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
教学目的
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要情节。
2、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
3、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
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
2、识记人物的形象,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
2、学习作品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自学
1.出示黄包车的幻灯片;
2.提问:看到黄包车,大家会想到哪个文学人物?(祥子)
3.好,今天,就让我们乘上祥子的黄包车,一路来回忆人力车夫祥子挣钱的辛苦和坎坷的人生历程。
二、走近作者
学生介绍,教师做相应补充。 多媒体展示: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欢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民间艺术,这种生活阅历促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和“京味”小说的形成。(即:用北京方言书写北京的风土人情)
三、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四、复述小说,概况情节
1.提问: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
(多媒体展示:线索: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臵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2、提问:那么在这么多情节中,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比较深刻?
学生回答,教师作相应补充。
五、品味人物,体验写法
1.通过以上文段的学习,你觉得祥子是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展示:
祥子
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2.欣赏文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对祥子进行形象塑造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本文段是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和人生的大苦大悲后,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由人变成鬼的真实写照。
3.通过以上复习,你觉得文章有哪些艺术特色?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多媒体展示:
(1)结构紧凑,线索分明;
(2)富有特色的“京味儿”语言;
(3)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
六、明确主旨,拓展延伸
教师明确:造成祥子的悲剧的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⑴从主观上来说:
个人奋斗的理想。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者人民摆脱穷困的求生之路。祥子的悲剧在于他的长期“执迷不悟”。
⑵从客观上来说:
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买自己的一辆车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
七、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祥子悲惨命运的回顾,理解的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学习了作者的写作艺术,同时我们也理解了祥子悲惨命运是旧中国社会压迫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祥子的遭遇跟变化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