3)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故答案为:(1)糖尿病;(2)0.75;(3)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11、【答案】(1)越快
(2)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
(3)体温调节;酶
【考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解析】【分析】(1)根据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失的可知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越快;(2)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脂肪与糖类,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在糖来源不足时,脂肪开始分解,以提供能量;(3)哺乳动物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体温的恒定。
【解答】(1)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越快;
(2)脂肪相比于糖类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是因为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
(3)哺乳动物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体温的恒定,当体温下降,由于酶的活性降低了,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
故答案为:(1)越快;(2)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3)体温调节,酶。
四、探究题
12、【答案】(1)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2)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
(3)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
(4)
【考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该实验是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而设计的.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2)实验中切除垂体的目的是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变量是生长激素.(4)预测实验结果如图:
故答案为:(1)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2)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3)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