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9《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感情朗读指导。
二、抓排比句式特点,进行说话训练。
三、运用文中表达事物的方法,进行情感写作。
学习目标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抓住关键词句,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21cnjy.com
三、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与同情之情。
运用文中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茫茫戈壁的深处,在浩瀚沙海的边缘,在一片阳光骄纵、风沙暴烈的盐碱地上,有一种顽强的树木在向恶劣的环境挑战,那就:胡杨21·cn·jy·com
说一说: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品格。
小组合作探究:
胡杨的过去怎么样?说说胡杨具有什么精神?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小组交流汇报:
(1)
①(指名读)你这样读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①联系实际理解二十米的根有多深,零上四十度的炙热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是什么样的滋味?
②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虚浮漂移的流沙、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展开想象,说说透过这些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①默读这段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②自由提问。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芸芸众生、浮华虚名、稍纵即逝、摧肝裂胆”。(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词语)www.21-cn-jy.com
③胡杨像一个勇敢的战士一样冲锋在前,像屏障一样挡住了风沙,才有了身后我们这些城市的繁华、乡村的兴旺 、有了山清水秀的美景 ,有了芸芸众生安然的生活,但芸芸众生并不知道胡杨,更不了解胡杨为我们做的一切,胡杨在乎吗?它仍然义无反顾地挡在风沙前面。它们将什么让给了别人?将什么留给了自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用“让给了…让给了…让给了…留给…”说一句话。
④指导朗读
所以作者说——“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3)
①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胡杨真的生下来千年不死吗?为什么胡杨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即使死了也要用干枯的身躯抵挡风沙,即使倒了也要用不朽的身躯保护土地)
②师解说:这片衰败的胡杨林似硝烟未散的战场,倒下不朽的胡杨似烈士的骸骨栩栩如生
③教师引读:因为至爱脚下这片热土,所以胡杨——(生接“生下来千年不死”) ;教师引读:即使死了也要用干枯的身躯抵挡风沙,所以胡杨——(生接“死后千年不倒”); 教师引读:即使倒了也要用不朽的身躯保护土地,所以胡杨——(生接“倒下去千年不朽”)。21·世纪*教育网
(4)你们发现发现2——4自然段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吗?(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列数字、排比、拟人)
读到这儿,胡杨在你的心目中还仅仅是一种树吗?在你的心中胡杨是什么?(英雄、男儿、母亲、战士……)
三、议一议:唤醒良知,关注胡杨
(一)深入对话,关注胡杨
1.自主阅读5、6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
2.自由汇报,结合资料理解“西域文明、塔里木、罗布泊、楼兰、龟兹”等词语。指导学生读出西域曾经的繁华。www-2-1-cnjy-com
3.胡杨哭了,他为谁而哭,是为自己吗(为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的水和文明而哭,为我们的祖先曾经经历的荒漠残城的噩梦而哭 ,为沙漠的未来而哭。)2-1-c-n-j-y
4. 胡杨的眼泪我们看到了,作者看到了,可上游的人们没有看到,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破坏沙漠的生态环境。生介绍上游人们围垦开发修建水库的事例。21*cnjy*com
补充资料:(近30年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加,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来源:21cnj*y.co*m】
(二)深入对话,关注胡杨
当作者看到人类的无知正伤害着无私的胡杨时,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1生接读“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再指名数人接读这句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怎样理解的?(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我”恳切地希望天公为胡杨带来雨水;胡杨已经在大漠中生存了一亿三千万年了,希望他们能顽强的生存,胡杨给人们一些改变这里的环境、改善胡杨生存现状的时间;还希望人们能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环保事业。)
3.看着胡杨林中坚持与日益恶化自然环境拼搏着的“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无比心痛)他想哭,所有有良知的人们都想哭,想为那些仍继续拼搏的战士而哭,想为倒下去的伤者而哭,想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想让更多的人在这片胡杨林中都好好地哭上一哭,也许这苦涩的泪水能化作蒙蒙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然而我们不会哭,因为这不是英雄末路的悲怆,我坚信——(生接读“胡杨还在……那些来着将被激励。”)反复接读这句话。21教育网
4.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胡杨不死,苍天有眼,人们会意识自己的错误,来恢复胡杨林的生态环境。)
5.我祈求胡杨再坚持一会儿,哪几十年,我相信胡杨能够坚持,“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 ——(生接读“我们是胡杨!”)指数名学生接读“我们是胡杨!”2·1·c·n·j·y
四、写一写:赞美胡杨,延续精神
1. 面对胡杨,你想说些什么?
请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写你对胡杨的赞美。
胡杨,是最 。
你是 。
身后是 、是 、是 。
你将 ,让给了 ,让给了 。
你却把将 留给了自己。
2.下面让我们共同读一首诗来赞美她吧!
《壮士豪情》
零上四十度的炙热
你青翠挺拔
零下四十度的严寒
你铁骨铮铮
霜风击倒倔强的身躯
你挣扎着爬起
沙尘掩盖遒劲的四肢
你奋力撑出
虽断臂折腰
你依然顶天立地
……
你是大漠的壮士
五、作业布置
1、选择一种植物,按照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写写它的一个特点。
2、如果你是问中提到的“上游的人们”,你会怎么做呢?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9 西风胡杨
最坚韧 热爱、赞美
品格 最无私
最悲壮 同情、关注
课件22张PPT。第9课 西风胡杨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茫茫戈壁的深处,在浩瀚沙海的边缘,在一片阳光骄纵、风沙暴烈的盐碱地上,有一种顽强的树木在向恶劣的环境挑战,那就是——一、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与赞美,对胡杨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三、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并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交流: 胡杨的过去的两千年怎样?胡杨的什么精神最令你感动 ?
先自读,用“ ”画出中心句,用“ ”画出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小组内交流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感受 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
胡杨的过去的两千年怎样?阅读第5自然段胡杨的什么精神最令你感动 ?阅读第2、3、4自然段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催肝裂胆的风沙留给自己。 你能用“……把……让给了…让给了…让给了…留给…”说一句话吗?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在塔里木和内蒙的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胡杨林,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的挺立着。生下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写法指导 你们发现发现2——4自然段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吗?先概括后具体(总分)的写作方法阅读5-6自然段 胡杨现在怎么样?怎么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罗布泊曾经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今日“死亡之海”——罗布泊龟兹古国沉睡千年的龟兹我看到……
我听见……
我怕……
我担心……补充资料:(近30年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加,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什么是“祈求”?我为什么要“祈求”?我还会祈求 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都将被激励。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坚信胡杨生命力的顽强,坚信胡杨能感动上天(包括人类)。坚信人类会关注胡杨的命运,关注环境保护事业。
1、面对胡杨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你想对“上游的人们”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任选其中一题写写)2、面对胡杨,你想说些什么?(先概括后具体)
胡杨,你是最 。
你是 。
身后是 、是 、是 。
你将 ,让给了 ,让给了 。
你却把将 留给了自己。
《壮士豪情》
零上四十度的炙热
你青翠挺拔
零下四十度的严寒
你铁骨铮铮
霜风击倒倔强的身躯
你挣扎着爬起
沙尘掩盖遒劲的四肢
你奋力撑出
虽断臂折腰
你依然顶天立地
……
你是大漠的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