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人教版2.4遗传与变异课件(8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五年级下人教版2.4遗传与变异课件(8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8-25 22: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5张PPT。生命的特征 应激性
生长和发育——新陈代谢
自我繁殖——遗传性
复杂有序的物质结构 糖
蛋白质(酶)
核酸
脂类(维生素) 构成生命的有机化合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物大分子遗传与变异变异(variation)?遗传(heredity)孟德尔遗传定律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DNA浮出水面
核酸的结构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心法则
基因研究与人类社会
人类基因组计划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关系 ??????1.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 ? 2. 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 3.遗传和变异的表现都 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关系。 ???? 4.遗传和变异组成生物 多样性? 简述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以及其结构、组织和变化等;
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复制、染色体的行为、遗传规律和基因 在群体中的数量变迁;
遗传信息的实现:基因的原始功能、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调 控以及个体发育中基因的作用机制等。孟德尔遗传定律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DNA浮出水面
核酸的结构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心法则
基因研究与人类社会
人类基因组计划一、孟德尔遗传定律-豌豆中发现遗传因子Mendel,奥地利
1822,
1856开始试验
1865发表论文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我的时代会到来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二倍体生物 在杂合状态中所表现出的某 一亲本性状,即杂交子一代 所表现出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二倍体生物 在杂合状态中没有得到表现 的某一亲本性状,这种性状 只有在纯合状态时才表现出 来。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分离定律就是一对遗传因子在杂合状态下并不相互影响,而在形成配子中又按其原样分离到新的配子中去。子二代性状出现3:1的关系(一)、分离定律分离定律成立必须满足的条件完全显性和完全隐性
杂种(如子一代)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 配子,在数目上是相等的
雌雄配子受精结合的机会相等
子二代3种遗传因子(基因)组合,AA、 Aa、aa存活能力要一样自由组合规律是指控制性状的 2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发生分离基因,而非同源染色体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使后代表现不同的性状(二)





律孟德尔的再发现
20世纪初,
荷兰 Willis
德国 Collins
奥地利 Schumac二、遗传因子在哪?
细胞学说:1839
细胞核/细胞质
染色体:分裂期,间期
1903年,美国萨顿
‘每条染色体上带有多个遗传因子‘三、摩尔根的连锁交换定律Morgan,1866
1933,诺贝尔奖连锁遗传定律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叫做连锁基因;连锁基因往往伴同遗传,称作连锁遗传。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载体。连锁遗传白眼基因和决定性别的染色体连在一起,由于雄蝇Y染色体上无显性的红眼基因,所以在F2代雄蝇中,那些具有白眼基因的X染色体与Y染色体结合,隐性基因得到表现,所以F2白眼果蝇全是雄性性别决定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以外 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同源的常染色体形态、
结构、大小基本一样,性染色体往往有所不同性别畸形睾丸退化症:XXY(47)、XXXY(48)
卵巢退化症:X0(45)
XYY体:
多X染色体女人:XXX(47)、XXXX( 48 )
多X染色体男人:XXXY(48)、XXXXY(49)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是指同源染色体单体间对应
节段的交换,而引起基因间
的交换重组。占1%
1940,Barbara,玉米紫色斑点,
基因的不稳定性及跳跃性
“转座子”,1983获诺贝尔医学奖
四、DNA浮出水面在细胞核中,酸性。
DNA的碱基只有4种。
能表现丰富多彩的生命性状??????蛋白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美国Hershy噬





验五、核酸的结构---双螺旋揭示遗传稳定性的奥秘核酸的构成核酸 核苷酸
核苷 碱基+戊糖碱基多核苷酸核酸的二级结构Franklin
Wilkins
Watson美国生物学家 1962诺贝尔奖
Crick 英国物理学家DNA的二级结构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 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
嘌呤、嘧啶位于双螺旋结构 的内侧,磷酸与核糖在外侧 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上形 成两条螺形凹沟一深一浅
参数如图
核苷酸链依靠碱基形成的氢 键相结合在一起氢键不同类型的DNA、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1、变性作用变性:核酸的双链双螺旋结构解开,氢键 断裂,但不涉及核苷酸间共价键的 断裂;
复性:变性的DNA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 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 为双螺旋结构;
杂交:不同来源的DNA放在试管中,经热 变性后,慢慢冷却,让其复性,异 源DNA之间某些区域有相同的序列 ,则复性时会形成杂交DNA分子。六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心法则后台导演 前台演员
DNA Protein
4种碱基 20种 氨基酸
3碱基 1个氨基酸
(1)DNA半保留复制
在DNA复制过程中,两条螺旋的多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以每条链各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样形成的两条子代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在此过程中,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DNA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遗传稳定性的基础参与DNA复制的酶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Ⅰ DNA聚合酶Ⅱ DNA聚合酶Ⅲ
连接酶(2)、转录—信息传递(3)mRNA的加工(4)、mRNA进入细胞质(5)、翻译—信息表达遗传密码字典密码子的共性无逗号
不重叠性
简并性
统一性真核细胞中蛋白的合成及其转运变异(一)、基因突变
1.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正常 GAA/GAG
镰刀状红细胞贫血GUA/GUG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2号染色体 基因
9号染色体 易位2、基因突变的诱变剂(1)、物理因素紫外线
X-射线
β -射线
γ -射线
中子流
(2)、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
(3)、亚硝酸、亚硝基胍等
(4)、烷化剂:硫酸二乙酯、甲基磺酸乙酯
(5)、吖啶类染料:吖啶橙
(二)、染色体畸变1、缺失:2、重复3、倒位4、易位临床症状
先天性痴呆(21三体综合症)
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我国每年由2.66万患儿出生
孕妇筛查
七、基因研究与人类社会1DNA测序
亲子鉴定
刑事案件
重大事故
2.克隆羊多莉1997年2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全文刊登罗斯林研究所的实验结果。
多莉有3个母亲:它的“基因母亲”是芬兰多塞特白面母绵羊(A);科学家取这头绵羊的乳腺细胞,将其细胞核移植到第二个母亲(借卵母亲)-- 一个剔除细胞核的苏格兰黑脸羊(B)的卵子中,使之融合、分裂、发育成胚胎;然后移植到第三头羊(C)--“代孕母亲”子宫内发育形成多莉。
  2003年2月14日,英国一个名叫多莉的克隆羊,因患严重肺病而接受“安乐死”。3.转基因食品
美国: 4000多种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我国:6类100多种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500多种单基因遗传病可明确诊断
亨廷顿舞蹈病:4号染色体3核苷酸CAG
地中海贫血
基因治疗
1990年9月第1个接受基因治疗的人:4岁腺苷脱氢酶ADA基因缺陷,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PD:猴
基因治疗的挫折:99年,美国伊8岁青年患鸟氨酸转氨甲酰酶不足遗传性疾病,经基因治疗后因凝血而死亡
人类自身基因治疗
八、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等位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做座 位,凡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 同座位的基因就叫等位基因。
基因组: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 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 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又叫染 色体组。1979年,提出设想;
1984年,怀特、孟得松主持阿尔塔会议,讨论意义及前景;
1985年,辛希墨,提出动议,形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草案;
1986年,杜伯克,Science上发表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短文;
1987年美国国家卫生院和能源部下拨启动经费并筹建实验室;
1988年,美国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1990年,美国国会正式批准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启动;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相继加入;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完成人体23对染色体的全部基因的遗传作图和物理作图,完成23对染色体上全部碱基的序列测定。Nature 2001.2.15 HGP
Science2001.2.16 Selera (1998成立)
1.人类基因数目少的惊人
2.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热点和荒漠95%
3. 35%重复序列
4. 99.9%相同,差异为0.1%。人类基因组宣言
人类的尊严与平等
科学家的研究自由
人类和谐
国际合作社会伦理问题谁有资格拥有遗传信息?
谁可以利用个人的遗传信息,如何利用?
胎儿遗传检测可靠吗?有用吗?
人的基因能使其表现出特殊的行为方式吗?
……?1%项目:我国承担的人类3号染色体上短臂上3000多个碱基序列,占有人类基因组的1%。
人类基因到底有多少?HGP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伦理问题通过对基因结构、功能和传递的研究,将在基因水平上为生物学、医学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基因组学”等新兴分支学科和生物信息学等新交叉学科的产生。
可从生物基因进化史角度研究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及人类起源。
对医学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有可能从基因分子水平上解开人的生、老、病、死之迷。
对跨世纪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价值基因大战与基因专利基因隐私与基因歧视危险!基因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