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8-29 15:3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复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使人类文明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培养爱国情感以及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学习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列强侵华罪行。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时间、侵略者。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860年。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天津条约》的签订::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找出《天津条约》的签订时间、国家和主要内容。
(1)时间:1858年
(2)国家: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
(3)内容: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知识链接:
(1)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2)导火线:
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
(3)结果: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火烧圆明园: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找出火烧圆明园的国家、时间。
时间:
1860年10月。国家:英法联军。
《北京条约》的签订::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找出《天津条约》的签订时间、国家和主要内容。
(1)时间:1860年
(2)国家:清政府被迫与俄、英、法三国
(3)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
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 东北 和 西北 领土 一百五十多万 平方千米。
友情链接: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瑗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平方千米
阅读《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图中代表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序号是
(A)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被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
(2)中国遭到如此劫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一再的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3)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 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列强的侵略暴行能够一再得逞再次向我们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探究问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一个西方学者曾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 鸦片战争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
赞同。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课堂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