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七章
活动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上几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和背景。
2、学会关注世界,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初步学会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信息来探索地理问题。
4、借助多种媒体信息来探究并分析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提升自己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
★
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后迎来的第一个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的7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4万多人,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六日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十月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贝鲁特大屠杀
从2009年1月3日开始,以色列国防军发动了对加沙地带的地面进攻,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也开始升级、转化。
巴以冲突会引起第六次中东战争???
巴以冲突
海湾战争
阿以战争
自杀式爆炸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两伊战争
居民被赶出家园
巴勒斯坦难民流离失所
战火中死去的儿童
逃离巴格达
人们到底在争什么
◎结合以上材料,和第一课所学知识,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中东冲突不断?
(提示:地理位置、资源、民族、宗教方面着手讨论。)
◎小组讨论后发言。
教师总结: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我们可以把中东冲突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1、领土之争。
2、运河之争。
3、石油之争。
4、淡水之争。
5、宗教之争。
1、领土之争。
◎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
◎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
战争终于爆发。
◎在战争中,有将近7千万巴勒斯坦人逃离或被赶出家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
2、运河之争。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中东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冲,也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向东方扩张,并掠夺中东石油的战略要地。所以,100年间,英、法两国把持苏伊士运河,以及埃及为夺回运河主权所作的斗争,也构成了本地区长期争端之一。
◎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
3、石油之争。
◎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大、产量高、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是世界主要产油区和石油出口区。
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中东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使中东成为国际上的矛盾焦点地区。
4、淡水之争。
◎中东地区地处干旱地区,多数国家水资源奇缺,有些国家没有河流,或只有季节性河流。人口增加,工农业的发展使本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又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各国间的矛盾冲突。
中东的河流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尼
罗
河
约旦河
特点
?
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矛盾激化引发战争
基督教认为耶路撒冷是创始人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城市。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
5、宗教之争。
伊斯兰教认为创始人穆罕默德踩着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一块“圣石”升空的。
犹太教认为耶路撒冷是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是宗教圣殿所在地。
犹太人最为神圣的地方:耶路撒冷的哭墙
以色列、巴勒斯坦都把耶路撒冷定为首都!
焦
点
城
市
耶路撒冷
西方发达国家的策划和干预
美
国
战
略
黑
手
干涉别国内政
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的原因
一、战略利益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历来是大国争夺的战略要地。在中东地区最大的“战略玩家”无疑是美国,欧洲国家也有一定的战略利益。
二、能源利益
中东北非地区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0%,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5%。美国每年进口石油40多亿桶,其中大约45%来自中东北非地区。
三、国内政治利益
中东为什么成为
长期的热点地区?
焦点之二:
为石油而战
焦点之三:
为水而战
焦点之一:
东西方交通要道
焦点之四:
宗教纷争
外部势力干预活动课
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课型】活动课(一课时)
【课标要求】
学会关注世界,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借助多种信息来提升自己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上几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和背景。
学会关注世界,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初步学会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信息来探索地理问题。
借助多种媒体信息来探究并分析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提升自己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PPT展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了解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反思升
华
导入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战事频繁,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中东冲突的地理背景。学习目标如下:(展示)1、了解历史上几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和背景。2、学会关注世界,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初步学会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信息来探索地理问题。
4、借助多种媒体信息来探究并分析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提升自己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
过渡与衔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它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什么问题?(播放视频)(五次中东战争)◎结合以上材料,和第一课所学知识,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中东冲突不断?(提示:地理位置、资源、民族、宗教方面着手讨论。)◎小组讨论后发言。(领土之争)提示:中东位于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处
、
、
三洲交界,位于
、
、
、
、
之间,故被称为“
之地”。(运河之争)提示:苏伊士运河的作用。苏伊士运河是
洲和
洲分界,它连通了
海和南部的
海,并由此连通了非、欧以西的
洋和非洲以东、亚洲以南的
洋,因而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中东石油多分布在___________,而该区石油通过船只运往世界各地必须经过_________,因而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石油之争)提示:中东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54.4%,石油产量占世界的30.3%,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35.3%。如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就是依靠丰富的_______资源迅速成为世界上较富裕的国家。(淡水之争)提示: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以及与水源的关系。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半岛主要以
什么气候为主?气温______、降水_______,河流稀少,沙漠广布,因而该地水资源十分缺乏。(宗教之争)提示:中东的耶路撒冷。中东的居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土耳其人、波斯人、库尔德人、阿塞拜疆人、普什图人、柏柏尔人等,因而民族问题突出。2.中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宗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尊为圣地,各种宗教为了各自利益,宗教问题很突出。(思考讨论)中东战争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归纳小结)
了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观看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一组:有哪几次中东战争二组:为什么发动战争三组:战争带来了什么第一次中东战争原因是争夺领土第二次中东战争原因是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第三次中东战争原因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原因是?第五次中东战争原因是?淡水石油等等(学生抢答)“三洲”是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主要为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印度洋和大西洋最近的航线。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国如美国的干预学生来概括相应的知识点
情境导入指导学生学
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在讨论中学边观察边思考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资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概括能力,并且巩固培养学生从资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把知识条理化
【当堂达标】
1.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
2.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3.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对石油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端造成的
C.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
D.对水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议造成的
4.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三教称为“圣城”的城市是(
)
A.开罗
B.麦加
C.耶路撒冷
D.罗马
5.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世界最著名的石油输出地区为
,它的石油主要输往
、
、
等地区和国家。
(2)海上石油运输路线B绕
角,到达
和
。
(3)海上石油运输路线A经
海峡,到达
。
(4)海上石油运输路线C经
运河,到达
和
,可以缩短路程。
【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活动探索课。
从教学设计上,一开始从新闻导入,让学生导入新课,进入情境。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配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信息。再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研究探讨。很自然的引入中东冲突的各类原因,然后逐一研究。加强认识,最后让学生获得信息。
从内容上,这节课是让学生理解并自己得出中东冲突的原因。
从形式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来研究学习,老师提供图文音像资料必要的时候引导学生。课堂比较活跃。
总体上来说,达到了教学效果,课堂气氛较好,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但是虽然是活动课,还必须对基本课本知识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