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017)第三单元12.三十年前惊世一跪 三十年后一座丰碑 课件+音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017)第三单元12.三十年前惊世一跪 三十年后一座丰碑 课件+音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3 15:23:58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新闻特写三十年前惊世一跪
三十年后一座丰碑12勃兰特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过这样一句话:“双膝弯成直角/赋予世界一个全新的尺度。”三十多年前德国总理勃兰特的惊世一跪,赢得了三十多年后的一座丰碑,也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赞赏。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十年前惊世一跪 三十年后一座丰碑》这篇文章。1. 感知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
3. 正确认识历史,弄清历史责任,学会反思,培养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重点)(难点)谭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作者简介新闻特写:
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文体知识shètúchuāngzàn拾( )级而上 屠( )杀
创( )伤 短暂( )萧碑xiāo( )瑟
纪念bēi( )1.萧瑟: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2.拾级:
逐步登阶。
3.预感:
事先感觉。导思1.“惊世一跪”指的是哪件事?“一座丰碑”指的是什么?导思2:勃兰特为什么要下跪?有什么意义?勇于担当历史责任勃兰特关键词:
承担责任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第一段中,作者如何将两个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
【答案】运用环境描写渲染庄严肃穆的气氛,用“又是”“还是”“同样”三个词语,将两个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并引出下文的回忆。1.作者是如何描写勃兰特的这一跪的?有什么作用? 2.【答案】本题运用动作描写作用分析法和神态描写作用分析法。此处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详细地描写了这“一跪”,表现了勃兰特代表德国,为德军在二战中所犯罪行进行忏悔,也表现了他能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责任,与世界各国人民永远和平相处的决心。 勃兰特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法。勃兰特的话说明:人们需要承担历史责任,世界人民需要和平。表现出勃兰特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4.试分析第四段结尾句子的含义。
【答案】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特殊的姿态”指勃兰特下跪的姿态。这个姿态表明了以勃兰特为代表的德国,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也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只有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有新的发展,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本段照应开头,“凝重而神圣”的不仅是勃兰特纪念碑上的侧影,更是勃兰特这一行为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化了中心。5.【难点探究】勃兰特能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而日本政府却在教科书中歪曲历史,企图把昔日所犯的罪行一笔勾销,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行为?
【答案】德国的这种行为表现出这个民族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必定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顺着世界潮流走向和平。而日本政府顽固地坚持错误的行为,全世界人民,尤其是亚洲各国人民应该时刻提高警惕,他们必定会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的唾弃。这两个国家的对比告诉人们:一个善于反思,勇敢承担责任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三






跪施罗德——献花引出下文回忆
勃兰特——下跪三十年后 一座丰碑表现出强烈
的历史责任
感和使命感 文章主要通过讲述三十年前勃兰特向波兰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跪的事,告诉人们:只有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希望后人能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世界人民需要和平。
1.抓住核心事件,进行细致描绘,重点突出。文章详写了勃兰特的“惊世一跪”及其意义,语言生动而简洁。
2.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文章运用动作描写,如:默默地屈身、低垂着头;神态描写,如:面色凝重;语言描写,如: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领导人的形象。 声誉来源于别人对你的操守和品行的认同与尊重。犯了错误,为了怕损害声誉而百般辩解,你呈现在别人面前的是不能容忍批评的狭隘心胸和只顾自己而不尊重事实的自私心态,别人怎么会尊重你?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认识错误。勇于认错则是一种赢的态度,从错误中汲取到提升自己的力量,获得进步的契机,同时也能赢得别人的谅解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