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15《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课件(5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15《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课件(5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5 16:3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15.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巴里·齐默尔曼等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仪陇山体滑坡夕日“天堂”今日成荒漠泰坦魔芋大王花红毛猩猩
雨林,热带或亚热带湿润地区的一种森林类型.由高大常绿阔叶林构成繁密林冠,多层结构,并包含丰富的木质藤本 和附生高等植物.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雨林、山地雨林。
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地方 ——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复杂和生物种类最多的环境,占地球陆地面积7%,却拥有地球动植物物种的90%。
保护地球生命的多样性——地球上每年有
180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生物的
栖息地大量丧失,物种大量灭绝。雨林知识知多少?(一)热带雨林已成为地球上最复杂和生物种类最多的环境。它们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7%,却拥有地球动植物物种的90%。理应称热带雨林为“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地方”。
科学家曾经估计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有150万。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个数字已上升到3000万~5000万。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生活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物种 。雨林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动植物在树冠层上生活和栖息,这些附生植物多达2万种,活像蔚为壮观的空中植物园。
雨林的树冠层有很多野生飞行的微生物,它们不知疲倦地在花丛间飞舞;在层林木和树冠层,汇集着世界大部分猴和灵长类动物,它们在其间荡来荡去,上下攀援。雨林知识知多少(二)热带雨林终年有大量的植物、食料供应,所以一般动物均可在很小的空间内找到足够的食物,物种间的竞争较小。又因植物食料多是高悬树上,所以动物身体较为细小,而且动作敏捷,以方便攀援爬高,或在枝间穿插。热带雨林的动物数不胜数,而且色彩缤纷。各种动物如猴子、树獭、爬虫类和鸟类,大部分栖息在各层乔木之间。
单一的生活空间及独特的食物,令整个雨林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就是雨林的一小角受到破坏,大量生物也会无法生存。 雨林分布“这片大地是大自然为自己造就的广袤、天生、凌乱而茂盛的温室。”
达尔文在150多年前首次看到热带雨林是说的。热带雨林内有美不胜收的景色,声音和气味几乎无穷无尽,探索热带雨林尤如到了一个陌生、神秘莫测的星球。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掌握文中运用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和能力。词语积累濒临 栖息 癌症

驯化 摧毁 摄取

刀耕火种 严峻 疟疾
bīnqīaíxùncuīshèzhòngjùnnüè一、感知全文速读全文积累字词并思考
1、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2、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么样的灾难?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合作探究学习: 为什么说雨林的毁灭是世界性的灾难珍贵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动物物种濒临灭绝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破坏大气
水土流失
雨林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与大气环境形成一个整体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回答下列问题:1、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目前,雨林正遭受人类的滥砍滥伐,它已经成为破坏最严重的生态区。文章第一段告诉我们:“雨林以没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洲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文章的思路:因一,(1段) 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
遭到彻底毁灭.
果二,(2-5段)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
丧失一大批物种果三,(6-10段)地球上生命多样性毁灭意味着
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果四,(11-13段)如雨林完全毁坏,到下世纪中叶,
地球可能经历第6大规模灭绝.
因果关系逻辑顺序二、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介绍说明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
度遭到彻底毁灭。
“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的数字表明”——
“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相当与40多个足球场)”
“每年有一个纽约州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
每分钟毁灭27万平方米
本世纪末将消失尽提出警告三、分析结构、掌握说明方法第2句先列出雨林确切的毁灭速度,之后再将其面积与40多个足球场比较·既能给人具体清晰的直观感受,又突现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 引资料
——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子、作比较第二部分: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2段)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
(3段)承上启下 由于热带雨林的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人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所以听任热带雨林消失意味着人类会失去许多。
举例子引资料第一段:药物资源第二段:人类培养优良动植物品种,即获得更多食品的宝贵
资源。 热带雨林的植物,是人类各类日用品及工业原料的
珍贵来源。第三段:(4、5)说明人们为什么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一.伐木销售
一次性筷子二.是伐木建造农场
效益极低下
列数字和作比较举例子在列数字的同时将两个数据作比较,突出了毁林建牧场效率之低。 原木出口广告大赛银奖作品:拿起它你已经吃掉森林
兴建牧场示意图地球给予我们的还能吃多久第二部分
(2—5)雨林消失,物种灭绝
伐木销售,浪费木材
伐建农场,效益极低指出后果第三部分:(6-10)说明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类赖以为生的大气。 (6段)此段总说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的巨大危害:
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7段)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事理,即使陆地上最多
的绿色植物 和海洋中最丰富的海藻,在给人类提供事物和氧气
的同时 ,还能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8段)说明树木,特别是热带雨林大量的树木,能从空气中
摄取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净化大气的作用非常大。(9段) 作诠释:二氧化碳属于温室
气体方面的特征

温室气体会引起全
球气温升高
(10)说明“刀耕火种”毁林农场的双重后果
本段结构:总分总毁灭生物,破坏 大气
绿色 植物 ,提供氧气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刀耕火种,后果无患破坏大气第三部分
(6—10)第四部分(11-13):警告人们,如果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
中叶,地球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的灭绝。经历五次物种灭绝
毁灭雨林,六次灭绝
有人断言,物种难再六次灭绝第四部分
(11—13)苹果—地球的相似性我们还能为地球做些什么?我们最后扔掉的将是地球告诫人们: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品味语言:
下列各句中红色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1.至少有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
2.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
3.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
?不能。“至少”说明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最少有2500种潜在的
新水果和蔬菜在生长。实际数量会比2500种多。借此说明热带雨
林中的植物是人类获取更多食物的宝贵资源。
不能。“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表示有很大的可能
性。去掉之后,就失去了说明的准确性。
不能。“永远”,说明这一物种已经灭绝,同时暗含了作者对
物种灭绝的惋惜和无奈。
讨论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 全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雨林的毁灭及其严重影响。但文章首尾引用了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话,其用意何在呢? 首尾两段引言,实是巧发议论,意在向世人发出警告。首段引言在警示世人的同时,又能为下文展开说明作铺垫;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对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采用说明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更能突显主旨,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