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教材理解与把握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特别是和故事性漫画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称为“动漫”。本课中“动漫宝宝”的内容,就是运用动漫手法创作表现的艺术形象,生动可爱,深受孩子们欢迎。
教材的第一部分选了海绵宝宝、张小盒、太阳宝宝等动漫形象来引导学生对动漫宝宝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认知,并以此获得对动漫宝宝的初步感知;第二部分的教材素材选取了为不同比赛或活动设计的标志性动漫形象(福娃、海宝等),意在体现动漫形象的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现动漫宝宝设计的社会性价值。同时教材中着重介绍了从物体到动画形象的设计过程,通过拟人法的不同设计方法,建立多元性的设计意识,包括不同拟人手法和不同表情设计表达。另外还选了两幅学生作品,明确设计作品的2个层次性的评价标准,即对于自己喜欢的物品的拟人化设计作为本课的基础性目标的评价,将设计的动漫宝宝应用到生活中作为拓展性目标的指向。基于二年级学生对于动漫宝宝设计的审美经验,本课的教学指向使学生能运用拟人手法,把自己喜欢的物品设计成动漫形象,使之具有创意性与生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动漫宝宝的造型特点,尝试用拟人的设计手法设计动漫宝宝形象。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创作动漫宝宝形象;运用拟人化的设计手段,把自己喜爱的物品设计成性格鲜明的动漫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欣赏、设计中激发学生对动漫艺术的兴趣,特别是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形象的喜欢,唤起创作愿望。课题与课标的构架
●目标对应
观察身边的物品,根据物品的特点进行简单的拟人化设计,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活动建议
1.用画的方法对身边物品进行简单的拟人化设计。
2.设计一个系列的动漫宝宝形象,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评价要点
1.尝试运用工具、媒材进行简单的动漫形象设计。
2.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认真完成动漫宝宝的设计活动。
3.在欣赏设计中,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富有特色的动漫形象的感受。 课件支撑
第一模块:动漫产品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模块:动漫形象欣赏——探究动漫宝宝特征与设计规律。
第三模块:教师示范视频——学习具体的设计方法。
第四模块:作业布置完成——明确作业要求,学会个性表达。
第五模块:作品分享与展示——分享成果,鼓励创新。
第六模块:“疯狂的鸡蛋”——活动拓展,创意无限。 看看这些生活用品,在造型上有什么吸引我们的特别之处? 为什么装饰了动漫形象的产品会更受人们的欢迎? 海宝以汉字的“人”和水滴作为创意,反映了中国文化特色,吉祥物展示在各个公共空间,强调了文化标志的作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 “欢欢”和“晶晶”在街上进行大巡游,快乐的气氛加深了人们对休博会的参与感。杭州休博会吉祥物 “欢欢”和“晶晶” 福娃“迎迎”在参加一个大型文艺晚会,给小朋友们带去奥运会的快乐和自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
福娃“迎迎” 这两个吉祥物根据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设计。雅典娜是智慧女神,费沃斯是光明与音乐之神,代表了希腊的精神。2004年雅典奥运会吉祥物:雅典娜和费沃斯 一起来探究,这些动漫宝宝有什么共同特点?(动漫形象特征与创作特点)拟人手法
(加上眼睛、嘴巴和四肢) 夸张手法
(头大,身子小;形象特征的 强化) 观察与交流,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形象是以什么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在哪些地方进行了变化和夸张? 动画《哈皮父子》中的所有形象都是由各种饮料罐的造型变化而来。哈皮父子-易拉罐蜜斯茶-塑料杯小胖-利乐包 方脑袋、八字眉、圆豆眼、鼻子上贴着创可贴,是张小盒的形象特点。以纸盒子为人物造型的网络著名动漫形象—张小盒 仔细观察,一只普通的苹果是怎样变成“苹果宝宝”的? 这些学习用品的造型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要把它们变为动漫形象,可以从哪些特征进行夸张和拟人?(1)抓住形象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设计表达。(2)同一个“宝宝”的不同动态,让形象更生动多变。(3)从不同表情的表达中,你能看到五官都有什么变化?3 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选择一种熟悉的物品,把它设计成动漫宝宝。
(1)设计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动漫形象。
(2)设计一个动漫宝宝的不同动态或不同表情。
(3)将不同的动漫宝宝形象编成一个故事情境。 把宝宝的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会变得更可爱哦! 说说自己作品有趣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可以继续改进? 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动漫形象创作成有趣的动漫故事。活动拓展,创意无限 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表面进行简单的手绘或粘贴,就可以创造出有趣的动漫形象。以“疯狂的鸡蛋”为例,通过添画、添加道具、设计场景等方法,创作出有趣故事。 丰富表情的添画,让鸡蛋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 简单的道具运用会让作品更有趣。 简单的电脑美工或旁白设计,让作品更富戏剧性。看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