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登鹳雀楼》人教新课标(2017)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登鹳雀楼》人教新课标(201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7 12:4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鹳雀楼》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处向远处望去看到的情景。诗人站在高处向西望去,看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向东望,看到滚滚的黄河流进大海里。如果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等高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诗中生字并会写,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出示图画,生看图,说说图中的内容。
2、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你看到的景色吗?
大家说得好,一位诗人看到这种壮观的景象挥笔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3、请小朋友说说这位诗人是谁?诗中写的什么地方?
师简介鹳雀楼,认识三个生字。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范读古诗,生边听边勾出生字。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生字拼出来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拼拼音节再读。
2、有谁已经认识了今天的四个生字娃娃?来认一认。
3、把它们放进课文里,你们还认识吗?再读一读吧,注意要把诗句读正确,贯通。
4、会读了吗?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注意读准字音)
5、个别读(谁愿意读、谁先读)注意节奏停。
6、齐读(注意节奏停顿)。
7、介绍作者。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简介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高处向远处望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的情景。诗人站在高处向西望去,看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向东望,看到滚滚的黄河流进大海里。如果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等高些。你们也想看一看就要落山的太阳和大海吗?那就跟诗人一起来吧!(看图)
2、指导读第一句。
⑴生读“白日依山尽”
⑵导读。太阳下山的速度怎样?(慢慢地下山)
⑶试读。把太阳慢慢下山的那种样子给读出来。
⑷个别读。(生评价)
⑸齐读。
3、指导读第二句。
⑴生读“黄河入海流”
⑵导读。太阳下山时慢慢的,水也向太阳那样慢慢地流到海里去吗?(不是)是怎样流的?(哗哗哗哗……)
⑶试读。把水“滚滚向前流”的那种气势给读出来。
⑷个别读。
⑸齐读。(分小组)
4、指导读第三句。
⑴生读“欲穷千里目”
⑵你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吗?(想)要怎么读,才能让人知道你想看到很远的地方了?
⑶生试读。
⑷师示范读。
⑸生齐读
5、指导读第四句。
⑴生读“更上一层楼”
⑵登上一层楼了吗?
⑶看到老师的手势再读。把“一层楼”声调提高,让人听出来你有登高了。
6、齐读全诗。
7、指导写字。
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
(1)文中“白日”“依山尽”,指名读。
(2)“黄河”“入”,指名读、抢读。
(3)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
(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
(4)容易记的字
层:尸—云
一层、层层、云层
入:人—入(比较)进入、出入
(5)不易记的字
穷:穴—力
穷苦、穷人、很穷
尽:注意两点的位置。
五、课堂总结:
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会写就更好了。
2.学习新笔画:竖折
板书:竖折
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
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
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
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
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笔顺。
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
6.自己喜欢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书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词,听写。
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