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23课
内战的爆发
课堂达标训练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
1.毛泽东评价道: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中共取得了与国民党的某种平等地位。“这个会谈纪要”最终( )
A.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B.满足了人民对民主、和平的愿望
C.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D.在全面内战的枪炮声中被撕毁
2.“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下列能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 )
A.百团大战
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井冈山会师
3.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转危为安的战斗,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力量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是(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挺进大别山
4.解放战争时期,标志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过大江
5.如图是刘伯承在战争年代的大别山三角峰拍的一幅老照片,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它应摄于( )
A.红军长征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时期 D.战略大决战时期
6.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四个字‘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的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这说明( )
A.毛泽东尊重蒋介石的安排 B.蒋介石是真心与毛泽东谈判的
C.共产党努力谋求和平民主 D.共产党与国民党没有根本矛盾
7.
蒋介石虽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但他并没有准备毛泽东会来,更没有在这次谈判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打算。张群在会谈时坦率地承认过;你们所提的办法是事先经过你们党内决定,并在你们来重庆之前就已经公布;而我方事前党内并未有任何讨论,也未准备任何方案与中共谈判。这段材料表明
A.美国支持国民党进行内战 B.苏联不赞同国民党进行内战
C.国民党并没有谈判的诚意 D.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8.“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双十协定》的签订,维护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B.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9.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10.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二、读图说史题:
11.
图说历史。
图一 图二
(1)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图二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你能将他们两个人走到一起的原因说出来吗?
毛泽东:
蒋介石:
(3)为什么说毛泽东此行是“弥天大勇” 国共之间谈判的结果如何?
三、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3)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
装备军队
45个师
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
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材料二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军队数量
430万人
130万人
装备情况
有美国援助建立的空军和271艘舰艇,8亿美元的物资
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和坦克,大炮很少,没有外国的接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主要史实。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制定了怎样的战略战术?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