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
路程和位移
考纲要求:Ⅰ
难易程度:★☆☆☆☆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
B.出租车是按路程来计费的
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不会大于路程
D.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和路程才相等
【参考答案】A
【知识补给】
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初末位置间的有向线段,既有大小——线段长度,也有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所以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等于位移大小,其他情况中路程总大于位移大小。
(2)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描述位移时,切记要描述方向;如果只有大小而不知方向,则为“位移大小”。
(3)对直线运动,位移相对初始位置可取正负,其“+”、“–”表示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为正,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时为负。要注意“+”、“–”只表示方向,而与位移的大小无关,讨论位移的大小,应取绝对值。学/
如图所示,某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发生的位移是
A.1
m
B.–5
m
C.5
m
D.–1
m
某校师生去位于复兴路的军事博物馆进行参观。如图所示,同学们从航天桥(图中A位置)出发,骑单车经公主坟(图中B位置)到达军事博物馆(图中C位置)。利用网络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A、B间的距离约为1.9
km,B、C间的距离约为1.0
km,A、C间的距离约为2.1
km。由以上信息可知,同学们从航天桥到军事博物馆的位移大小约为
A.3.0
km
B.2.1
km
C.1.9
km
D.1.0
km
如图,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到B,下面关于它们的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甲较大
B.沿乙较大
C.沿丙较大
D.一样大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路程和位移这两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B.当物体沿曲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C.当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时,一定做直线运动
D.当物体的位移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有可能会小于位移的大小
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的位移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离O点的距离为20
m,然后落回抛出点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如图,某一物体沿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2R,方向向东
C.物体的路程等于2R,方向向东
D.物体的路程等于4R,没有方向
某一质点向正北方向运动3
m,又向正东方向运动4
m,则质点运动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A.7
m,7
m
B.7
m,5
m
C.5
m,7
m
D.5
m,5
m
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1.75πR、位移的大小为R
【参考答案】
C
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发生的位移是3
m–(–2
m)=5
m,故选C。
B
根据位移的概念,位移等于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由题意可知,同学们从航天桥到军事博物馆的位移大小约为2.1
km,故选B。
C
路程是运动物体经过轨迹的长度,位移描述的是物体的位置变化,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路程大于等于位移,A错误;物体的位移相同,若经过的路径不同,路程可能不同,B错误;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正确;物体的路程不为零,位移可能为零,D错误。
D
物体上升20
m,又下降20
m+25
m=45
m到达B点,路程s=20
m+45
m=65
m;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为25
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位移x=–25
m,选D。
A
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等于4R,方向向东;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正好为一个圆的周长,大小为2πR,没有方向,选A。
B
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所以路程为3
m+4
m=7
m,位移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为m=5
m,B正确。
C
人经过了1.75个圆周,经过的路程为1.75×2πR=3.5πR;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R,选C。8月21日
质点
考纲要求:Ⅰ
难易程度:★☆☆☆☆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在巴西里约举行,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A.马拉松
B.跳水
C.击剑
D.体操
【参考答案】A
【知识补给】
质点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本身不存在,而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引入质点就是为了忽略次要因素,使问题简单化、抽象化。
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情况:
(1)研究物体的平动(物体各部分的运动状态相同)时物体一般可视为质点,研究物体的转动时(物体的大小相对物体到转轴的距离不能忽略)物体一般不可视为质点。有一种平动的特殊情况,如火车过桥、火车穿隧道等问题,火车虽然是平动的物体,但是其长度相对桥梁或隧道不可忽略,计算时要考虑火车长度,而不能将其看成质点。
(2)问题涉及的空间尺度远大于物体的线度(长度、宽度或高度),此时物体自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视为质点。
(3)物体可否视为质点,与其质量、体积、速度等无直接关系,只要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物体自身的大小和性质,无论物体质量、体积、速度的大小,物体均可视为质点。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
B.质量很大的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成质点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5次变轨和4次“停泊”与天宫二号空间站成功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30天的太空驻留实验体验,11月18日顺利返回着陆。不计空气阻力和飞船与空间站间的万有引力;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过程中
A.飞船可以看成质点,空间站不可以看成质点
B.飞船不可以看成质点,空间站可以看成质点
C.飞船和空间站都可以看成质点
D.飞船和空间站都不可以看成质点
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成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成质点
在下列探究活动的表述中,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B.研究飞机转弯时机翼的倾斜角度
C.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
D.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2016年6月21日,参考消息网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抵达波兰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期间聚焦了“一带一路”等议题。“蓉欧快铁”是“一带一路”计划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从波兰中部城市罗兹往返四川成都的直达火车线路“蓉欧快铁”开通于2013年,全长9
826公里,行车时间约13天,比历时40至50天的海路运输快许多。关于“蓉欧快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
A.研究“蓉欧快铁”线路上的班列行程时,可以将班列看成质点
B.分析班列通过阿拉山口的时间时,可以将班列看成质点
C.班列长度太大,任何时候都不能看成质点
D.只要班列处于运动状态,就可以看成质点
下列情况下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的是
A.测量木块密度时的木块
B.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C.测量沿斜面滚下的小球的运动距离
D.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评委为体操运动员刘璇的“跳马”动作评分时,可将刘璇看成质点
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是实际是存在的
C.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参考答案】
B
观察日食时需要观察太阳表面的变化,所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A错误;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绕太阳的公转影响不大,所以能看成质点,B正确;研究地球自转时需要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所以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原子核很小,但是我们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时,是不能将原子核看成质点的,D错误。
AC
研究地球的公转周期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A正确;研究机翼的倾斜角度时,飞机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B错误;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航天飞机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C正确;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忽略其大小和形状,不能看作质点,D错误。
D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评委需要根据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情况打分,所以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D正确;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现实中是不存在的,B错误;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而质点是一个有质量的点,C错误。8月23日
坐标系
考纲要求:Ⅰ
难易程度:★☆☆☆☆
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后静止。如图,AC=100
m,BC=30
m,若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为________,B点位置为________,C点位置为________。
【参考答案】–70
m
0
30
m
【知识补给】
坐标系
(1)原点。设置坐标系时原点一般设置在便于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位置,坐标系相对于参考系是静止的,则原点常设在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上。
(2)坐标系类型。常见坐标系有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三维空间坐标系,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足够描述运动状态的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三维空间坐标系的坐标轴都是相互垂直的。
(3)选择合适的分度。一般情况下,各坐标轴会选择相同的标度,但为了描述方便,有时也可选择不同的标度。
下列关于坐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苹果的竖直下落时,至少需要建立两个坐标才能确定它的位置
B.研究飞行的蜻蜓的位置时,只需要建立两个坐标
C.建立坐标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至少需要建立两个坐标才能确定其位置
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竖直向下抛出,被地面弹回后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选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A.2
m,–2
m,–1
m
B.–2
m,2
m,1
m
C.4
m,0
m,1
m
D.–2
m,0
m,–1
m
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观察结果可能相同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一个v–t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规律
南北走向的一长直公路经过某广场的中心,如果以广场中心为原点,规定向北为正方向,作出的坐标轴(x轴)如图所示。坐标轴上有两点A和B,A的坐标为xA=4
m,B的坐标为xB=–2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4
m处
B.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4
m处
C.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2
m处
D.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2
m处
大庆市高中教育资源整合,三所高中撤并,石油高中将搬迁至新址。如果新址操场上国旗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0.5
m,将坐标系的原点定在平台上,取旗杆所在直线向上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旗杆上固定国旗的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0.9
m和9.4
m,那么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A.10.9
m,9.4
m
B.11.4
m,9.9
m
C.10.4
m,8.9
m
D.10.9
m,–9.4
m
某公园的几个景点分布如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单位长度)。若建立以猴山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各景点的坐标分别为:儿童乐园________;花窖________;瞪眼岭_______;仙人堂_______。
一个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
(1)建立适当坐标系,画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学+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为了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我们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沿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图中A点的坐标如何表示?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CD
苹果的竖直下落是直线运动,只需要建立一个坐标即可,A错误;蜻蜓在三维空间中飞行,要描述它的位置需要三个坐标,B错误;建立坐标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C正确;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两个坐标才能确定其位置,D正确。
BC
以向北为正方向,A点坐标为正值,表示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4
m处,A错误,B正确;B点坐标为负值,表示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2
m处,C正确,D错误。
(1)以出发点O为坐标原点,以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折线OAB即为物体的运动轨迹。
(2)xA=10
m·cos
30°=5m,yA=10
m·sin
30°=5
m,所以A点坐标为(5m,5
m)。xB=xA=5m,yB=0,所以B点坐标为(5m,0)。
(2
m,3
m)
物体在该时刻的位置
A点的横坐标为x=2
m,A点的纵坐标为y=3
m,即A(2
m,3
m)。表示在坐标原点东2
m,偏北3
m处,就是物体在该时刻的位置。8月24日
时刻和时间间隔
考纲要求:Ⅰ
难易程度:★☆☆☆☆
以下计时数指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
B.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开始上第一节课
C.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41分钟
D.我得早走,去赶6:00的头班车
【参考答案】C
【知识补给】
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
常用来表示时刻的关键词有“初”、“末”、“时”等;
(2)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
常用来表示时间间隔的关键词有“内”、“经历”、“小时”等,但也可以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注意有时先规定了初始时刻,之后以某时刻到初始时刻(不明确说出)的间隔表示。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A.第4
s初
B.第6
s末
C.第3
s
D.前3
s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火车9点20分到站
B.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点开播
C.高一新生军训时练站军姿20分钟
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
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
B.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C.第3
s末和第4
s初是同一时刻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间隔
D.5
s内指的是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于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2点15分在圣保罗伊塔盖拉球场举行,此次开幕式耗时仅仅25分钟,向全世界展现了这个南美国度的风采。以上记录时间的数据分别是
A.时刻和时间间隔
B.时间间隔和时刻
C.都是时刻
D.都是时间间隔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s时,称为第2
s末时或第3
s初,也可称为2
s内
B.0~2
s的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C.第2
s内指的是在第1
s末到第2
s初这1
s的时间
D.第2
s末就是第3
s初,指的是时刻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前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前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请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指出下列时刻或时间(填相应的字母):
(1)第1
s末,第3
s初,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
(2)第2
s内,第8
s内,前5
s内。
【参考答案】
D
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两个时刻间一段的距离,为时间间隔,表示为前3
s,D正确。
C
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的一个区间,时刻是指一个时间点,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ABD均指时刻,站军姿20分钟指一个时间段,是时间间隔,选C。
AC
一段时间为时间间隔,即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A正确;有些情况下,我们说的“时间”既可能是时刻,也可能是时间间隔,B错误;第3
s末和第4
s初是同一时刻,C正确;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之间间隔一段时间,故二者不是同一时刻,D错误。
D
2
s时,称为第2
s末时或第3
s初时,表示一个时刻,2
s内表示一段时间,A错误;0~2
s的时间为最初2
s的时间,第2
s内指的是在第1
s末到第2
s末这1
s的时间,B错误;第1
s末和第2
s初为同一时刻,C错误;第2
s末和第3
s初在时间轴上表示同一点,为时刻,D正确。学
C
t2是时间轴上的一点,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2
s内是时间间隔,A错误;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B错误;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前2
s内,C正确;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
s内,D错误。
(1)A
B
C
(2)AB
GH
OE
(1)第1
s末,第3
s初,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均指时刻,为时间轴上的一点;
(2)第2
s内,第8
s内,前5
s内均指时间间隔,为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
SHAPE
\
MERGEFORMAT8月27日
每周一测
分析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生活工作时的“天宫二号”太空舱
B.对航天员姿势和动作进行分析时的航天员
C.研究“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实现交会对接时的“神舟十一号”飞船
D.计算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时的“神舟十一号”飞船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选手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分44秒65的成绩夺金,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路程,时刻
B.路程,时间
C.位移,时刻
D.位移,时间
我国第三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经过约8天的绕月飞行,从近月点开始动力下降。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着陆在月球西经19.51度、北纬44.12度的虹湾以东区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绕月球做椭圆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
B.在观测“嫦娥三号”绕月运行周期时可将其看成质点
C.8天是时刻,21时11分是时间
D.西经19.51度、北纬44.12度表示位置
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面上的船为参考系
B.“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以地球为参考系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以表盘为参考系
D.“火车行驶出站台”以该列车上的乘客为参考系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以及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飞花”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
B.“飞花”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考系的
C.“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红花为参考系的
甲乙两辆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车内的人看到窗外树木向东运动,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和窗外树木都向东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
A.甲乙均向西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向东运动
D.乙车运动速度比甲车的运动速度大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
t/s
0
1
2
3
4
5
…
x/m
2
0
–4
–1
–7
6
…
(1)该质点0~2
s末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m。
(2)该质点在开始运动后________s内位移数值最大。
(3)该质点在第________s内位移数值最大。
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太极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AC、BD分别为北南、西东指向。某人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到D点时,他的路程为__________,位移为____________。
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①3
s内;②第3
s内;③第3
s初;④第2
s末。同时判断它们是时刻还是时间,并说明理由。学
如图所示,实心长方体木块ABCD–A′B′C′D′的长宽高分别为a、b、c,且,有一小虫自A点运动到C′点,求:
(1)小虫的位移大小;
(2)小虫的最小路程。
【参考答案】
D
研究航天员生活工作时的“天宫二号”太空舱时,太空舱的长度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对航天员姿势和动作进行分析时,航天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实现交会对接时,两者的姿态都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研究“神舟十一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时,神舟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C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选项A错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以太阳为参考系,选项B错误;“钟表的时针在转动”以表盘为参考系,选项C正确;“火车行驶出站台”以站台为参考系,选项D错误。
AD
花相对于“两岸”和“榆堤”都是静止的,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才能看成“飞花”,A正确,B错误;“我”相对船是静止的,“云与我俱东”说明“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地面向东运动,保持相对静止,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红花”为参考系的,C错误,D正确。
AD
因甲车内的人看到窗外树木向东运动,可知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内的人看到窗外树木都向东运动,可知乙车向西运动;因乙车看到甲车向东运动,可知乙车运动速度比甲车的运动速度大,故选AD。
(1)6
(2)4
(3)5
(1)0~2
s末的位移为,所以位移大小为6
m。
(2)从表中可看出当t=4
s时位移为–7
m,位移最大。
(3)质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第5
s内的位移分别为–2
m、–4
m、3
m、–6
m、13
m,所以第5
s内位移数值最大。
2.5πR
R向东南
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当走到D点时,路程,位移大小为,指向东南方向。
如图所示
3
s内、第3
s内是时间,第3
s初、第2
s末是时刻
①3
s内指从0时刻开始的长度为3
s的时间“段”;②第3
s内指从0时刻起的第3个长度为1
s的时间“段”;③第3
s初指从0时刻起的第3个长度为1
s的时间“段”的起始“点”;④第2
s末指从0时刻起的第2个长度为1
s的时间“段”的终止“点”。3
s内、第3
s内是时间,第3
s初、第2
s末是时刻。8月22日
参考系
考纲要求:Ⅰ
难易程度:★☆☆☆☆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景海鹏观察到“天宫二号”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A.远洋观测船
B.地面指挥中心
C.“神舟十一号”飞船
D.在“天宫二号”内行走的陈冬
【参考答案】C
【知识补给】
参考系的性质
(1)相对性。被作为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需相对参考系来描述。物体相对自身始终静止,故参考系不能选择被描述的物体本身。
(2)任意性。参考系可以是任意选择的,但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如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为参考系;研究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时,以太阳为参考系,而不以地球为参考系。
(3)同一性。在同一情境中,对多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运动阶段,描述其运动时,若各物体的运动或不同阶段的运动相互联系(且是解题必要,如进行比较、过渡条件),参考系应选择同一个。
(4)差异性。同一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描述一般不同,但有可能相同,如作为参考系的不同物体相对静止时,以这些物体为参考系,运动的描述相同。
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
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
B.太阳
C.滑板运动员
D.步行的人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参加此次阅兵的轰油–6空中加油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机。图为加受油机梯队保持在预对接状态,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加油机来说,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下列与参考系有关的成语是
A.三足鼎立
B.刻舟求剑
C.滴水穿石
D.立竿见影
如图所示,静止站在地面的人仰头看一座高楼时,感到高楼正向一边倾斜,这是由于天空中的云朵在飘动。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楼是绝对静止的
B.高楼相对于人在运动
C.高楼相对于地面在运动
D.高楼相对于云朵在运动
一只猴子抓在细棒上,细棒由绳子悬挂于天花板上,现使悬挂细棒的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起向下运动,甲说此棒是静止的,乙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也是地球
B.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猴子
C.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地球
D.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自身
在平直公路上,甲骑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运动,乙乘汽车以8
m/s的速度运动,有关甲、乙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同向行驶时,甲看乙以4
m/s的速度向前运动
B.同向行驶时,乙看甲以4
m/s的速度向前运动
C.反向行驶时,乙看甲以12
m/s的速度向乙运动的相同方向运动
D.反向行驶时,甲看乙以12
m/s的速度向甲运动的相反方向运动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对地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D.甲、乙、丙均匀速下降
【参考答案】
A
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时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再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考系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静止的,所以要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取参考系,A正确;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错误;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是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CD错误。学-
C
“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成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滑板运动员被摄影师当作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选C。
B
相对于地面来说,受油机和加油机都是运动的;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相对于加油机来说,受油机是静止的;故选B。
AD
同向行驶时,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即甲看乙以v同=8
m/s–4
m/s=4
m/s的速度向前运动;反向行驶时,甲看乙以v反=8
m/s+4
m/s=12
m/s的速度向甲运动的反方向运动,AD正确。
BCD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在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在下降,且下降速度大于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有可能静止、匀速上升或以比甲小的速度匀速下降,BCD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