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感受古代诗词之美。
2.背诵《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3.了解婉约派与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4.诵读古代诗词,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诵读感受词之美,并达到背诵的目的。
2.通过赏读比较、小组讨论了解婉约派与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文学,热爱中国古典文化。
教学重点:背诵这首词。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诵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激发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认为唐诗登峰造极,无人可以超越,面对唐诗的辉煌,宋代人没有望而却步,也没有迎难而上,而是创造了另一种形式的辉煌——宋词,宋词与唐诗成为文学上两座并峙的高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宋词《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二.解题:
1.题目中“之”是什么意思?这种用法以前见过吗?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甫之任蜀川、至之市)
2.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词?你知道送别的诗句还有哪些?
学生知道的诗句可能有: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4)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诗词,虽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自信豁达,但大多是惜别之情,难舍难分,离愁别绪萦绕于胸,这首送别词又会有什么特色呢?王灼在《碧鸡漫志》里有对王观的评价“新丽外和轻狂处皆是惊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他的词有何惊人之处。
三.诵读:
1.自由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齐读。
3.个别读。
四.分析词作:
1.找出词中写景的句子。分析其美在哪里?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眉眼盈盈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古人有“眼若秋水,眉似青山”以山水写女子美丽的容颜,而词中比喻反其意而用之,以女子来写山水之美,不落俗套,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
2.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这些词句所展现的画面。
(学生动笔描绘,然后班级交流。)
3.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这些景你能感受到哪些情感
4.此词有送别之愁,离情别绪吗
“才始送春归”
与春相别,令人伤怀;“又送君归去”,与友相别更令人断肠。不言愁而愁绪满怀。
4.词人在离愁别绪中迷失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走出怅惘,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用一句歌词“你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五.诵读记忆。
1.带着对词作感情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词。
自由诵读后个人展示。
2.背诵这首词,并当堂检测。
六.拓展:
1.同类赏读: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洲。
——温庭筠《望江南》
(3)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2.异类赏读: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小组讨论这两类词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
婉约派:
内容上:写儿女之情,离愁别怨。
风格上:缠绵悱恻,凄惋哀伤。
豪放派:
内容上:写壮志豪情。
风格上:豪迈奔放
4.有人说“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下面请有感情的朗读这两类词,注意读出不同的风格。
(1)自由诵读。
(2)个人展示。
七.总结:
宋代词坛名家辈出,佳作纷呈,群芳争艳,春色满园。走入诗词,你会在美丽中迷失,在陶醉中收获。同学们,热爱文学吧,与文学为友,让自己美丽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