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导入德国柏林墙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翩翩起舞……
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躲在窗帘的后面观看热烈的场面,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冷战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形势鼓舞下,战后欧亚各国人民民主力量迅速壮大,一大批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越南等国,经过武装斗争赶走法西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等国在苏军配合和帮助下,获得了解放。德国和朝鲜由于美、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或分区受降政策,东德和朝鲜走上人民民主道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大典①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开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1、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战后欧亚两洲陆续建立起11个人民民主国家,后又扩展到拉丁美洲(古巴)。加上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战后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战后世界形势的一个巨大变化,对于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形成社会主义世界体系2、想一想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美苏两国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美苏两间的冲突与对抗。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反苏反共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杜鲁门·丘吉尔丘吉尔前往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和平砥柱”演说二、“铁幕演说” “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谓“高压控制”。所以丘吉尔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铁幕演说”是美国统治当局借丘吉尔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因此,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打响了“冷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冷战”序幕。1、“铁幕”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丘吉尔的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美军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冷战”的?冷战是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战争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
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图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政府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且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1、什么是杜鲁门主义?三、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2、议一议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杜鲁门杜鲁门主义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华盛顿的“和平鸽”(苏联冷战宣传漫画) 美国鉴于两大阵营的对立、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杜鲁门主义提出背景)而形成的“杜鲁门主义”,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同时也是美国全球扩张野心的体现。1990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第二次首脑会议宣告结束,“冷战”历时40余年。政治表现3、说说冷战的政治表现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杜鲁门咨文(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一:
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
“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来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咨文(节选)问题二: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折”? 美国经济军事力量急剧膨胀,及战后美国面临的经济转型的问题转折: 美国外交政策从原来的孤立主义,转变为称霸世界的外交战略,原因:问题三:杜鲁门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何影响?目的: 宣告美国在全世界的扩张,目的把苏联势力遏制在其本土和东欧范围,不准苏联干涉其他地区的事务,干涉美国的扩张行动。影响: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冷战全面展开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 主张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以反苏反共掩盖扩张野心,宣告了美国在全球的扩张2)主要内容:1)标志:3)实质: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即美国援助西欧各国帮助其恢复发展经济。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
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
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
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
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了会议。 4、说说冷战的经济表现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5、想一想马歇尔计划仅仅是一项“复兴”计划吗?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如何理解这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有何关系?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6、讨 论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7、以下是一组由苏联漫画家创作的漫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用膏药援救死者》 《他正在敲诈》《用膏药援救死者》 (1)画面上的“医生”是指谁?病床上的“死者”又指代什么?(2)医生所用的“膏药”比喻什么?(3)该画讽刺什么事件?杜鲁门
指代二战后的西欧比喻美国的经济援助讽刺美国政府实施马歇尔计划。 《他正在敲诈》(4)马歇尔计划是一项“复兴欧洲”计划,为什么说它是在敲诈呢?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签约会场 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8月24日,公约生效,北约正式成立,也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军事表现8、说说冷战的军事表现总结:冷战在美国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表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稳定和复兴了欧洲经济,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北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正式形成1949年4月美国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成北约NATO)签订《北大西洋公约》9、说说北约组织的成立时间及标志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组织,总部设于莫斯科。苏联的目的: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10、说说华约组织的成立时间及目的签订《华沙条约》北约华约11、说说“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北约 VS 华约 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12、“学史使人明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两极对峙中,国际关系可谓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启示:
1.我们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我们应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3.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欧亚人民民主
国家的建立“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战后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影响“冷战”政策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经援西欧——马歇尔计划“冷战”局面的形成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冷战”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的建立
2.下列对“冷战”政策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手段包围苏联
BC3.美国推行“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欧共体成立 D.北约建立
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哪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 )。
A.苏联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5.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
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根本目的是为了拖垮苏联,并进而称霸全球。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