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铭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致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多媒体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本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读书。
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的时间、侵略国以及列强侵华的结果。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视频能直接反映本课的主题,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身边发生的变化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教师: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西方列强不但不满足于在华所攫取的种种权益,而且蓄谋扩大,甚至不惜在必要的时刻再次发起战事。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 ① 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多媒体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1856——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路线。教师: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因为大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展示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情形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简表 思考:咸丰帝为什么不惜牺牲国家重大经济利益以保全“天朝”颜面?学生:咸丰帝认为外国人在中国会将其势力渗透进来,这么做是为了防范西方势力进一步在中国渗透,希图以此保全清王朝政治统治的完整性,维护自己的统治。火烧圆明园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学生:1856—1860年教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有哪些?学生:英国、法国教师: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教师: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箧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 史 …… 在 历 史 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教师:圆明园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等被洗劫一空,载运赃物的车队络绎不绝,绵延数里。大批价值连城的瓷器和珐琅器等,因为太大不便搬运,竟被砸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镂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一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 , 归 为 己 有 。 第 二次,他又抢到一座七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图片展示圆明园被毁图三、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教师:查看《北京条约》等内容有哪些?学生: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多媒体展示俄国割占我国领土示意图展示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自己学习,解决基础,找出疑难问题。 小组讨论老师所提出来的问题。通过老师提供的资料理解本课的内容。识记本课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询答案。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培养学生归纳问题和整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列强贪婪为市场,战火再起民遭殃。万园之园仍哭泣,北方领土在割让。烧杀抢掠是强盗,落井下石乃帮凶。政府妥协相勾结,人民抗争树楷模!
板书 一、硝烟再起1.背景2.原因3.时间4.发动国家二、火烧圆明园1.《天津条约》的签订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北京条约》的签订2.《北京条约》签订的内容3.《瑷珲条约》的签订4.《北京条约》的签订5.《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3.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
4.圆明园遗址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是( )
A.落后就要挨打
B.封建制度落后
C.鸦片危害严重
D.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5.《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开天津为商埠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给英、法赔款
6.“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种说法的主要原因( )
A.作战的双方没有变化
B.性质一样
C.原因一脉相承
D.结果大同小异
7.1860年,攻入北京,闯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 )
英法联军 B.俄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美联军
8.2009年4月29日,在巴黎德鲁尔饭店公开拍卖一位法国将军的遗产,其中有一件是从圆明园掠来的乾隆年间的玉玺,这一玉玺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掠走的( )2·1·c·n·j·y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内容有( )
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②增开汉口、南京为通商口岸
③准许华工出国
④英、法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
B.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D.清政府已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与工具
简答题。
11.阐释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
12.阐释《北京条约》的内容?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抢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21cnjy.com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21·cn·jy·com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请回答问题:
(1) 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文中的“夏宫”指的是哪里?
(2)从上述材料的史实中我们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解析:19世纪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对外殖民扩张,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正是英国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的结果。
3.D
4.A 解析: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参观圆明园遗址最能使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21教育网
5.B
6.B
7.A
B
9.C 解析:中英《北京条约》的内容有: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www.21-cn-jy.com
D
二、简答题。
11.阐释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2.阐释《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加开天津为商埠
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
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三、材料分析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第二次鸦片战争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硝烟再起
西方列强不但不满足于在华所攫取的种种权益,而且蓄谋扩大,甚至不惜在必要的时刻再次发起战事。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 ① 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路线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
一、硝烟再起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因为大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情形
主要内容 危害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增开11处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给英法巨额赔款
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内地,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简表
思考:咸丰帝为什么不惜牺牲国家重大经济利益以保全“天朝”颜面?
咸丰帝认为外国人在中国会将其势力渗透进来,这么做是为了防范西方势力进一步在中国渗透,希图以此保全清王朝政治统治的完整性,维护自己的统治。
发动国家
爆发原因
时间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二、火烧圆明园
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箧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 史 …… 在 历 史 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
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
圆明园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等被洗劫一空,载运赃物的车队络绎不绝,绵延数里。大批价值连城的瓷器和珐琅器等,因为太大不便搬运,竟被砸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镂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一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 , 归 为 己 有 。 第 二次,他又抢到一座七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
圆明园全景
圆明园的勤政亲贤殿,盛夏时皇帝在此办公和进餐。
圆明园海晏堂残迹
圆明园远瀛观残迹
牛首铜像
虎首铜像
猴首铜像
《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加开天津为商埠
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
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三、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689年中俄规定的待议地区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60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40多万平方公里。
1864年中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44万平方公里。
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几个勘界议定书
割占7万平方公里。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时间 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思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怎样的影响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此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有些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的 伤痛,看见下图就会联想到是哪次列强侵华的见证(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B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B
3.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
D
A
4.圆明园遗址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是( )
A.落后就要挨打
B.封建制度落后
C.鸦片危害严重
D.资本主义制度先进
5.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抢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哪两个国家?文中的“夏宫”指的是哪里?
(2)从上述材料的史实中我们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英国、法国;圆明园。
落后就要挨打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列强贪婪为市场,战火再起民遭殃。
万园之园仍哭泣,北方领土在割让。
烧杀抢掠是强盗,落井下石乃帮凶。
政府妥协相勾结,人民抗争树楷模!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