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28 19: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孟子》
两章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zxxk
孟母断机杼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不失义,故士得知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听文朗读
注意节奏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fú,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以:凭,靠。
本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巩固国防。
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亲戚
畔,通“叛”,背叛。 之:他,代词。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字词小结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通假字。
3.虚词。

亲戚畔之
三里之城 寡助之至
攻亲戚之所畔

代词 他助词的动词 到舒缓语气助词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以
以天下之所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表承接
表修饰 着、地
表转折 却、但是 介词用介词凭借,靠委而去之夫环而攻之攻之而不胜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摆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结构图解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战争事例治国道理类 推总总分艺术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