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
(第1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二)技能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过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粪尿的资源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3.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学难点
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
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指导学生设计、修改调查报告,与学生共同收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
3、FLASH:(1)尿液的形成过程;
(2)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3)肾透析示意
4、视频:尿液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1课时)导入新课尿液的形成资料分析
[引言]:人体每天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喝水多时,尿量会增加;喝水少时,尿量会减少。据科学测定,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1—1.5L,这是什么原因呢?[讲述]: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这个问题。[推测]: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原尿与尿液的区别大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播放视频]:尿液的形成。[资料分析]:请同学们阅读书P72的短文和“蛙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表”,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发生了什么变化?[思考]:1.什么是原尿?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3.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原尿是什么?与排出的尿液有什么区别?
大胆猜测,认为原尿中可能有人体需要的物质,因此重新回到血液中去了,而尿液的废物,排出体外。观看视频,了解到肾脏形成的尿液中99%的水都被回收了。
以小组为单位带着思考题进行阅读、讨论,分析数据。
通过短文阅读,认识到原尿是肾小囊内的液体。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归纳]:2.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葡萄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氨基酸,每L尿液中无机盐、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3.同血浆相比,肾小囊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4.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复习]:肾单位的结构。[播放FLASH]:尿液的形成小动画。[播放FLASH]:尿的形成,示意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经过肾小囊和肾小管时的情况。[精讲]:利用FLASH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讲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作用。通过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
通过分析血浆、原尿、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分析出尿液排出的主要物质,并推测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透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由学生上讲台指图带领全班同学回忆肾单位的结构。
观看小动画,发现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
直观地发现血液中的蛋白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细胞不会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其他小分子物质可以进入肾小囊。在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无机盐、水又重新吸收回血液。
边看FLASH演示,边听讲解,理清思路。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尿的排出
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了。[提问]:你能说出尿液是如何排出的吗?
[归纳]: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和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讨论]: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血尿),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补充]:推测得很好,比如肾小球炎、肾结石等都可能造成血尿。如果在尿常规化验单中发现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即蛋白尿,也是一样道理。[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肾能够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调节尿液的成分,在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水的含量较高,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不应少于500ml,否则就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伤害身体。[小知识]:患有尿毒症的人自身无法将体内的毒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排出体外,只有依靠肾透析或肾移植来进行治疗。尿毒症可能是由肾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如:肾结石、慢性肾炎等,也可能是由肾以外的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播放FLASH]:肾透析示意。
根据肾的结构示意图和泌尿系统图示,说出尿液从肾小管流入集合管并汇集到肾盂里,再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全班讨论,自由发言,推测可能是组成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加大,红细胞经肾小球进入肾小囊,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认同排尿对身体的重要意义,关注自身健康。
认同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每天要喝足量的水,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及时地排出体外。
通过观看,认识到肾透析这项医学成就对于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意义,了解肾透析的原理。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原尿和尿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
B
尿液中不含无机盐
C
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基本相同
D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2、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说明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收集管
3、健康人肾小囊液中几乎不含有的物质是(
)
A.水
B.尿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4、原尿成分和血浆成分相比是血浆中有(
)
A.大分子的蛋白质
B.水
C
.无机盐
D.葡萄糖
5、某人的尿液中如果有红细胞,可能是肾脏的那一部分出了问题(
)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膀胱
6、下面是A、B、C三人尿液检验值
主要成分
甲(克/100毫升)
乙(克/100毫升)
丙(克/100毫升)
96
87
90
无机盐
1.00
1.2
1.0
尿素
1.9
0
1.3
0.3
葡萄糖
0.00
0.00
0.1
蛋白质
0.00
5.00
7.1
试分析:
(1)属于正常尿液成分的是 ,理由是 。
(2)说明肾小球有病变的是 ,理由是 。
(3)可能是为尿毒症患者的是 ,理由是 。
作业
板书设计
11—2
人体废物的排出
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
2、肾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3、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
物质重新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