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
年级科目
八年级物理
课题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1.
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
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3.
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4.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密度的测定5.
知道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
重点难点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密度的测定知道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
教
学
过
程
复习过程知识点分析: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从大至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8.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9.
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依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典型例题】例1.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冰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冰块上,从而使左盘质量增加。例2.
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密度为8千克/米3,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解析:本题可用特殊值解,即假设钢瓶的体积为1米3,则里面的氧气质量有8千克,当用去1/4即用掉2千克后还剩6千克,显然这时因质量等于6千克,体积1米3,它的密度就是6千克/米3。例3.
关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与密度均不变C.
把铁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
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例4.
将一块质量为1.67千克含有砂石的冰块熔化后,发现总体积缩小了0.13×10-3米3,求砂石的质量是多少?解析:从题给条件可知物质由冰和砂石组成,于是设冰的质量为M冰,砂石的质量为M砂,根据题意则有:M冰+M砂=1.67千克体积减少的原因是冰变成了水,至于砂的体积则是不变的,于是有冰的体积为:V冰=M冰/0.9千克/分米3冰熔化后变成水的体积为:V水=M冰/1千克/分米3
因0.13×10-3米3=0.13分米3这样一来我们有:V冰-V水=M冰/0.9千克/分米3-M冰/1千克/分米3=0.13分米3
解得M冰=1.17千克从而M砂=1.67千克-1.17千克=0.5千克教学反思:《测量物质的密度》
年级科目
八年级物理
课题
第五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重点难点
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重点)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难点)
教
学
过
程
前置练习,积累知识(课件展示)测密度的原理
1、要测出某种物质的密度,只要测出物体的
和
,然后根据公式
就能算出物质的密度。2、测质量在实验室用
,测液体的体积用
。仔细观察量筒,思考下例问题。(有多种规格的量筒,我们以书上的为准。)(1)
量筒的单位刻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_____
1ml=____cm3(2)
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3)
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二、情境激趣
导入新课①看清量筒是用什么
标度的,②看清量筒的
和
,③量筒要保持
,④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要点1】测盐水密度实验有两种方案请你选择并说说自己的理由:第一种方案: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中盐水的总质量m1;②倒一部分盐水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V;③用天平测量烧杯及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第二种方案:①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盐水V;②用天平测量烧杯质量m1;③再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中盐水的总质量m2。你会选哪个方案?
,理由是
,根据你选的方案,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把表格补充完整。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ml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g盐水的密度
g
/cm341.620211测固体的体积。①规则固体的体积,用刻度尺测出相应的长度,计算出体积;②不规则固体体积用
。(如果固体不能沉入水中,可用针压法、沉锤法。)【要点2】测石块密度实验有两种方案请你选择并说说自己的理由:第一种方案:①读出放入石块前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②读出放入石块后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③从量筒中取出石块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第二种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m;②读出石块入水前量筒中水有体积V1;
③读出放入石块后量筒中水的总体积V2。你会选哪个方案?
,理由是
,根据你选的方案,石块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把表格补充完整。石块的质量m/g石块浸入前水的体积V1/ml石块和水的体积V2/ml石块的体积V=(V2-V1)/ml石块的密度g
/cm3133035四、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1.测量密度的原理是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
2.使用量筒的注意事项:①看清量筒的
,②看清量程和
,③量筒要保持
,④视线与
相平。3.测固体密度。(1)测固体的质量使用
。(2)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用
。4.测液体密度。(1)公式法:天平测液体质量,用量筒测其体积。
(2)等容法:有天平,但没有量筒或量杯,可借水和其他容器来测。五、当堂测试
检查效果
1、“测定岩石密度”,将一块岩石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
g。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______cm3
,岩石的密度为
kg
/
m3。
2、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A
用天平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1;B
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2;C
用天平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3;
D
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1;E
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2;
(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
(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教学反思:《密度与社会生活》
年级科目
八年级物理
课题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重点难点
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
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
学
过
程
一、前置练习,积累知识(课件展示)(约3分钟)1.天平的使用
2.
密度的单位及单位二、情景激趣,导入新课(约3分钟)我们们已经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举例说明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约25分钟)任务一、密度与温度【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问题1: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
了
;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
了。实验说明:气体受热
。由于可见:一定质量的气体
后,密度
。【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6.4-1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问题2:风车为什么会转动起来?
[思考并讨论] (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小组讨论交流: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
,密度变
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任务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提出问题:如何鉴别戒指是否纯金?【交流展示】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如果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只要将球放在热水中烫一下,球就会恢复原状。小华和小红对此发表议论,小华说:“球被烫热后,内部空气变热,质量变大。”小红说:“空气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你认为
的说法正确,原因是
。问题2、我国北方的楼房中,大都装有暖气,这种以水做传热物质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什么位置?
例题: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624kg,体积是100cm3,试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约3分钟)对比总结所学习的内容五、当堂检测,检查效果(约10分钟)1、一块体积是200cm3、质量为540g的金属块,把它切掉1/3后,余下部分金属块的密度是( )A.2.7×103kg/dm3 B.2.7g/cm3
C.
1.8
kg/m3
D.
4.05×103kg/
m32、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
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
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3、(13年云南中考)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丽上升过程中,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4、(2010.广安市)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作业:完成练习册
教学反思:质量与密度
年级科目
八年级物理
课题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习题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1.
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
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3.
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4.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密度的测定
重点难点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密度的测定知道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
教
学
过
程
知识点分析(一)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1)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密度是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的。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例如:水凝固成冰。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⑤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的密度。(二)根据密度的公式(1)密度的测定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另外液体的密度也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量。(2)密度的计算和应用通过密度知识的学习,可为我们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提供新的办法。如可用天平“称出”物体的体积,用直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等。密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①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②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③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④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密度公式ρ=m/V变形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公式:
①
m=ρV。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质量。②
V=m/ρ。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体积。【典型例题】例1.
某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体积是20cm3的这种物质质量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大?分析:由图像可知,体积20cm3时对应的质量是36g,解答:根据密度的公式ρ=m/V注意:g/cm3是大单位,kg/m3是小单位。1
g/cm3=1000
kg/m3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图像计算物体密度的方法 例2.
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分析:样品的密度和整块巨石的密度一样。解:
答:这块巨石的质量是5.2×104kg。例3.
有一团长细铁丝,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是150克,测得铁丝的直径是1毫米,这团铁丝有多长?(ρ铁=7.9克/厘米3)解答:铁丝的体积,由,得
铁丝的截面积
根据V=SL可得L=
=2419厘米≈24米例4.
下图是固体密度阶梯的示意图,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铅、银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的质量为16.1克,体积为1.8厘米3,它是用金属________制成的。分析: 由可知,质量相等,密度最小的金属体积最大,所以应填“铁”;=8.9克/厘米3=8.9×103千克/米3,这个纪念币是用“铜”制做的。正确答案:铁
铜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例5.
体积是5×10-3m3的铁球,测得其质量是25k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铁=7.8×103kg/m3)分析:利用密度判断物体空、实心情况有下列几种方法:(1)用公式物体=求物体的平均密度,若物体=物质为实心,物体<物质为空心。(2)用公式V物质=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体积,若V物质=V实际为实心,V物质>V实际为空心。(3)用公式m物质=ρV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质量,若m物质=m实际为实心,m物质<m实际为空心。这三种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判断出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但如果题目要求的是空心部分的体积,则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些。解法一:比较密度法:
,故此球是空心的。解法二:比较体积法:故此球是空心的。解法三:比较质量法:由得:m=ρV,若体积是5×10-3m3的球是实心的,则质量为:故此球是空心的。例6.
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金属颗粒的密度。解:由密度公式(2)m金=0.8千克-0.1千克=0.7千克(3)瓶内装金属粒后倒进去的水的体积金属粒体积V金=V瓶—V水=3×10-4米3-10-4米3=2×10-4米3答:玻璃瓶的容积为3×10-4米3,金属颗粒的质量是0.7千克;金属颗粒的密度是3.5×10-3千克/米3。质量
年级科目
八年级物理
课题
第六章
第一节
质量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2.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
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重点难点
重点:1.
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2.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难点: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教
学
过
程
一、前置练习,积累知识(时间:3分钟)长度的主单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二、情景激趣,导入新课(时间:2分钟)一袋方便面上标的质量是在加工厂时称量出来的,你买回家后,方便面的质量变化了吗?我们平时用什么来测量它呢?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间:30分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8质量回答下面的问题。质量的定义:
国际制单位:
、常用单位:
、
、
单位换算:
82000g=
kg
=
t2.4t=
kg=
g任务一、质量的属性提出问题:①一个牙膏皮
(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分组讨论)归纳结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
、
和 的变化而变化。任务二、天平提出问题:1、生活中所知道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2、在实验室,用
测物体的质量。3、观察托盘天平的构造,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天平的使用1、阅读课本10页,了解并熟记操作的几条要求,分析并讨论一下,如果违反这些要求,会出现什么不良后果:(1)被测物体质量超过天平量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手直接接触砝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到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时间:5分钟)思考并讨论:粉末状固体应该怎么测?怎样测量液体的质量?怎样测量对天平有腐蚀性物品的质量?五、当堂检测,检查效果(时间:5分钟)1、试判断3×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
)A
一朵玫瑰花
B
一只羊
C
一头大象
D
一杯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kg
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B
、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会改变C、一块冰熔化为水后,体积减小,质量也减小D、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减小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放砝码的顺序应(
)A从小到大
B从大到小
C同时
D没有顺序教学反思:密度
年级科目
八年级物理
课题
第六章
第二节
密度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领会探究问题的方法。2、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单位以及公式,记住一些常用物质的密度。3、应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的物理意义及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难点:探究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他的体积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一、(时间:
)前置练习,积累知识(课件展示)1、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5t=(
)kg
350mg=(
)kg2、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如何正确使用天平?二、(时间:
)情景激趣,导入新课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结论:
2、用天平称出100g水和100g酒精的质量,后倒入量筒,看体积是否相同?结论:
三、(时间: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提出问题: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关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交流。2、做出猜想: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4、测量的有关数据:物质种类:质量m(g)体积V(cm3)m/V(g/
cm3)编号1编号2编号3编号45、根据数据描出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6、分析得出结论:通过比较m/V的值有何结论?
。通过观察图像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
。
(二)、密度1、密度定义 阅读课本,理解密度的概念: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公式
:
密度的符号及单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
(组合单位)
1g/cm3=1×103kg/m3 3、一些物质的密度值 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值、会读并能说出其物理意义【交流展示】请阅读课本内容归纳以下问题:1、说一说:你知道了有关密度的哪些知识?2、同学们阅读课本P114“小资料”,从各方面去分析一下,你能从表中找到哪些规律或者说什么特点来?想一想:1.(1)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哪个大?一个小铁钉和一个大铁块的密度哪个大?(2)有人说,同一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密度的应用:
自学课本P115例题,讨论解题方法并写出解题过程
展示自我:油罐车每一节的容积是50m3,要运送800t密度为0.8×103kg/m3的油,需要几节油罐车 【精讲点拨】1、应用密度知识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体积为4×10-3m3的铜球.质量为24
kg.试判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铜密度8.9×103kg/m3)2、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
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四、(时间:
)归纳总结,提升能力五、当堂检测,检查效果课本116页上的《课后习题》中的1、3、4、5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