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入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虽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其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委吗?让我们循着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进程去做一番了解吧!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赫鲁晓夫1953年起任苏共第一书记(一)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在赫鲁晓夫当政期间,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等,力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况。1、说一说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2)工业方面,一度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后又陆续收回。赫鲁晓夫还盲目地提出过巧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的目标。 赫鲁晓夫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2、议一议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赫鲁晓夫
1953.9.7~1964.10.14第4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小结
(一)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目的: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弊端。
(3)内容:农业方面,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等办法,力图改变苏联__________状况。工业方面,一度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后又陆续收回。
(4)结果:未从根本上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克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业落后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二)匈牙利改革3、议一议匈牙利改革的主要措施 从1968年元旦开始,匈牙利在全国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一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二是改革价格和工资制度,三是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发展。4、议一议什么叫“匈牙利模式”? 从1968年起,匈牙利在全国推行的新经济体制改革。由于改革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匈牙利模式”。5、匈牙利改革结果如何? 从1979年开始,改革扩大了范围,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几经反复,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致使改革陷入困境,人民不满情绪增长,党内外人心思变,匈牙利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改革几经反复 未达预期目的(三)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6、说说中国改革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的原因小结
(二)匈牙利的改革:
结果:由于此次改革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稳健改革的“____________”。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但改革未达到预期目的。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结果:总体成效不大。
(三)中国的改革开放:(1)时间:_______年底至今
(2)结果: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3)成功的原因: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
东欧消费者的天堂匈牙利模式1978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说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什么变化?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动荡,出现了雪崩式的政治变化,令世界为之膛目。在1989年的新一轮改革高潮中,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发表公报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东欧其他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也随之纷纷丧失政权。二、东欧剧变东
欧
剧
变
后
的
地
图 (原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国名中的“社会主义”和“人民”的字样去掉,宣称不再信仰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解体,而解体后产生的南斯拉夫联盟至今已不复存在。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爆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游行(3)东 欧 国 家 更 名 简 表 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在军事上纷纷加人北约。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2、总结一下东欧剧变的表现有哪些?实质: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原因:东欧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内外矛盾的总爆发。盲目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民主和法制不完善,改革成效不大以及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和平演变”战略等,是发生剧变的主要因素。3、议一议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是什么?二、东欧剧变:1.时间:______-______年
2.实质:东欧各国的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表现:在政治上______________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_________;在军事上纷纷加入______。随着___________地位的丧失,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放弃了___________道路。
4.原因: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内外矛盾的总爆发。盲目照搬______模式,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不完善,改革成效不大以及西方国家所采取的“_______________”战略等,是发生剧变的主要因素。19891990社会制度议会民主制市场经济北约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苏联民主和法制缓慢和平演变小结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联开始了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在此期间,虽然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但在其后期,由于固有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以及美苏争霸的影响等因素,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恶化。三、苏联解体 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试图夺取最高权力的“八一九”事件。接着,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进行的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转而进行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从此,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想一想苏联解体的原因何在? 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①理论认识上的偏差;②共产党自身的原因;③经济方面的失误;④民族方面的因素;⑤对外扩张的因素;⑥西方的“和平演变”;⑦戈尔巴乔夫个人原因。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族,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戈尔巴乔夫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苏联解体前后的地图对比2、说说苏联解体含义?
① 苏共丧失执政党地位;
② 15个加盟共和国解体;
③ 加盟共和国都朝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方向转变;
④ 都放弃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立资本主义制度。3、说说苏联解体的经过 1991年12月底,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把权力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从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同时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4、议一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影响?5、议一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小修小补式的改革,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差距越来越大。
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个人
崇拜,党和政府日益脱离群众。外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课堂小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很大挫折。但我们知道,从历史上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是在波澜起伏中前进的。每一次大的挫折,带来的必然是一次大的反思,随后必然是一个大的发展。如果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放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可以推测,这只不过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的又一个曲折,它将激励人们在新的探索中将这一实践推向新的高潮。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匈牙利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东欧剧变时间
东欧剧变的表现
东欧剧变的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形势恶化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991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戈尔巴乔夫提出的社会主义是所谓( )。
A.自由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B.和平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科学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东欧各国先后走上改革道路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CA3.最早抛弃苏联模式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是( )。
A.波兰 B.匈牙利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4.东欧剧变后国家分裂的有( )。
A.德国 B.匈牙利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5.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叶利钦 B.戈尔巴乔夫
C.勃列日涅夫 D.赫鲁晓夫DC DA6、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1)材料中提到的“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指什么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1)两极格局。苏联解体。(2)多极化。霸权主义(或强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