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明天不封阳台(课件+教案+学案+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2.明天不封阳台(课件+教案+学案+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4 17:51:04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6张PPT。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现在如果你们家忽然飞进了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呢??
现在,真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一户人家的阳台,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关注,也引发了父亲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去体验他们的这段心路历程。今天我们学习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 散文 明天不封阳台223. 懂得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道理。读懂课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品味传神的描写,体悟深刻的议论。(重点)(难点)来自《点拨》 杜卫东,当代作家。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两步斋夜话——杜卫东杂文选》《苍茫人间——当代纪实名家精品文库·杜卫东卷》,长篇小说《右边一步是地狱》等杂文、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近30部。作品获《时代潮》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等奖项10余次。来自《点拨》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高楼越建越多,城市也越来越喧嚣,为了抵挡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封闭。因此,也就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感于此,作者写了这篇文章,此文可以说是居于高楼大厦的某一单元的都市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和展现。
来自《点拨》 记叙事件的散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片段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但一般要侧重选择某一曲折有致、富有情趣和内涵的侧面或场景。 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怎样灵活多变,无不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叙事散文 来自《点拨》 杜卫东迈入吉林某部文艺创作组时还不满 18岁。不懂军队生活的他自告奋勇地去最艰苦的部队体验生活,没想到一去就是上百天,让自己懂得了什么叫做天昏地暗,什么叫做天旋地转,累得就差吐血。他多次想放弃体验却每每莫名地咬牙坚持下来。后来他说:“如果没有那个一百天,也许今天的杜卫东什么都不是。”那一百天是杜卫东人生的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财富的名字就是不服输。
财富的名字就是不服输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 “龟”在龟兹中读qiú,在“ 龟裂”中读jūn,其他读guī。部分来自《点拨》翘望 温馨 自给自足
龟裂 乌龟 龟兹qiáoxīnjǐjūnguīqiú部分来自《点拨》鳞次zhì( )比 shū( )然
喧xiāo( ) bèi( )论 栉倏嚣悖部分来自《点拨》1.鳞次栉比:
用来形容建筑物等排列得很密。
例句:路旁各种建筑鳞次栉比,穿行其间,仿佛行走在
钢筋水泥的丛林。
2.变幻莫测:
变化很多,使人无法捉摸。
变幻莫测、瞬息万变辨析:
两个词语都有变化很大的意思,但是变幻莫测偏重在变
化的多,使人无法捉摸。如: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变化莫
部分来自《点拨》 测,但是深入研究却可以发现,利益始终是各国关系交
往的基础。瞬息万变偏重时间短,变化多。如:乌克兰
的局势瞬息万变,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时,反对派已经
迅速占据了优势。
3.安身立命:
例句:经过多年打拼,他终于有了安身立命的基础。
4.喧嚣:
5.自给自足:
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例句:一个国家粮
食能够自给自足是一大幸事。
6.龟裂:

裂开许多缝子。
声音杂乱,不清静。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明天不封阳台》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部分来自《典中点》本文围绕封不封“阳台”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哪些
变化?【答案】要封阳台 ——封阳台吗?——不封阳台
2. 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部分来自《典中点》【答案】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部分来自《点拨》杜家起先决定要封阳台的态度坚决吗?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坚决。第一自然段一句话自成一段,醒目突出,说明全家的决定不容更改,可见态度之坚决。
部分来自《点拨》2.“都市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等我们倏然
领悟到它的变迁里,往昔的一切已如渗入泥土中
的老酒……”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个比喻句,把都市的
发展比作人的发育,把往昔的一切比作老酒,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都市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不可
抗拒和不可逆转。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往昔岁月
的留恋与怀念。部分来自《点拨》3.文中的鸽子是只怎样的鸽子?它初来对”我们”是怎样
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答案】这是一只受伤、有“身孕”、不名贵的鸽
子。
对我们的态度:惊恐、戒备,原因是鸽子对人类的害
怕。部分来自《点拨》 重点品析第九、十段4. 一只受伤的鸽子到底引起了作者哪些思绪呢?
【答案】(1)让作者联想到冯至的深情诗句;
(2)让作者回忆起去内蒙古大草原的见闻和感受,
有游子回到故乡的感受;
(3)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大自
然就是我们的母亲,回到大自然,就是回到了母亲
的怀抱,我们当然就有了回到家乡的感觉。
部分来自《点拨》 5. 第9自然段中,作者写自己在内蒙古草原参加
一次笔会的 经历,属于什么叙述顺序?有什
么作用?
【答案】插叙。补充交代了自己亲近大自然的
一次经历,抒发自己心中强烈的感情,表达自
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揭示了人与自
然应和谐相处的主题。
部分来自《点拨》6. 第10自然段中,“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
的珍禽……我们不再张开捕网。”这组排比句有
什么作用?【答案】这里以四幅典型的形象画面,使“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的抽象事物具体化,强化了表达效果;四幅画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并表现了美好的期盼,使语言有了更多的意味。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点拨》 排比作用分析法。
排比是一种修辞,其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使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清晰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晰、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7.“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
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
类也在毁灭着自己。”这句话是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部分来自《点拨》【答案】议论。这句议论,作者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反思,揭示了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的危害,指出“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句议论鲜明地表述了作者的观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重难点小结部分来自《点拨》 作者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由眼前一只鸽子引入,通过回己自己参加笔会的经历,写出自己亲近自然的那份情感,阐发自己的观点,语言得体、诚恳,为下文决定“明天不封阳台”作准备。
8. 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我”和儿子都有了不封
阳台的念头,两人心理有何不同之处? 部分来自《点拨》【答案】儿子——出于“忧虑”和领略“新奇的世界”的“瑰丽”的渴望;
“我”——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出于使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的善良愿望。
部分来自《点拨》9. 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答案】号召人们用心去贴近自然,爱护所有的自
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10. 简要分开析此处结尾的妙处。
【答案】用比喻句结尾,更使全文意味深长,也
令读者的思绪在作者的引领下翩翩飞翔。
部分来自《点拨》【答案】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串全文,无论写“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都有叙有议,叙议结合。纵观全文,记叙在不断往前推进,议论也在不断往纵深开掘。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也上升到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深化了主题。
1.【难点探究】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是如何围绕线索
逐步推进的?部分来自《点拨》【答案】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们应当尽自己的能力来保护自然。人类应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带来的严重后果,要清醒地认识到:毁灭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要保护好身边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一个动物,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难点探究】你从作者的态度变化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呢?明天不封阳台要封阳台。一只受伤的鸽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封阳台!封阳台吗?小大 本文叙说了“我”决定先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1.以小见大,反映了重大的社会主题。
课文从生活起居中碰到的一件小事入手,表达了一个严肃的主题: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存的“环境保护”的主题。文章叙述的事很简单:在父子两人准备封阳台之前儿子在阳台上意外地发现了受伤后仍在孵化鸽蛋的一只灰鸽子,于是10岁的儿子拿来了布条、水和玉米粒,父亲决定明天不封阳台,共同为鸽子继续孵蛋和养伤提供条件。但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却是非常深刻的: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过度地向自然索取,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2.记叙与议论的紧密结合。
文章不仅生动描写了两代人对小动物的爱护,同时在描写记叙的过程中加以抒情和议论,产生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作者并没有从鸽子的角度去思考,而是把这个生命当做人一样,平等看待,体现出作者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更呼应了文章的主旨。
生命是如此可爱
让我们用心呵护每一个生灵
地球是如此的美丽
让我们珍惜这共有的家园
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的生活便永远快乐和温馨
看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书架底下孵蛋,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是出于对这只鸽子的喜爱和担忧。“我”则不但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自然界,而且还关注人类自身。全文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界共生共荣。
点拨:认真阅读文章,根据内容领会主旨;儿子与“我”的不同想法可结合年龄、阅历来考虑。一、1.鸽子眼睛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出于对人类的害怕。鸽子的心灵世界里,存有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恐怖印象,它自身就是一只“惊弓之鸟”,它想到的可能就是人类会以多种手段猎
杀、烹煮它们,对于自投罗网的它更不会放过,因而它无比“惊恐”。身子“蜷缩”一方面是由于孵蛋,一方面也出于“惊恐”,“惊恐”加剧了“蜷缩”。
2.鸽子不“惊恐”了,但它仍是孤单的、弱小的、受伤的,而且还要孵蛋,它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爱护,所以眼睛还“紧紧盯着我们”。从“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来看,鸽子可能在想:我受了伤,又要孵蛋,太需要得到你们的保护了,太需要二、得到你们的支持了,最低限度,你们不能封闭阳台,让我能有一个自由进出的通道,让我能把小鸽子带到外面的天地……
点拨:仔细阅读文章,根据写鸽子的眼睛的话,用心揣摩它的心理活动。
1.“渗入泥土中”,说明往昔的美好已经逝去,不可挽回,只留下供人们回味的“酒香”。
2.这些加点的修饰语,凸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破坏的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略。三、四、
明天不封阳台 学案

一、字音认读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霓( )虹 倏( )然 悖( )论 
龟( )裂 蹒( )跚 咆哮( )
1. ní shū bèi jūn pán xiào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1)禁 (2)龟 (3)强
弱不禁风( )
禁止 ( ) 龟裂( )
乌龟( )
龟兹( ) 
坚强( )
勉强( )
倔强 ( )
2. (1)jīn jìn (2)jūn guī qiū (3)qiáng qiǎng jiàng
二.字形辨识
钟qìng( ) pán ( ) 跚 bèi ( ) 论
1. 2. 3.
温xīn ( ) 丰mán( ) bó( )子
1.磬 馨 2. 蹒 满 3 .悖 脖
三.词语积累与运用
眺望:从高处远望。  
沐浴:比喻受润泽。  
倏然:忽然;很快的样子。  
蜷缩:蜷曲紧缩。  
瑰丽:异常美丽。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恬淡:不追求名利;淡泊。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速,邀请。  
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供给。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伊甸园:神话里指的是亚当和夏娃所居住的地方。比喻快乐的地方。  
龟裂:手足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坼裂。引申指物体因破败或干旱而开裂。  
 
(一)词语积累(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 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 )
2. 声音杂乱,不清静。 ( )
3. 忽然;很快的样子。( )
4. 不追求名利;淡泊。 ( )
5. 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 )
1.鳞次栉比 2. 喧嚣 3. 倏然 4. 恬淡 5. 不速之客
(二)词语运用(从上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
1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 ,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2.自从“大衣哥”朱之文在“我是大明星”节目出名之后,家里来了许多 ,向他请教唱歌的技法,这让“大衣哥”应接不暇。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
的人生追求。
1.喧嚣 2. 不速之客 3. 恬淡
四.佳句撷英
 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 ,因为在 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 着自己。
四. 自居 剥夺 毁灭
精读课文——突破要点
【要点探究】
1. 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和态度都经历了变化,请整理出我态度变化的过程。
   明天要封阳台 ——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2. 找出文中对鸽子描写的部分,细心品读,你觉得作者描写动物的语言好在哪里?文中还有这样精彩的描写吗?找出来加以体会。
例如: 对鸽子的描写采用神态描写的方法,描绘鸽子的眼神,前面鸽子的眼神惊恐是因为它刚被人用气枪打伤了翅膀,写出了鸽子内心的紧张,害怕人类再次伤害它;后面鸽子的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表现出它对自己孩子的关爱,而防备‘我们’的心理,它需要人们的保护、关爱。”
3.文中为什么要插叙“我”去内蒙古草原参加笔会时亲近自然的情景?
插叙“我”去内蒙古草原参加笔会时亲近自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文中“我”和“儿子”都决定不封阳台的原因一样吗?
不一样。“儿子”是因为对小动物单纯的同情、喜爱;而“我”是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的思考。
你从作者的态度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明天不封阳台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0岁的法国小女孩蒂皮出生在非洲的纳米比来,她与当野生动物摄影家的父母在非洲丛林里生活了整整十年,在神秘而充满乐趣的非洲大草原上,蒂皮与大象作兄妹,与豹子作朋友,与斑马、蜥蜴、羚羊、鸵鸟相亲相爱,她与自然和谐地相处着……(幻灯片放映图片)蒂皮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与大自然作亲密的接触,但没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的城市人应该对大自然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将给我们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天不封阳台》,作者……
(二)检查预习,疏通生字词障碍
? 多媒体课件显示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请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叙述了“我”家由于一只一只鸽子的来临而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2、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明确:明天是否封阳台
3、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和态度都经历了变化,快速阅读课文,整理出我态度变化的情况:
明确: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4、从封与不封,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呢?
①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②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
“明天还封阳台吗?”原因:①对鸽子的同情、忧虑;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③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
明确: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明天不封阳台主要原因就是能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5、小结:儿子——儿童对小动物单纯地同情、喜爱
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的思考
明确:是否封阳台是表面现象,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本文的本质。
(四)拓展:
1、文章最后写道:“我决定先明天不封阳台了”(先,暂时、暂且),说明作者的思考还在继续,而我们读者的思考也没有结束。难道仅仅是阳台阻隔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人类自己伤害了大自然!正如文中所说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很多人却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下面请看一段flash,你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
2、你能否提出一些建议或者看法?
3、作者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4、至于这些,其实两位智者早就提醒过我们: ……所以后面的这副图片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5、师总结: 诗意地栖居,要求人类不仅要珍爱自己,也要珍惜那些与我们同处于同一片晴空下的无言的生命!我们必须改变对自己在大自然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即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仅仅出于自身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不要再封闭人与自然间的阳台,让我们更自由地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如此才能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五)小结:
1、这篇课文通过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个话题,提出了人与自然界应该和谐相处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称之为“以小见大”。
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主要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夹叙夹议”。
(六)布置作业
作者从封阳台引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请你也从一个小角度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