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阳关雪(课件+教案+说课稿+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5.阳关雪(课件+教案+说课稿+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4 17:38:40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4张PPT。文化散文阳关雪15一本《文化苦旅》,一个世界名人,世人惊羡。——余秋雨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是的,人们在欣赏象闲适智慧的梁实秋,幽默风趣的林语堂,平和闲淡的周作人,随意自在的张爱玲等大家的作品的同时,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夺去了众人的眼光。
有人说他的散文刷新了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时代;有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 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
今天,让我们走进余秋雨,跟着他去探寻历史和文化,听他的解读。1、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
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2、领悟其文化内涵,体味文中深厚的思想感情和
深刻的哲理。(重点)(难点)来自《点拨》 余秋雨,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其散文体现了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范例。来自《点拨》 余秋雨写作《文化苦旅》首先是因为受了一位青春不老、童心难泯的美国老教授的激发。这位教授虽然年老但却冒险般地游历了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其次,应该是作者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慰藉。作者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灵并对中国文化作出贡献。所以,余秋雨在不惑之年,毅然辞去官职走出书斋,开始了“文化苦旅”。来自《点拨》 文化散文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代表作家及作品:余秋雨《文化苦旅》,张中行《负暄琐话》,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等。部分来自《点拨》tàzhūjǐtān下榻( ) 侏( )儒
山脊( ) 坍( )
朔( )风关 隘( )土 谪( )官shuòàizhé部分来自《点拨》诀墩笳jué( )别
土dūn( )
胡jiā( )部分来自《点拨》1.下榻:
(客人)住宿。
2.褶皱:
皱纹。
3.侏儒:
身材异常矮小的人。部分来自《点拨》4.诀别: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诀别、分别辨析
同:都指与人离别。
异:“诀别”多指不易再见的或无会期的离别,死别;从感彩上讲,含有很大的悲壮成分。“分别”多指暂时离别,不久还会相见,是一个中性感彩的词。
例: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暑假我们就要分别了,期待九月份的再次相见。部分来自《点拨》5.踉跄:
走路不稳。
6.凌厉:
气势迅猛。
7.风范:
风度;气派。
8.执袂:
抓着衣袖。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阳关雪》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用波浪线。部分来自《典中点》这篇游记散文篇幅较长,请大家边默读课文,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的语句,然后分别用一个词加以说明。【答案】
明确:县城 沙漠 古战场 阳关
部分来自《点拨》联系全文,说说开头句子的作用。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
【答案】内容上:交代了作者这次的寻访是源于
自己的历史文化情结,暗示阳关之旅也是一次文
化之旅;表达了作者对阳关的向往之情,奠定了
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部分来自《点拨》老者劝“我”不要去的理由有哪些?这里写老者劝阻有何作用?
【答案】 (1)三条理由:路远,没啥好看的,下
雪。(2)老者的劝阻,渲染了阳关之行的“不值
得”,衬托了古代文人(王维)吸引力之大以及作者访古热情之高。2.部分来自《点拨》谈谈你对文中第二段最后三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段议论写出了作者徒步沙漠中独特而真实的感觉,地的辽阔与天的完整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天地一色、自然浑成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宇宙自然的喜爱。同时显示出理性的思考:关注思想还是关注身体决定了人在自然中的宏大或渺小。
由对阳关所在的自然环境的描写过渡到对阳关历史、文化内涵的追溯和探寻。3.部分来自《点拨》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第⑥段“如雨的马蹄……”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用三组
排比再现了沙场征战和亲人们的思念,突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委婉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之意。具体来说,三个“如……”从场面、声音、气氛等方面表现了战争的浩大与血腥;
接着的“中原……夜哭”说明了战争参与者的背景:他们抛下
自己的质朴身份(“白发”——儿子、“春闺”——丈夫、“稚儿”——父亲)从四面八方(中原、江南、湖湘)来到这里,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最后“故乡柳荫……军旗”用特写镜头的形式描绘了将士们的生离死别。内涵丰富,苍凉悲壮,富有感染力。4.部分来自《点拨》第⑨段中“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一句有何含义?
【答案】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前一句是作者看到的实景,后一句是作者内心的信仰:作者希望阳关古迹及其历史内涵不会像沙漠中的雪那般消逝。5.部分来自《点拨》6.结合⑨⑩段回答:为什么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
极点”?【答案】阳关荒凉偏僻,环境恶劣,而王维在诗中只字未提到,只说“无故人”,强调的是朋友情至上,因而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7.联系语境,谈谈你对“凄迷”的理解。部分来自《点拨》【答案】 “凄迷”的不仅是阳关的风雪,更是阳关所承载的中华文化。这里的中华文化,曾经壮
美,曾经辉煌,却倒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中。当
然,“凄迷”的还有作者的心境: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导致作者内心满是遗憾、失落之情。8.作者为什么说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部分来自《点拨》【答案】唐代没有把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
远;西出阳关的文人大多是谪官逐臣,抒发的只是叹息。9.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雪”,联系全文看写 “雪”有
什么作用?部分来自《点拨》【答案】 点题,交代了作者踏访阳关的时令,烘托了作者内心的伤感等情绪,也为全文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增添了阳关的沧桑之感。部分来自《点拨》【答案】天气寒冷,路途遥远,作者孤身前往;曾经验证过人生壮美和艺术情怀弘广的阳关没能继续享用温醇的诗句,而今成为废墟;作者的心中之“苦”——对于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心痛。1.【难点探究】本文节选自《文化苦旅》,结合本文内容,
回答作者阳关之旅“苦”在何处。部分来自《点拨》【答案】结尾处,作者的无奈和忧虑是他面对历史的沧桑而产生的,他的感慨主要是源于封建政治对文化艺术的漠视,乃至扼杀,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忧虑。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根。阳关在历史的风雪中凄迷了,辉煌的唐人风范也倒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如此,阿房宫、圆明园等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倒下了,现在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化和文化载体正面临逝去的危险。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保护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并使之代代相传,发扬光大。2.【难点探究】文章结尾处流露出了作者忧虑和无奈的心情,
请结合文章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阳关雪打听阳关→历史文化情结
走向阳关→在沙漠:赞美天地、行人
在古战场:联想中华历史的荒原
在阳关前:感叹古址荒落
阳关怀古→唐人风范:欣赏、仰慕
阳关坍塌:遗憾、悲凉
离开阳关→淡淡哀愁探寻民族精神,
呼唤中华文化 作者通过写自己踏访阳关的经历,对这一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不朽的地位,揭露出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和封建政治对优秀文化的漠视、扼杀。表达了作者对未能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痛惜之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热爱。1.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
作者用凝练、深沉的语言描写了前往阳关途中的所见——沙
漠、坟堆、古战场,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将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沉重的文化反思艺术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
2.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对沙漠雪景的描写,不仅写出了阳关雪的纯净、广
阔,天地一色的特征,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宇宙、自然的热爱
和敬重。接着又通过对孤寂的山脊、落寞的坟堆、萧条的古战场、冰海冻浪的阳关古址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缅怀
之情,情感深沉厚重。3.语言华丽典雅、旁征博引,叙述、议论、描写融会贯
通,充溢着一种贵族气质。
如文中对古战场的描写:“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朔风中的军
旗。”整齐的句式,生动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4.形散神聚,杂而不乱。本文开篇写寻访阳关,叙事中又穿插境界开阔的写景、思接千载的联想、想象和各种文
化知识,显得随性庞杂。但事实上文章始终都未脱离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探求,时时处处紧扣住说理、抒情的中心。《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送平澹然判官》
  王维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第一问:阳关是王维《渭城曲》的产生地,作者对诗人王维充满敬重,对《渭城曲》这首诗的意境充满向往;作者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情结,去寻访阳关其实是一次文化朝圣之旅;阳关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承载了深沉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深深吸引着作者。
第二问:作者在去阳关的路上看到了沙漠、沙漠雪景、完整的天、远处的山脊、远年的坟堆、古战场等;在阳关前看到树影屋舍、荒落的土墩、“阳关古址”碑。
第三问:见到阳关故址后,作者感慨王维的温厚,叹服乐观、放达、自信的唐人风范,并为这种文化内涵没能延续久远而遗憾和失落。一、第一问:因为大漠平坦辽阔,此时更是白茫茫一片,天地间不见任何异色的东西,天际线也没有被大地上任何事物所破坏,所以大漠里见到的天是“完整的天”。另外,作者当时对天地充满敬意的心情也可视作原因之一。
第二问:不矛盾。因为二者说法的出发点不同。“侏儒也变成了巨人”,是因为大漠里除了人几乎没有其他生命,人在这个寂寥的环境中会感受到生命的不凡与伟大,所以说“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巨人也变成了侏儒”,是因为大漠里天地一色,茫茫无际,壮阔辽远,让人不禁想到了宇宙的浩瀚,故让人感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二、点拨:答题前应反复阅读题目中的那段话,根据文中的信息及作者当时的情感组织、概括答案。
下面的句子符合上述特征,是排比句,一共三组。朗读略。
第一问:作者没有把“雪”作为描写的主体,“雪”在这里是作为作者此次文化之旅的时令背景,以及画面的点缀和情调的暗示;也为全文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增添了阳关的沧桑之感。
第二问:“阳关行”“阳关怀古”或“冬日访阳关”等题目,只体现了本文的部分内容,有点以偏概全和直白无味,缺乏文化散文应有的意境。而且不突出这个“雪”,就无法真正展示阳关的全部内涵,还是“阳关雪”这个题目好。三、四、阳关雪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3、把握本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文化散文的特点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 归纳法 讨论交流法 赏析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本《文化苦旅》,一个世界名人,世人惊羡。——余秋雨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是的,人们在欣赏象闲适智慧的梁实秋,幽默风趣的林语堂,平和闲淡的周作人,随意自在的张爱玲等大家的作品的同时,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夺去了众人的眼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有人说他的散文刷新了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时代;有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 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有人称余秋雨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 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余秋雨,跟着他去探寻历史和文化,听他的解读。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当代著名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浙江省余姚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最难考的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8年毕业,当时正值浩劫,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因热爱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为全家生活所迫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发起、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1975—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直到文革结束。1983年之后,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 《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 《戏剧思想史》 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优秀教材一等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985年在从未担任过一天副教授的情况下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并以39岁的年龄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1*cnjy*com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寻觅中华》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居全球华文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为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山居笔记》(1995)写作始于1992年,成于1994年。为了此书,曾辞去学院行政职务。本书主要记叙了作者以直接感悟的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历程。其中纷繁社会中的一丝丝回忆,历史的回忆,回忆的碎片,这一切总会让我们陷入深思,有种很温馨的感觉。全书没有诗歌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这深邃的文字犹如永远灵魂的脚步,虽然有些沉重,但很黄埔,虽然漫漫,却永远光明。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霜冷长河》(1999)书中收录了关于友情、名誉、谣言、嫉妒、善良、年龄等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风格平实自然,行文简洁流畅,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现实和真实人性的深入思考。创作上的一次转变。
1999年,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对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有过重大的古代文明遗址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参观考察,因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巨匠,也是美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善的学者。旅行日记后被命名为《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日记体散文集,在本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先生在自序中说:“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硬说自己没有恐惧,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山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它们的伤痕。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从表面形式上看,本书是一部真实的考察日记,更是一个文化反思的过程,不轵是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文学。作者在亲临古文明旧址,目睹其后裔现状时,所引发的历史沧桑感和现实感受,以及与之俱来的感叹和悲叹影响着每一位读者,作者感怀文明曾有的辉煌与高度,使历史与现实的相对展现,以观察对照的评述重点,构成切入主题的观察模式,反省古文明的兴衰起伏,这样的情怀襟抱,也使其格局更显伟岸宏大。
2000年秋,再次跟随香港凤凰卫视对辉煌的欧洲文明进行了历时3个多月的详细考察,回国后,《行者无疆》问世。
《行者无疆》(01年)记录作者作为凤凰卫视欧洲之旅的嘉宾主持,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这次壮丽而浪漫的文化苦旅的全部行程是千禧之旅的3倍。本书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他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透过文化的眼光,对欧洲文明作出了史诗般的深度解读,本书获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借我一生》,余秋雨回忆录,创立“记忆文学”的新体裁,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亚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籍”之一。共5卷25章。娓娓道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包含父亲遭难,文革时期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亲自走访世界古老文明遗迹等经历。作者叙述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表现了一种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立足大地、叩问世界的转型期精神选择。本书可以说是余的生命之旅,是他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世界十大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精英”和被环宇电脑评级系统测评为“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唯一的中国学者。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2005年春季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每场都拥挤满了数十万名听众,被自称为“难以想象的余秋雨旋风”。07年被澳门科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08年,被全国网民投票评为“07年全国十大学术精英”第一名,又被亚太测评系统评为“影响世界一百年的百名华人”,08年9月,由上海市教委在上海戏剧学院内的“余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
三、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1992)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余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了这本书。作者依仗丰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运其妙笔,以漂亮干净的散文,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背后的深层含义,加以组合,使他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作品主题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不但揭示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同时也具备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一、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之“苦”;二、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三、作者本人进行文化探索的艰苦历程。“历史纵然沉重,脚下纵然崎岖,但我的步履应该轻快。因为只有轻快,才有广阔;只有广阔,才有浩叹。”正如余秋雨所述“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他在《文化苦旅》的序中所说:“……我发现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存,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版权所有:21教育】
所以,这位文化苦行僧任重而道远,自觉地肩负起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尘封的历史遗迹和人文山水中抉发能够给人们带来启迪的精神内蕴,因此,其书也不可摆脱地充满着一种历史沧桑感,从始到终都贯穿着对“苦”字的感悟,同样,带着对“苦”字的思索,我们也能够深刻领悟到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
《文化苦旅》,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将秀丽的自然山水和沉重的文化反思艺术地融合在一起,让你不仅能欣赏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一种莫可名状的愁苦。2-1-c-n-j-y
四、作品赏析
没有人像余秋雨那样致力于这种历史文化的探寻,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展示了极为开阔的时空视野,表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余秋雨踏访阳关古址后写了《阳关雪》。
(一)题目“阳关雪”哪个是主体?
一般的作者就这个题作文,很可能会把构思的焦点放在“雪”上,大写阳关所见的雪景。余秋雨却没有把“雪”作为描写的主体,雪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情调的暗示,主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21cnjy.com
(二)作品思路
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踏访阳关,(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徒步沙漠的感觉——古战场(面对坟堆的思索)——阳关(荒落的土墩:荒落、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层层,寒风狂劲,积雪未化)——王维惜别劝酒场景——唐人风范(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
(三)语句分析
1、划出描写沙漠、古战场、阳关的语句,思考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沙漠:茫茫无际;古战场:枯瘦萧条;阳关:居高临下,了无踪迹。
2、茫茫无际的沙漠,枯瘦萧条的古战场,了无踪迹的阳关,确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而作者却不辞辛苦地冒雪赶了这么远的路前去,不仅为寻景,更为寻诗,寻历史,寻文化。请勾画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在踏访阳关途中面对这些景分别有哪些感受或联想?
明确:(1)在沙漠:对天地的赞美,对行人的赞美; (2)在古战场:联想到古代战斗的场面及战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3)在阳关:联想到《渭城曲》,唐人风范,王维诗画,文化命运。
3、这些历史与文化命运如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像阳关一样坍弛了;因为“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文化遭到了政治的漠视与扼杀。
(四)文本理解
踏访阳关而先不写阳关,而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不足观”,鲁迅说过此话,但余秋雨的“不足观”与鲁迅话中的含意有别,它不含贬义而带有同情,乃至于几分不平。(一代文人的“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可是,当他们卸掉了乌纱,随意涂划的诗文便可以千古留芳。这看似不经意的起笔,实际上,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题旨,也为后面的论述埋下的伏笔。)这样写是为了反衬他们诗文的不朽。“峨冠博带”是官的象征符号,“零落成泥”之后有何人记起?而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下面扣住“镌刻山河、雕镂人心”八个字,由己及人,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写起,对那些吟咏山河的古诗烂熟于心,“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有时“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正因为如此,世界上那些富于文化底蕴的“生僻角落”,都留下了人们“匆匆抚摩”的脚步。
作者进一步阐述历代文人“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的魔力。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话题也就转到了正题上。这种开头的写法在余氏散文中随处可见,就像电影镜头,从很远处慢慢拉近。【来源:21cnj*y.co*m】
在写踏访阳关之前,这几段文字作了一个充分的蓄势,作者何以雪天去访阳关,这里道出了心理、情感依据,文章也因了这个开头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文章接下来写踏访阳关,采用游记笔法以行踪为序: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作者是“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的,尽管一位老者用三条理由(路远,没啥好看,下雪)劝他别去,他还是去了,足见古代文人“魔力”之大,足见作者访古热情之高。在前往阳关的途中,有沙漠,有坟堆,作者写了徒步沙漠的感觉和面对坟堆的思索。
关于沙漠广远苍茫的描写,可视为《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现代表达,不过“四野”换成了“雪野”。而后面“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种感觉奇特而真实,不是亲履其地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天晴后,沙漠中的雪很快地融化,一片坟堆便暴露出来,作者的表述很有特色:“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余秋雨惯常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使描述带有一种很浓的书卷意味。根据坟堆离城很远、坍塌枯瘦、众多密集三点,作者判断这里是古战场,并联想起艾略特诗歌中荒凉、贫瘠的“荒原”意象,脑中迭现出一幅幅与古代战争相关的画面。三组排比连贯而下,意象纷呈,第一组句子写征人驰骋疆场,第二组句子写家人刻骨思念,第三组句子写从军、誓师和出征,简洁而有层次。作者还对阵亡士兵的心理(既爱国又思家)和情态(“扭曲地倒下”)作了富于诗意的悬想,表达了对那些热血男儿的敬慕和同情。随后的一段议论,从地理位置的独特(“西北边陲”),说明这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何以能存在至今(“站立得较为自在”),从历史命题的单纯(“保卫华夏疆域”),说明堆积如山的史册何以未能漏掉这块土地(“算是比较光彩的”),不管古代史官们是否给沙堆中的忠魂留下过“半行墨迹”,毕竟这些至今尚存的坟堆都可算是袒露出的“一帙风干的青史”。这段议论还顺势提及中原的征战和屈死的怨魂,以之作为比衬,文学化的表述固然扩大了文字的表现力,但又使语意的明晰性略有损伤。www-2-1-cnjy-com
“远处已有树影”一句,将笔锋拉回到写实上来。阳关在离树不远的山峰上,的确如那位老人所说“没什么好看的”,只有一座“荒落的土墩”———古时的烽火台,它实在是够“荒落”的,“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萧萧。这里寒风狂劲,积雪未化,作者立在这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上,直觉得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所见“全是冰海冻浪”。这就是王维的朋友要去的阳关吗?作者很花了些笔墨再现《渭城曲》中所写的惜别劝酒场景,不禁慨叹王维的“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出之以“缠绵淡雅”的诗句。王维的诗,惜别之情中有壮气,“西出阳关”在当时毕竟是壮举,所以惜别环境和方式都带有一种富于希望、缠绵温雅的情调。作者从中看出了一种“唐人风范”,那就是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这的确是有见地的。在谈论“唐人风范”时,精通文化史的余秋雨游刃有余,他说李白、高适、岑参意气豪迈的边塞诗,形体健美、目光平静、神采自信的唐人造像,无一不显示出“唐人风范”。文章还通过中西美术的比较,说明这种“唐人风范”来自于艺术家对人生前景的自信。这一段议论,实质上回答了文章第一部分的问题:“文人的魔力”何以如此之大?同时,对诗中“西出阳关”者情怀的描述,也呼应并补充了前面对征人抛家赴敌情景的想像,暗写了那些战死沙场的亡灵的精神风貌。作者感叹,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想着想着,心境凄迷,故眼底“阳关的雪”,也“越见凄迷”了。艺术家的自信是如何湮灭的呢?他想到王维的命运,这个人“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人关于诗与画的界线对他是不存在的,可以“随脚出入”,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这样一个艺术天才又怎么样呢?一生只能充当帝王的“卑怯侍从”,死不能进入帝王将相的“正史”,这一段极富动态画面感的描述,正回应了文章开头“文人不足观”之语。正因为文人的命运普遍如此,艺术自信遂难以延续,诗画中的“唐人风范”便不复存在了。“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这“叹息”的对象既是文人命运,又是“唐人风范”,所以后面接着写道:“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阳关不是坍弛于千年风雪,而是坍弛于千年叹息,不是坍弛于地理界面,而是坍弛于精神疆域,这样一种实而虚、虚而实的表述,使阳关超出了地域学意义,它和“废墟”、“荒原”都成了一种象征。作者在这里婉转地写出了战争、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轻视对自信的风采的黯然,对本该傲立于世的中国文化的摧残。“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凄迷的何止是阳关的风雪,更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倒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中。想想阿房宫,圆明园,莫高窟……战火、轻视带来了什么?读到这儿我们无疑会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这不禁促使我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这组偶句对实景做了总结性描绘,而后面的“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又分别关合了为国捐躯的征人和慷慨送别的诗人,阳关怀古的两个主要对象至此收结。
最后两段是个尾声。凭吊古迹,感受着这一片荒旷和死寂,作者心底未免生出几许悲凉。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古代边塞诗中经常出现“胡笳”和“羌笛”,并用这虚拟的“极美”的声音来强化环境的死寂,又暗暗化用王之涣《凉州词》诗意,衍生出一段文字,以表达对历史的无尽哀惋。作者带着这种情怀离开阳关,语调淡淡,情调低徊,“怕还要下雪”,照应题目的“雪”字,也以暗示此时的情绪。
(五)主题
作者通过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不朽的地位,并追寻古人曾经经历的生命体现来表现他们悲剧性的命运,揭露出封建政治对优秀文化的漠视和扼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作品通过艺术的构思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21*cnjy*com
(六)艺术特色
1、中华历史是其文化散文的主题。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2、形散神聚,杂而不乱,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
3、情与理的融合统一。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立记高远,旁征博引,结构匀称。
五、小结
余秋雨带领我们探寻古迹,追寻历史、文化,把人、自然、历史溶为一体,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文山水画卷,引起我们深思,中国文化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21·世纪*教育网
六、作业 大语练习册 阅读《文化苦旅》《山水笔记》等作品
七、板书
阳关雪
古代文人谈起——镌刻山河,雕镂人心——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
踏访阳关【出处:21教育名师】
阳关怀古 古战场 沙漠 打听阳关
民族精神
文人文化 唐人风范 古代文人 征人

补充
情感表达
一、缘事写情。这是依附于事的抒情方法。作者即事生情,但不直接倾吐,而是融情于事,通过叙事来抒发感情。文章开头并没有扣题描写阳关雪,而是写对过去的回忆:“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洌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这是“一笔沉重的宿债”,是一种“焦渴”,这段叙述,一方面交代游阳关雪的缘由,另一方面,可见寻访历史的古址,是作者感情依托,“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失散的亲人的查访。”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诗文的崇尚,对祖国山河的依恋之情充溢其中。作者经常游览中外名胜古迹,可以说这些是他感情归属,也成就了他许多优秀作品。作者把过去之事和现在之事联系在一起,基点在诗文。作者曾游历古址“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等等,现在又准备游阳关,之所以引发作者寻访,正是因为那些“雕镂人心”,“永不漫灭”的诗文。诸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渭城曲》中的诗句等,这样一来作者的思绪、读者的思绪与诗人一起起伏,一同跳动,产生共鸣,对诗歌的热爱就象对故乡、亲人的热爱,时时缠绕,经久不衰,生生不息!这段叙事深深地表达出对历史、文化的追崇和热爱之情。
二、借景抒情。这是一种依附于景的抒情方法,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它的特点是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作者只是写景,并不直接抒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章中写实景“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又写道“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作者通过对沙漠雪景的描写,不仅写出了阳关雪的纯净、广阔,天地一色的特征,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接着又通过对孤寂的山脊、落寞的坟堆、萧条的古战场、冰海冻浪的阳关古址等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情感深沉滞重。另外想象之景就更为精彩,情感表达更加深厚,意境更为深邃。作者来到古战场,“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作者写《荒原》,一方面可借用艾略特打破时空的写法,把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历史与现实相互叠合、共同并置。另一方面,《荒原》中感情基调与本文相似,能够更好牵引读者想象、理解、思考。“这正是中国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此情此景,让人浮想联翩,历史上众多的边塞诗人、诗篇一一掠过。高适的《燕歌行》、《别董大》,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来》,“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出塞》等等,他们抒写了多少边关绝唱。在边塞严酷的环境中,不知倒下了多少精忠报国,出生入死的战士,他们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毫不犹豫地驰骋疆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何等的悲壮的情怀,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战士壮美人生,弘广情怀的歌颂和赞美,同时,字里行间也有对帝王将相的讽刺和揭露,也流露出对战士、诗人的深深的敬佩和悲叹。“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无数不知为何而死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深沉的思考。21·cn·jy·com
三、寓情于理。这是依附于理的抒情方法,即通过议论来抒情。它的特点是,融情于理,情中含理,理中有情,情与理紧密结合。文章开头就写道“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灭”,这段议论通过历史上为官为文这一社会现象的阐述,不仅揭示了社会人生的哲理,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赞叹和追崇之情。再看文章描写雪景后写道:“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侏儒。”这段议论表达作者对宇宙自然的爱,同时显示出理性的思考,展示了天地一色,自然浑成,纯洁同一的社会人生意义。既有对社会人类发展变化的认识和人性的思考,也有宇宙无限,人生苦短的感慨。文章还写道:“文人的魔力,竞能把若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这段议论,既是对文人朴素的人格和惊世文采的高度评价,也流露出作者深深的赞叹之情。文章中间写历史“岁月的迷宫”,“风干的青史”,“历史的魂魄”,“长安宫殿狭小的边门”用比喻把抽象的议论变得形象可感,道出历史的沧桑,悲叹浸于其中。文章结尾处写道“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字里行间浸满对文化艺术的悲叹,是对文人命运的悲叹。由于“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作者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升华到对民族精神的思考,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2·1·c·n·j·y
四、情景对比。通过对比,作者情感表达更为鲜明。写“阳关古址”扣住“冰海冻浪”特点,并与王维诗中阳关比较:“王维实在是温厚到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随后引出“唐人风范”的阐釋,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等唐人身上焕发出来,即是“放达”“豪迈”、“平静”、“自信”的风范。“唐人风范”实际上是作者的理想和信念,这是一种超越历史的放达、自信、乐观,“唐人造像”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步履是放达的”,“越加豪迈”。除此之外,安祥、沉着,自信的“微笑”,练就一身“健美”的形体,以“平静”鄙视功名利禄,这正是古代许多英雄、文人的风范,飽含作者的理念和追求,也是作者崇尚的文化、艺术的具体体现,更应是我们民族的特质。作者出于对“唐人风范”的推崇,对历史的思考,又把“唐人造像中的微笑”与“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对比;把王维诗画与西方哲人莱辛等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对比,从文化艺术方面进一步写了历史文人的弘广情怀。当然对比之中也流露出声声叹息,对当时社会文化艺术政治氛围的缺失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温厚与冰冻,自信与凄迷,豪迈与失落,喜与悲,兴与衰,对比中透视着历史的变迁,也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艺术推崇和赞叹之情。情感对比鲜明,启人思索。《阳关雪》情感表达丰富,在内在情感流露过程中,夹杂着作者对历史、文化、民族及社会人生的思考,对宇宙、人生的原理的探求,丰厚的生活、知识阅历,深刻的思想给予读者深深的启迪。让我们能够在情感的共鸣激荡中,体验到作者智慧的光芒,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我们对民族精神的探求。21教育网
比较一般游记散文与余秋雨游记散文在内容上的异同。
明确:
(1)一般游记散文所写之景大多为优美怡人之景;余秋雨游记散文大多为萧条凄凉之景。
(2)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着眼于侧重抒发个人一点一滴的感受或感悟;余秋雨游记散文的写景则侧重于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其中的文化蕴涵。www.21-cn-jy.com
阳关雪 说课稿
说选材:
高二学生对一般散文的阅读鉴赏已有一定的基础。本着与高考接轨,丰富阅读面的原则,选择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阳关雪》。研究戏剧理论的学者余秋雨,把多年的文化积累和学识素养都投入到了散文创作中,写出来的文章在文体形式、语言模式,甚至在视角、语气上都与一般散文有区别。其气势、见识、语言都远远超出当时“积贫积弱”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被称为“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www.21-cn-jy.com
说目标:
我依据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的要求,在备课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散文寓情于景和运用对比增强表达效果的写法。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鉴赏文化散文的方法。 3.情感目标:领悟其文化内涵,体味文中深厚的思想感情和深 刻的哲理。2·1·c·n·j·y
文化散文的作者往往以一个学者的姿态,描写积淀在悠久历史中的文化,和在文化的熏染下的人性,引发读者对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初步学会鉴赏文化散文,能品味积淀在文章中的历史文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发现”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发现”为主体,在文化散文的学习鉴赏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意味,“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课堂上教师重在点拨、启发,让学生能尝试主动去“发现”蕴含在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作者态度、表达技巧等等,并能在自己的“发现”中享受这种快乐。21教育网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期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想象,培养他们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能力。从而解决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2 、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独立见解,不盲从,并且能用学到的方法独立解决新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从而解决本节课的能力目标.21cnjy.com
说过程:
1、由作者简介和文化散文导入,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体味积淀在《阳关雪》中的历史文化。
2、结合王维的《渭城曲》思考余秋雨踏坊阳关的原因?
3、重点分析余秋雨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阳关?
对第7—8两节中坟堆特点的把握,对第13节烽火台特点的“发现”。从而“发现”阳关的特点:荒芜萧瑟。
4、对“唐人风范”的认识?
配《胡笳十八拍》加深对“唐人风范”的感知,结合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结尾的讨论,“发现”这篇文化散文的内在深意:对“自信、豪迈”的唐人风范、民族精神的企盼。
6、小结:阅读鉴赏文化散文重在,“发现”作者在具体的描写议论中情感思想的留白,注重品味积淀在悠久历史中的文化,《阳关雪》这篇散文,余秋雨通过对故址阳关的寻访,表达对“自信、豪迈”的民族精神的追寻,对唐人风范的失落的惋惜,对这种唐人风范民族精神的企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布置作业:仿写句子“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寒山寺。”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