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天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30 09: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天路
【教学要求】
1.认识“清、晨、牧、吉、祥、岗、铁、路、巨、送、康、祖、此、酒、幸、福”等16个生字,会写“巨、龙、此、神、奇、吉、青、送”等8个生字,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歌词后的文字了解“天路”的含义。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重点】
了解“天路”的含义。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教学难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青藏铁路图片、重点句子图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师:请孩子们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字。
师板书“路”
师:对,是路字,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字。孩子们,你们都知道什么样的路?
生:公路、铁路、泥泞的山路、公园的石子路……
师:孩子们真是见多实广,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的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它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师指课题,生齐读。)(出示青藏铁路图片)
二、教师引导,学生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天路指哪条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为什么称这条路为‘天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同学们翻开书,看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生:课文后面有个链接。
师:对,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后面专门加了一个链接。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内容。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一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学习字词,扫除障碍
师:刚才孩子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些词语孩子们还读得不准确,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出示词语,指名教读。(出示词语课件)
教师指导,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五、精读课文,探索学习
同学们字音读得真准确,下面我们将词语放回课文中去,请孩子们再读读课文,读完之后思考:为什么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你们从课文中都读明白了什么?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后简介和学生找的关于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的资料,理解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艰苦,海拔之高,给青藏铁路的修筑带来了许多困难。生畅所欲言,并重点体会一个“难”字。
2.过渡:但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修路队伍敢于挑战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这几乎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将铁路修到了青藏高原。(出示建设铁路的照片)所以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神奇的路。
师板书,生看大屏幕,齐读这句话:“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理解词语“神奇”(神圣奇特)
师:课文中那些句子能体现天路的神圣奇特?
请孩子们再读诗歌,勾画出最能表现天路神奇的句子,并做好旁批。(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3、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讲解诗歌的各个小节中的句子。
(1)生:我找到了第一小节的“看到神鹰披着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学生谈感受,为什么觉得这两句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师:你说得真好,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吗?
师:这崇山峻岭只有神鹰才能飞过,但青藏铁路修到了这;这天路像祥云飞过了无人区,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这条路神奇吗?(播放图片)
生:神奇。
师指大屏幕:“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2)生:我找到了第二小节的“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生谈感受,为什么觉得能表达天路的神奇)
师:请你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孩子们点评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师:你们能像他这样,读读这个小节吗?
师:是啊,这条青藏铁路就犹如一条巨龙,突破重重困难,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来到了青藏高原。(播放青藏高原图片)这条路神奇
吗?
生:神奇。
再次返回,读句子:“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3)孩子们,还有那一小节和这个小节相似?(第四小节)
师:你认为这两个相似的小节所表达的藏族人民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一个表达了盼望,一个体现了铁路建成后的欣喜。
师:你很会读书,体会得很细致。
师:孩子们,你们能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盼望的心情,以及修通铁路之后欣喜的心情吗?(能)
师:请男同学读1、2小节,女同学读4小节。让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藏族人民心情的变化。
过渡:孩子们读得真好,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地感染了。青藏铁路终于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了,这神奇的铁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人们欣喜地称它为“天路”。藏族人民还称他
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青藏铁路促进了藏族人民和外界的交流,促进了西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让藏族人民从此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仿佛把藏族人民带进了——(人间天堂)
师:此时藏族人民是怎样的心情?
生:高兴、激动、欣喜、感恩……
(出示人们欢庆铁路通车的图片)“孩子们,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3、4小节,用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欣喜和激动。
六、孩子们,这神奇的天路,带领着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从此过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们怀着这样的心情将这首诗歌谱写成了一首歌曲,想听吗?(想)
(课件播放歌曲)。
“孩子们,在欣赏这首歌曲的同时,想想,你还能从这首歌里听出什么。”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lóng(

shén



从cǐ(

jí(
)祥
qīng(
)藏
sòng(
)来
二、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清晨(chén
chéng)
牧民(mù
mǔ)
吉祥(yàng
xiáng)
山岗(gǎng
gāng)
铁路(tiě
tiē)
巨龙(chén
jù)
欢送(sòng
guān)
安康(kàn
kāng)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牧场

)的山岗

)的天路

)的歌声
参考答案:
一、巨龙
神奇




二、chén

xiáng
gǎng
tiě

sòng
kāng
三、青青
高高
神奇
幸福
板书设计:
4.天路
巨龙
祖国的温暖
雪域高原(牧场、山岗)
翻山越岭
课后反思
《天路》是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文本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虽然课本提供了《青藏铁路简介》作为补充资料,但仅凭这些文本内容和孩子的生活阅历,是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为了让学生明白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感受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这一重点,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们广泛搜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认识到青藏铁路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上课时,我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为什么把这条铁路称之为天路?这条铁路经过哪些地方?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多地了解建设者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播放了大量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对建设者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1.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解读文本所需的广阔的知识背景,如补充了青藏高原、青藏铁路的图片,青藏铁路的路线图,补充了几个“世界之最”的图片,这些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修建铁路之难,理解“天路”的含义,激发孩子的自豪感。
2.让学生学习搜集资料,交流整理。让孩子来交流自己了解的情况,可以实现课堂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堂课上,我也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不仅是查找了资料,也进行了有次序的归类,
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话题,有条不紊的、简洁明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和他们平时的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
3.大量阅读,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播放或学唱这首歌曲,从音乐的氛围来感受文章的内涵,更能感受到这条铁路建成的意义与建设者们无私的付出。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天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歌词了解“天路”的含义,理解“天路”的设计与建设之难,体会“天路”建成的意义之大以及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
2.理解“霞光、神鹰、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3.学习运用课外搜集的资料,充实拓展文本,培养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歌词后的文字了解“天路”的含义,理解“天路”的意义之大。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
2、学生:查阅搜集西藏及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课题质疑,自主探究“天路”。
1、导入,自主质疑。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质疑的方法。现在请同学围绕“天路”,来谈谈自己的困惑。
这条路是什么路?
这条路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称青藏铁路为天路?(教师相机板书主要问题)
2、自读,学做批注
同学们这么会提问题,解决问题一定也能行。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逐步学习做批注的方法。请同学选择其中部分方法做批注。
二、品读课文,用心感悟“天路”
1、学习1、2小节。
(1)画出这两节描写了哪些景物(课件:青藏高原风光
),结合体会藏族人民对修建铁路的盼望。
(2)抓住“清晨”、“黄昏”两个词,体会这两个时间意向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感受诗中流露出的诗人的盼望之情?
(3)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3、4、小节。
(1)解决问题:它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天路”?(出示青藏铁路线路图,学习简介中的第一段,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了解这条路的基本情况。)
(2)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修路队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将铁路修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3)勾画最能表现天路神奇的句子。结合“青稞酒”、“酥油茶”等体会诗歌语言体现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4)这条“神奇的天路”给藏族人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结合“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的意境体会藏族人民实现心中愿望后的幸福、快乐的心情。(观看课件感受青藏铁路穿山越岭的壮观气势)
三、读唱结合,升华诗歌情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踏上神奇的天路,坐上音乐火车去拜访神秘的青藏高原吧!(播放歌曲《天路》,出示青藏高原风景图)

资源包
《精彩片段
《天路》课堂精彩片段
一、诵读颁奖词,真情引入“天路”。
师:(声情并茂地诵读一段颁奖词)“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同学们猜猜这是为谁写的颁奖词?
生:这是2005年感动中国授予青藏铁路建设者的颁奖词。
师:是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总是深深打动着我们,那么,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到底建造了一条怎样的铁路,以致于感动了全中国呢?看完视频后,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一下(播放青藏铁路视频。)
生:“神奇”“伟大”“不可思议”“壮观”“了不起”“天路”……
(板书课题)
二、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天路”。
师:现在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预习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称这条路为天路?
生2:通过天路真能上天吗?
生3:天路是怎样修建的?……
(教师相机板书主要问题)
师:同学们这么会提问题,解决问题一定也能行。(幻灯:解决问题。我能行!)
师:请看学习要求,请一位同学帮老师读。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与问题有关的句子,并适当做批注笔记;
(2)
小组讨论交流,轮流当中心发言人,同学间要互相倾听、纠正
和补充。
[评析]
让学生充分自主质疑,合作交流,既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其边读书边动笔边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又让小组讨论探究,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三、品读全文,用心感悟“天路”
师:
西藏地处祖国的边疆,虽有青青的牧场,却被高高的山岗挡住了发展之
路。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谁来说一说藏族同胞们共同的心愿是什么?
生:修建铁路。
师:在这样一个辽远的边疆地区,偏僻的雪域高原,修成一条铁路,对他们
来说,是多么大的期盼啊!把自己当成这片土地上的一分子,谁能用声音将你们的期盼读出来。
师:听了这两节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小女孩站在青青的牧场、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家乡。(教师板书“盼”)
师:同学们读出了一个“盼”字,老师觉得十分贴切,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从诗中哪些句子可看出来?
生1:2、3、4、小节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喜悦的心情。。
师:它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天路”?(出示青藏铁路线路图,学习课后链接,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了解这条路的基本情况。)
生1:它建在“世界屋脊”上,海拔最高;
生2:它在几乎不能修路的地方建成了,还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所以我们称它为“天路”。
[评析]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青藏铁路的理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
师: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修路队伍敢于挑战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将铁路修到了青藏高原。所以在人们心目中,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神奇的路。
师板书,生看大屏幕,理解词语“神奇”(神圣奇特)
生:(齐读)“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师:诗中那些句子能体现天路的神圣奇特?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勾画出最能表现天路神奇的句子。
生: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师:为什么觉得这两句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生1:把路都修建到只有神鹰才能飞上去青藏高原上了,能不神吗?
生2:青藏高原太高了,远远望,就想一片吉祥的云飞过蓝天,很神奇。
师:你们说得真好,谁能带着这种神奇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师:青藏铁路修建在这只有神鹰才能飞过的莽莽的“世界屋脊”上,像祥云飞过了无人区,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这条路神奇吗?(师一边描述一变播放课件图片。)
生:神奇。
师:(指大屏幕)所以说这是一条——
生:(齐读)神奇的天路。
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天路的神奇?
生: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师:说说理由?生谈感受
师:(课件出示)请大家观看课件感受青藏铁路穿山越岭的壮观气势。
师:的确,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就像感动中国颁奖词说的那样:“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观看图片,用青藏铁路之最,证明筑路的艰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评析]
图片、视频直观、生动的展示,有效地帮助学生
理解“天路”的含义,降低了学习难度,优化了反馈与评价的过程,学生对建设者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为语文学习的高质量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师: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青藏铁路终于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了,这神奇的铁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来到了藏族人民面前。人们欣喜地称它为“天路”。
师:
青藏铁路的竣工,引起了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有机会见到修建青藏铁路的工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拿起笔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1:你们真厉害!你们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2: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向你们致敬!……
师:这神奇的天路,带领着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从此过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你们想不想去西藏看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踏上神奇的天路,坐上音乐火车去拜访神秘的青藏高原吧!(播放歌曲《天路》,出示青藏高原风景图)
[评析]
用图片、音乐和语言扣击学生心扉,拉近与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思考,让深刻的道理慢慢渗透学生心田,激发起建设者的赞美,对西藏和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大团结的渴望,落实教学难点。
备课资料
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2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34公里,1984年建成运营。新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进入拉萨市,全长1118公里。建设工期为6年。设计年输送能力为客车8对,货流密度500万吨。新线于2001年2月开工,2002年开始从南山口向南铺轨,2004年在安多同时向南北两个方向铺轨,2005年铺轨通过唐古拉山,并提前实现全线铺通。2006年7月正式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沿线地质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雷击等灾害严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难题”。
国外媒体评价青藏铁路“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
随着这条1118公里长的“天路”从格尔木成功铺轨至拉萨,世界铁路建设史、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以及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的生活史都掀开了新的一页。
国际社会称青藏铁路是“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短短4年多时间,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就宣告全线贯通,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这是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表现;是人类千百年来对青藏高原不断认识、探索以及与之亲近、融合的一次升华;是中国人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新时期民族精神在“世界屋脊”创造的世界奇迹。
1954年,西藏和平解放仅3年,青藏、川藏两条公路在拉萨会师,世世代代饱受交通封闭和贫穷落后之苦的藏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雪域高原第一次有了通向祖国内地的“幸福路”“光明路”。今秋十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世界屋脊”的大门又因青藏铁路的横空出世而向世界敞开,古老的青藏大地将因此乘上钢铁巨龙驶向现代文明。
西藏人民是青藏铁路的最大受益者。青藏铁路带来的进出藏交通便利,物流、人流的增长以及运费的下降,不仅能拉动西藏三、二、一产业快速发展,为西藏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以及老百姓迈向小康生活提供持续动力,而且必将进一步密切西藏与国内各省区市的血肉联系,增进藏族与各兄弟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为高原自然风光和古老雪域文明在现代社会的展示、保护、弘扬和发展架起一座“金桥”。
青藏铁路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结束西藏不通火车漫长历史的民心工程,建设伊始,中央领导高瞻远瞩,明确提出要在青藏高原开辟一条经济、快速、大能力、全天候的运输通道,而且要以人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成就。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的挑战,广大铁路建设者不辱使命、顽强拼搏、求是创新,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忍受着“生命禁区”一次次难以忍受的生命透支,不仅以奇迹般的高速度将铁路铺向拉萨,科学妥善地处理了重大工程与高原环境保护的关系难题,在冻土工程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创造了数十万人次施工人员高原病“零死亡”的纪录,而且培育了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为内涵的青藏铁路精神,为青藏两省区乃至整个中国在新世纪实现经济腾飞,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与弘扬输送了新的动力。
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祥(

巨(

吉(

青(

样(

臣(

古(

清(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选词填空
神鹰
祥云
巨龙
歌声
1.(
)披着霞光。
2.(
)翻山越岭
3.(
)传遍四方。
4.(
)飞过蓝天
三、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天路

人们
青藏铁路
称为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天路”指的是
,人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条路

参考答案:
一、吉祥
样子
巨大
大臣
吉祥
古代
青山
清晨
二、神鹰
巨龙
歌声
祥云
三、青藏铁路被人们称为“天路”。
四、青藏铁路
建在很高的地方,离天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