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课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课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5 20:52:46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1.了解高中语文课程特征、内容,掌握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2.熟读课文《沁园春
长沙》,体验词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词的音乐美。
3.诵读诗歌,明确诗歌意象,理清结构思路,把握词的主旨。
教学目标
本课件为开学第一课而做,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为学生介绍高中语文特征、课程内容目标、语文学习方法和日常学习要求,帮助学生完成由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顺利过渡,宏观上引领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第二部分是开始学习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
长沙》的第一课时,熟读诗词,体验词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词的音乐美;
明确诗歌意象,理清结构思路,把握词的主旨。
课件简介
01
高中语文特征
Part
one
(4分钟)
DRAGON
BOAT
FESTIVAL
内容更丰富
纵观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典文学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做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著名作家、政治家的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
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
DRAGON
BOAT
FESTIVAL
知识性更强
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选修课程包含“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这样使得高中语文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DRAGON
BOAT
FESTIVAL
系统性更强
高中语文课程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DRAGON
BOAT
FESTIVAL
重视语文素养
02
课程内容目标
Part
two
(5分钟)
01
阅读与鉴赏
02
表达与交流
必修课程
新闻与传记
诗歌与散文
小说与戏剧
文化论著研读
语言文字应用
选修课程
积累·整合
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
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
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01
02
03
04
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
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优秀作品
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感受·鉴赏
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02
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
01
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03
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04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思考·领悟
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
应用·拓展
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发现
观察
学习
发现·创新
03
语文学习方法
Part
three
(5分钟)
重视语文,自主学习
首先要重视语文学习,高考语文满分150分,所占分值大。
20%
语文也不是一门急功近利的科目,你的努力可能不会表现在最近的考试里,但是它必将对你今后的考试产生作用。
学习方法



改变传统被动听老师讲课,单纯接受知识的习惯
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
合理规划,培养自主能力、发展自主能力
重视语文,自主学习
系统学习,形成网络
我们现行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在现时说来,就是一套比较系统的教材。语文学习首先就要把这套教材学习好,掌握好,利用好。
系统的学习
知识架构
知识根基
知识网络
才能有在此基础上的对知识的运用自如,才能有创造和创新
04
03
02
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积累。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用零打碎敲的学习方法,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
“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只有知识的广博积累,才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
01
零打碎敲,勤于积累
读写结合,提高效率
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提高效率。
A
B
C
D
阅读
思考
写作
课外书籍
读写结合,提高效率
01
03
02
阅读伴随写读书笔记,把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同时,把自己阅读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记下来
生活伴随写日记,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生活伴随文章的写作,以具体规范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文章风格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强化自己对知识的记忆。
也可以利用资源,如通过互联网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论坛发贴等等。
要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综合,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善于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防止思想僵化。
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养成求教于人的习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
独立思考,求教探讨
04
日常学习要求
Part
four
(1分钟)
1
3
5
7
2
4
6
8
做好预习、听课、练习、复习
课要认真听,笔记要做好
增大课内外阅读量
背诵内容要熟记
坚持每天写日记
坚持每天练练字
针对自己的弱点作强化训练
每天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第一课时)
一首《沁园春
雪》抒发了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的另外一篇相同词牌的词作《沁园春
长沙》。
大声朗诵初中已经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雪》,再次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怀。
新课导入(2分钟)
初读诗歌:先观看朗诵视频,而后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文题解读]——“沁园春”,词牌名,始于初唐,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也叫双调。
“长沙”是词的题目,也显示了词的内容。《沁园春 长沙》一词,正是通过对长沙一带秋景的描绘,以及作者青年时代在长沙的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作家作品]——1.伟人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2.诗人毛泽东。毛泽东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一幅幅中国革命的壮丽图画,表现了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情怀。毛泽东不提倡旧体诗,但擅长旧体诗词创作,发表了五十余首诗词。毛泽东诗词记载了伟人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自主先学(14分钟)
[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写出了毛泽东年轻时期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文学常识]——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称“诗余”,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因句式参差不齐,又称“长短句”。它最初是供歌唱用的歌词,故又名为“曲词”或“曲子词”。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如梦令”等。词有一千多种格式,常见的也有几十种,后人写词都是按照词牌来填写的。“沁园春”词牌名始于初唐,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
按照词的字数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1字及以上)。按照词的艺术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等。
(朗诵视频)
1.音形识记
①橘子(
)
②寥廓(
)
③峥嵘(

④百舸争流(
)
⑤挥斥方遒(
)
⑥浪遏飞舟(
)

liáo
zhēng
róng

qiú
è
2.近义词辨析。
(1)寥廓·辽阔
寥廓:空旷深远,多形容天空、宇宙等。
辽阔:
宽阔的,广阔的,多形容河海、原野、田原等。
(2)苍茫·苍莽
苍茫:
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
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3)意气·义气
意气: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义气:①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引申为刚正之气;②也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基础梳理]
[基础梳理]
辨析1例子
①对着这雄伟辽阔的大海,林道静几天来紧紧压缩着的痛苦的心,渐渐舒展开来了。
②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辨析2例子
①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
②在苍莽逶迤的大凉山深处,邮递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默默走在寂寞的山路上,为千家万户传递着远方亲人的消息。
辨析3例子
①如果哪天我们的家人受到了伤害,我们理应挺身而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他们,而不应该
意气用事,让家人担心。
②真正的义气,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他的朋友必是挺身而出,而不是畏缩在某个角落,任由他受欺侮。
3.词语解释
(1)峥嵘:
(4)指点江山:
(2)风华正茂:
(5)挥斥方遒:
(3)峥嵘岁月:
风采才华正盛
不平凡,不寻常
评论国家大事
奔放,正强劲有力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细读诗歌:再次朗读诗词,把握关键词语,整体感知情感,了解诗词内容。
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合作探究(13分钟)
“立”
“看”
“问”
“忆”
“记”
“怅”
1.“立”“看”“怅”“问”“忆”“记”这六个动词紧密相连,上阕先围绕“立”字,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看”字总领以下7个短句,用浓墨大笔描绘湘江秋色,并以“万类霜天竞自由”收束,为下文蓄势。进而从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抒发忧国忧民的激愤心情(“怅”)和由谁主宰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虑(“问”)。下阕主要以“忆”字引出旧事,突出了敢于“主沉浮”的豪情和为“主沉浮”而作的努力。最后以问句的形式,借“记”字引出击水湘江的情景作结,笔墨落回到“江”上,群泳与“独立”相对应,首尾遥相呼应,写出对战友的怀念和勉励。总之,这六个动词连成线索,纵贯全篇,巧妙地把写景、叙事和抒情熔为一炉。请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本词思路,把握本词描绘的几幅画面,将右边的表格补充完整。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谁主沉浮
同学少年
2.词的上阕,一个“看”字领起后文七句。词人抓住了若干意象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在这里,有远眺,有近观,有仰视,有俯瞰。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特别是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眼前的景物,一下子扩展到了世间万物,并对在寒秋严霜下万物的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
“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在本词中,词人是抓住哪些意象展开联想的
参考答案
词人抓住了湘江、万山、树林、大船、飞鹰、游鱼等意象展开联想。
3.在熟读诗歌,理清思路,把握内容,体会诗歌语言,初步体会诗歌思想情感的情况下,概括诗歌主题。
【参考答案】《沁园春
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高中语文特征
内容更丰富
知识性更强
系统性更强
重视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目标
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
语文学习方法
重视语文,自主学习
系统学习,形成网络
零打碎敲,勤于积累
读写结合,提高效率
独立思考,求教探讨
课堂笔记(1分钟)
日常学习要求
认真听课
做好笔记
加大阅读
强化训练
总结归纳
沁园春
长沙
知人论世
主题概括
诗歌意象
词和词牌
基础知识
结构思路沁园春
长沙-第一课时-课时作业
[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伴侣(lǔ) 
寂寥(liáo)
分外(fèn)
风流倜傥(tì)
B.遏制(è)
酋长(qiú)
竭力(jié)
疾风劲草(jìn)
C.檄文(xí)
萧瑟(sè)
凋零(diāo)
燕赵大地(yān)
D.泥丸(wán)
逶迤(wēi)
轮廓(guō)
中流击楫(j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火势蔓延 漫无边际
B.苛政如虎
百舸争流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C.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天下苍生
满目疮痍
D.鱼翔浅底
安祥自在
材料翔实
吉祥如意
3.根据词的文体知识,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辛弃疾
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
,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
相君高节崔嵬。是此处耕岩与钓溪。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
。吊古愁浓,怀人日暮,一片心从天外归。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
A.
李花初发;松盖云旗
B.
李花初发;松柏盖云旗
C.
记李花初发;松盖云旗
D.
记李花初发;松柏盖云旗
[阅读提升]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诗歌讲究“炼字”,好的字眼往往能让诗歌意象更加凝练生动,耐人咀嚼。有人说要是把“鹰击长空”换成“鹰飞长空”,把“鱼翔浅底”换成“鱼游浅底”反而不好了,为什么呢?
(2)你认为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语言运用]
5.参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一位中外名人,仿写短诗。要求:必须用一个比喻;不超过50字。
示例:
毛泽东
你,
就是那只,
主宰沉浮的雄鹰。
此刻,
翱翔于橘子洲头的上空。
[参考答案]
1.
[答案]C(A“侣”应读lǚ,B“劲”应读jìng,D“廓”应读kuò)
2.
[答案]B(A项“轻歌慢舞”中的“慢”应为“曼”;C项“苍海桑田”中“苍”应为“沧”;D项“安祥自在”中的“祥”应为“详”)
3.
[答案]C(此题考查对词的基本常识的掌握,词牌固定后,每句话的字数和韵脚都是确定的,参考《沁园春
长沙》每句话的字数可得出答案)
4.(1)
[答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这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长天的强劲有力。“翔”字写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如果把“击”“翔”换作“飞”“游”,就表达不出雄鹰展翅飞翔时矫健有力的姿态和鱼游水中那轻快自在的情趣。
(2)
[答案]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豪情壮志。
5.
[答案]示例一:
泰戈尔
一只飞鸟,
笼养在你的诗集里。
你,就是飞过天空的那只小鸟。
没留踪迹,只有美丽。
示例二:
契诃夫
讽刺,
是你身上的血液,
如针灸刺向病疾。
轻轻一捻,
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自羞无比。
示例三:
马丁·路德·金
一只带响的飞箭,
落在林肯坐像前。
我有一个梦想,
催开了1963年自由平等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