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收集太平军的故事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料,提高收集历史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人民英勇不屈、顽强抵抗的精神,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
学习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1.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
时间
概况
1851年
洪秀全发动 金田起义 ,建号 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 “太平军”
1853年
占领 南京 ,改名 天京 ,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全盛时
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60年, 青浦大捷 ,打击洋枪队。1862年9月,围攻宁波。 慈溪战斗 中,击毙洋枪队首领 华尔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天京陷落:
(1)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3)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5)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知识链接:
1.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2)功绩: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
《天朝田亩制度》:
(1)实质: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
3.
《资政新篇》:
(1)核心: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
(2)评价:《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仅代表少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规划,因此未提及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同时,正当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提出的这个建设方案,却丝毫未涉及抗击外国侵略的问题,这是《资政新篇》的两个主要缺点。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被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
(2)中国遭到如此劫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一再的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3)面对这样的情况,人民做出了什么反应 其斗争的目标是什么 结果怎么样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其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果: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4)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 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列强的侵略暴行能够一再得逞再次向我们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课堂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