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上 第1课《白杨礼赞》(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上 第1课《白杨礼赞》(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5 09:31:01

文档简介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1课《白杨礼赞》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议论和抒情的特点。
2.品析文章的语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理解作者的采用象征的手法,由景到树、由树到人的写作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点】
品析文章的语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议论和抒情的特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茅盾的资料,搜集与白杨树有关的诗句,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历代诗词中,歌咏白杨树的传世佳句多不胜数,大家课前搜集了与白杨树有关的诗词,我们欣赏一下。
旷野何萧条,青松白杨树。(赵微明《挽歌辞》)
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常建《古意》)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可以看出,古代诗人看到了挺拔的白杨树,引发了许多人生的思索。今天我们看一下,著名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板书课题《白杨礼赞》。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议论和抒情的特点。
2.品析文章的语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21教育网
2、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董必武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读准词语的字音:
倔强(jiànɡ)      毡(zhān)子      倦怠(dài)
主宰(zǎi) 虬枝(qiú) 秀颀(qí)
古刹(chà) 婆娑(pó suō) 恹恹欲睡(yān)
坦荡如(dǐ)砥 (qián)潜滋暗长 无边无(yín)垠
四、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
同学们,首先我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美,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思考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1)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2)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3)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4)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5)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2、我会找出能够提示结构层次的语句,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
3、白杨树的“不平凡”各表现在哪几方面,各突出什么美?
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
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
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
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活动二:书声琅琅,感受白杨树的形象。
同学们,优美的文章需要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
(一)研读1-4段
1、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2、找出文中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黄土高原的。然后思考: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体印象是什么?www.21-cn-jy.com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3、面对黄土高原的景色,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恹恹欲睡。
4、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
(二)研读课文,赏析品味5-9自然段,欣赏白杨树的形美、神美。
1、第5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白杨树的?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提示:这一段对白杨树进行了细致描写,也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征手法中所说的“对托意的物要进行细致描写”。从干、枝、叶、皮的描写中,含蓄地体现了人的“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精神。最后再写白杨树的总性格“倔强挺立”,突出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这是人的主观感受,是抽象的、精神的。文章写到这里已达到了由“景”到“树”的目的。2·1·c·n·j·y
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21·世纪*教育网
5、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补充: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实是将楠木与白杨树进行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活动三: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1、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自己对白杨树、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
文章运用象征手法,白杨树力争上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与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象征着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借此来歌颂党和人民群众,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21·cn·jy·com
2、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富有表现力,请举例说明。
(1)运用形象贴切的形容词来描写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高原白杨树的特点。如用“无边无垠”写黄土高原的宽广,用“坦荡如砥”写黄土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来写黄土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www-2-1-cnjy-com
(2)运用精当生动的动词,富有表现力,如“扑入”的“扑”,“涌起来”的“涌”,“微微泛出”的“泛”等。2-1-c-n-j-y
(3)运用不同的句式,活泼多姿,富于变化。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2段描写高原景色的句子,长短相间,交互运用,错落有致。第7段的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句子由短到长,内涵渐次丰富,境界也逐渐开阔,层层深入,酣畅淋漓。21*cnjy*com
五、课堂练习
议一议:本文的题目是“白杨 ( http: / / www.21cnjy.com )礼赞”,从表面上看是在赞扬北方的白杨,实则是在赞颂北方抗日军民的伟大精神。从象征的层面来看,白杨树与北方抗日军民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21cnjy.com
七、布置作业
从梅、竹、粉笔、蜡烛、松或其它你喜爱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事物,写一个小片段,以象征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来源:21cnj*y.co*m】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选出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婆娑(suō) 潜滋暗长(qián) 主宰(zǎi) 倔强挺立(juè)
B、开垦(kěn) 无边无垠(yíng) 倦怠(dài) 虬枝(qiú)
C、锤炼(chuí) 秀颀(qí) 外壳(qiào) 恹恹欲睡(yàn)
D、毡子(zhān) 旁逸斜出(yì) 泛出(fàn) 出坦荡如砥(dǐ)  
2.指出下边的陈述句哪些是肯定,哪些是否定。
(1)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 )
(2)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世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 )
(3)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
(4)海水冶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 )
(5)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 )
(6)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
3.对修辞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3)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4)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真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2·1·c·n·j·y
A、比喻 拟人 拟人 对比
B、夸张 拟人 排比 拟人
C、比喻 比喻 拟人 对比
D、夸张 比喻 拟人 对比
4.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傲然 伟岸 参天 妙手偶得 B、视野 贱视 挺拔 积雪初溶
C、靠拢 错综 质朴 诸如此类 D、宛若 鄙视 佩服 纵横决荡
5.句子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 ),像消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21cnjy.com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 )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着西北风。
A、映入 屹立 露出 抵抗 B、扑入 耸立 泛出 对抗
C、进入 矗立 显出 抵御 D、闯入 直立 现出 抗拒
6.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
(1)《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21·cn·jy·com
(2)象征与比喻、拟人不同。象征是文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拟人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白杨礼赞》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全文的主线的。( )
(4)《白杨礼赞》作者是杨朔,我国现代作家。( )
二、阅读理解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www.21-cn-jy.com
1.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②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①描写白杨树自然特征的词语有:笔直、______________、挺立、______________。
②表现白杨树拟人特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努力____________、力争上游。
3.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四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①伟丈夫的特点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_____________与挺拔
②抗战军民的特点是:朴质,严肃,_________________
5.放声诵读第④段后,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D
2.(1)肯定 (2)否定 (3)肯定 (4)否定 (5)否定 (6)肯定
【解析】在文中,作者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联想到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显然,运用了托物抒情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的抗日军民,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阅读理解题。
1.两个指代词用的很巧妙,用“那”是白杨树还在远处,引出对它的描写;用“这”表示它的形象已经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21教育网
解析:比较画线的两个代词,“那”“这”都指白杨树,但“那”所指较远,“这”所指较近,这两个代词的运用与各自语段的内容相契合。21·世纪*教育网
3.不矛盾。“极普通”是指它的生长环境、普遍性和外形特点;“不平凡”指它的精神气质和象征意义。
解析:反义词的同时运用,一般是运用的角度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文章可知,“极普通”是从一些外在因素而言的,如生长环境、外形等,“不平凡”是从内在的角度而言的,如它的精神、气质、意志等。
4.①坚强不屈 ②坚强不屈
解析:精读第四段,根据提示在原文中提取即可。注意,提示中已有的要省去不记,不得重复。
5.示例:受到一种震撼,觉得很有力量,对白杨树的赞誉之情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
解析:读第四段,可以从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句式等角度去谈感受。如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白杨树的礼赞,感受到了白杨树的精神与意志,感受到了北方人民的坚强不屈。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白杨礼赞
语文版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旷野何萧条,青松白杨树。
(赵微明《挽歌辞》)
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
(常建《古意》)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新课讲解
出示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议论和抒情的特点。
3.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2. 品析文章的语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说说你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的自主学习成果吧!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介绍作者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董必武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3、读准词语的字音:
倔强( )  毡( )子  倦怠( )
主宰( ) 虬枝( ) 秀颀( )
古刹( ) 婆娑( ) 恹恹欲睡( )
坦荡如砥( ) 潜( )滋暗长 无边无垠( )
jiànɡ
zhān
dài
zǎi
qiú

chà
pó suō
yān

qián
yín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
同学们,首先我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美,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请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思考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1)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2)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3)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4)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5)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新课讲解
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2-4):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第三部分(5-6):描绘白杨树的外在特征。
第四部分(7-8):描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
第五部分(9):高声赞美白杨树。
新课讲解
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
3、白杨树的“不平凡”各表现在哪几方面,各突出什么美?
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
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
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
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书声琅琅,感受白杨树形象
同学们,优美的文章需要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书声琅琅,感受白杨树形象
2、找出文中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黄土高原的。然后思考: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1、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一)研读1-4段 。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书声琅琅,感受白杨树形象
4、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3、面对黄土高原的景色,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恹恹欲睡。
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书声琅琅,感受白杨树形象
(二)研读课文,赏析品味5-9自然段,欣赏白杨树的形美、神美。
1、第5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白杨树的?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这一段对白杨树进行了细致描写,也就是象征手法中所说的“对托意的物要进行细致描写”。从干、枝、叶、皮的描写中,含蓄地体现了人的“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精神。最后再写白杨树的总性格“倔强挺立”,突出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这是人的主观感受,是抽象的、精神的。文章写到这里已达到了由“景”到“树”的目的。
新课讲解
书声琅琅,感受白杨树形象
2、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四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书声琅琅,感受白杨树形象
4、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新课讲解
书声琅琅,感受白杨树形象
5、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将楠木与白杨树进行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新课讲解
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1、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自己对白杨树、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
文章运用象征手法,白杨树力争上游的形象与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象征着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借此来歌颂党和人民群众,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2、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富有表现力,请举例说明。
(1)运用形象贴切的形容词来描写黄土高原白杨树的特点。如用“无边无垠”写黄土高原的宽广,用“坦荡如砥”写黄土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来写黄土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2)运用精当生动的动词,富有表现力,如“扑入”的“扑”,“涌起来”的“涌”,“微微泛出”的“泛”等。
(3)运用不同的句式,活泼多姿,富于变化。如第2段描写高原景色的句子,长短相间,交互运用,错落有致。第7段的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句
子由短到长,内涵渐次丰富,
境界也逐渐开阔,层层深入,
酣畅淋漓。
课堂练习
议一议:本文的题目是“白杨礼赞”,从表面上看是在赞扬北方的白杨,实则是在赞颂北方抗日军民的伟大精神。从象征的层面来看,白杨树与北方抗日军民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1)所处环境相同:都处在坦荡如砥、无边无垠、黄绿错综的雄壮的西北黄土高原。
(2)气质特征相同: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
(3)精神内涵相同:坚韧、顽强、进取、正直、质朴——不平凡。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布置作业
从梅、竹、粉笔、蜡烛、松或其它你喜爱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事物,写一个小片段,以象征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生长环境(欲扬先抑)
礼赞—— 树 不平凡 外部形态 不平凡 人——礼赞
精神气质(对比象征)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