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牧童与斗牛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牧童与斗牛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30 09: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牧童与斗牛图
【教学目标】
1.会认“蜀、酷、偶、唐、著、若、锦、缎、套、轴、携、擅、称”等13个生字,能读好带生字的词;会写“夹、晒、错、称、摇、摆、套、著”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读书人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图文结合阅读理解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家作品,导入新课
1.
(出示课件2/3/4/5/6)小朋友,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名画。欣赏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画作。
2.看了这几幅画,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3.(出示课件7)欣赏《斗牛图》,这幅《斗牛图》是我国唐代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牧童与斗牛图,故意把“斗牛图”写大,“牧童”写小,你猜猜老师为什么把“斗牛图”两字写得那么大,“牧童”两字写得那么小?(画家和牧童的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
二、用心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牧童与“斗牛图”之间发生了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找同学帮忙。
2.课件出示本课会认字(出示课件8/9),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出示课件10)重点理解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出示课件11)
4.引导合作朗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相互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简单的说说读书人与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
2.思考:牧童是一个
的人,读书人是一个
的人。
四、合作交流感悟,深入理解
1.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牧童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读书人是一个尊重事实,不求虚荣的人?(板书:尊重事实,不求虚荣)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讨论:(出示课件12、13)
(1)读书人怎样对待戴嵩的画?为什么?
(2)围观的众人怎样评论这幅画?
(3)牧童怎样评论这幅画?
(4)牧童为什么说这幅画画得不对?
(5)读书人听了牧童的画,有什么反应?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打上“√”
酷爱(kù
gào)
偶然(yù
ǒu)
著名(zhù
zhě)
锦缎(jǐn
mián)
手套(mào
tào)携手(xié
qiān)
擅长(chàn
shàn)
称赞(chēng
chēn)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jiā
dài
duì
cuò
yáo
tóu
bǎi
shǒu
shǒu
tào
zhù
míng

)(
)(


)(



三、选词填空
欣赏
观赏
1.梨花开了,来梨园(
)的人越来越多。
2.大家都很(
)这幅画。
称赞
赞叹
3.同学们都(
)他是当代小雷锋。
4.老师(
)道:“真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少年呀!”
参考答案:
一、酷爱(kù)偶然(ǒu)著名(zhù)锦缎(jǐn)手套(tào)携手(xié)擅长(shàn)称赞(chēng)
二、夹带
对错
摇头
摆手
手套
著名
三、1.观赏
2.欣赏
3.称赞
4.赞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人物性格,言之有据。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做好衔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喜爱。收藏画的读书人是个实事求是的人,牧童是一个善于观察,敢于直言不讳的孩子。请小朋友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线索,看看哪些语句最能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出示课件15)
预设:1.读书人收藏他的画,画上的牛栩栩如生。
2.众人称赞画好。
读书人实事求是,虚心:(出示课件16)
预设:1.和蔼地说,请你说说。
2.连连点头,拱手说。
牧童善于观察,直言不讳:(出示课件17)(板书:善于观察,直言不讳)
预设:1.不对,不对,这牛画得不对。
2.牛相斗时,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
二、感悟文章中心,教师总结
面对众人的不解和指责,小牧童敢于讲真话;面对众人的赞美,读书人虚心地接受了牧童指出的错误。二人的表现都值得我们学习。
三、认真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几个字,并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2.观察字形特点,发现字形特点。
3.
(出示课件18),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的字形结构。
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出示课件19)
晒:左右结构,左边是“日”,与太阳有关,右边是“西”不是“酉”。
称:左右结构,左边是“禾”不是“木”,右边是“尔”。
摇、摆:都是左右结构,“摇”字注意右边的“ ”的写法。
套:注意不要少横。
4.学生书写。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读书人
一(
)画
一(
)人
一(
)牛
一(
)话
一(
)机会
二、连词成句
1.
著名
画家

得到了
唐朝
戴嵩


一幅
2.
画得
这幅画
哪儿
不对
请你
说说
三、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请你说说这牛哪儿画得不对。
1.请你说说
2.请你看看
参考答案:
一、位





二、1.他得到了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的一幅画。
2.请你说说这幅画哪儿画得不对。
三、示例:1.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
2.我做的这道题对不对。
板书设计:
26.牧童与斗牛图
读书人 牧童
实事求是
直言不讳
虚心
勇敢
【教学反思】
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读书人虚心接受批评的事。通过课文的学习、朗读与思考,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读书人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
本课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语言积累。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反反复复地感悟、朗读,实现语言的积累。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戴嵩的画得到这么多人的称赞。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心灵走进文本所描述的场面,还让学生在表达中用上积累的词语,体现的“积累、理解、运用感受”的学以致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不足之处:1.由于自己设计教案的时候设计的训练点很多,感觉什么都想抓,导致了没有完成设计的内容。2.在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理解内容的时候,品读的形式太少。3.在识字环节,指导不够细致,应该让学生只抓住难记的字识记就行。
通过这次讲课,结合老师们的建议,下次执教第一课时,识字有针对性的指导识记,课文内容只学习画家的优秀品质。
同课异构
《牧童与斗牛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蜀、酷、偶、唐、”等13个生字,能读好带生字的词;会写“夹、晒、错、称、摇、摆、套、著”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图文结合阅读理解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喜欢画画吗?都知道哪些著名的画家?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牧童与名画《斗牛图》的故事。
1.齐读课题:发现了什么?想向老师提个什么问题?
2.是啊,为什么老师要将“斗牛图”三字写得大一些,而把“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呢?猜猜看?
3.究竟老师该不该这样写呢?让我们一起研究完课文,也许我们就找到答案了。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朗读一遍。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巩固生字书写。(出示课件1)
四、讲读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1)
比一比,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文再读一遍。要求:把文中出现的人物用 框出来。
(2)都写了哪些人?在这些人物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能简单说说为什么吗?
2、深入探究,研析人物。
(1)出示戴嵩《斗牛图》:仔细看看图片:你能从图上感觉出什么?
练读句子:读出了什么?
(2)你还从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感受到戴嵩的高超画技呢?
“著名”、“视若珍宝”“随身携带,时时欣赏”“一个青年赞叹道……”“一位老人也不住地点头称赞……”
(3)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赞扬?
(5)在此起彼伏的夸赞声中,突然一个牧童拍掌大笑,说:“不对,不对,这牛画得不对!”这是怎么回事?
A、自读第六自然段。
B、这段话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读书人:谦虚、和气
牧童:勇敢、细心
C、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的人物的这些特点的?
(读书人:和蔼
牧童:拍掌大笑
这不是画错了吗?)
D、小结:从前面的句子练习我们发现,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把它说得清清楚楚。多有意思呀,这就是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语言和文字!
3、回首拓展,升华主题。
(1)再出示戴嵩《斗牛图》:听了牧童的话,读书人有什么反应?
(连连点头
拱手说……)
(3)课文学完了,我才发现,把“牧童”二字写得小是不对的,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老师应该把“牧童”二字写得跟“斗牛图”一样高大呢?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或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板书:
牧童与斗牛图
牧童 观察仔细
斗牛图
画技高超
大胆直言
读书人
谦虚
说课案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牧童与斗牛图》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这篇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和读书人真诚虚心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要引导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但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斗牛图”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差距悬殊。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字,会写8个生字。
2、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斗牛图艺术价值高的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牧童和读书人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和读书人谦虚真诚的积极态度,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斗牛图艺术价值高的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13个字,会写8个字。
积累有关夸赞斗牛图艺术价值高的词语和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读书人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
(3)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2.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勾画学习法:勤动笔,积极读书.
(2)观察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像.
(3)探讨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学习法:学生通过角色的表演,理解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课外收集大画家戴嵩的和生平介绍,绘画作品等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导入:
1.以游戏的方式复习词语。2.齐读课题,复习引读。3.欣赏名画《斗牛图》。
(二)以读代讲,体验情感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书人怎样酷爱斗牛图?
2.品读二、三、四自然段
过渡:有哪些人在夸赞?
(1)交流汇报(2)联系上下文理解“议论纷纷”。
3.图文结合,品读五、六、七自然段,感悟人物品质
(三)扩展延伸
过渡:牧童和读书人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我想说
指名说
过渡:同学们说得多好啊,相信字会写得更棒!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我会写:夹、晒、错、称、摇、摆、套、著
2.学生观察
3.师范写:夹、摇、套
4.学生练习书写
资源包
备课资料
戴嵩: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是韩滉的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他为巡官。戴嵩擅长画田家、川原之景,其中以画水牛著称,后人称为“野性筋骨之妙”。相传他曾经画饮水的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他观察的精微。他的画牛和韩干的画马同样著名。合称“韩马戴牛”。
戴嵩有一幅“斗牛图”被宋朝的大臣马知节所收藏。马知节非常珍视这幅图。有一天,天气晴朗干燥,马知节把这幅"斗牛图"从箱底拿出来,放在大厅前晒太阳。一个农夫前来撽租税,看见这幅图。他看著看著,不禁笑了出来。马知节在旁觉得很奇怪,便问农夫:"你懂得画吗 这张图有什么可笑啊 "农夫回答说:"我只是个种田人,并不懂得画,但是却很了解活生生的牛。牛打架的时候,一定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力气再大的人也没有办法把它拉出来。可是你看这张“斗牛图”,两只牛气冲冲地在打斗,而它们的尾巴却举得高高的。这根本和实际情形不一样嘛!"马知节听了,对这农夫的见识非常佩服。
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汉字或给加点的字加上拼音。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让我们引以自豪。一首首zhù(
)名的经典唐(
)诗,一幅幅tào(
)着锦缎(
)的名画,都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在电视节目中常看到的古人yáo(
)着的折扇,bǎi(
)弄的瓷器,现今大都成为价值不菲的艺术品。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读短文,完成练习。
林则徐小时去应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的父亲就扛着送他进考场。考官见他父子这副样子,开玩笑道:“骑父作马。”引起哄堂大笑,弄得林则徐父亲十分不好意思。谁知,林则徐脱口而出:“望子成龙。”在场的人都很惊叹。林则徐的回答既解除了父亲的窘迫,又道出了父亲盼儿成才的的心情,一时传为佳话。
1.用自己的话说说“骑父作马”的意思。
2.“望子成龙”是什么意思,从文中找出解释,用“
”画下来。
3.关于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说法正确的是(

(1)林则徐小时候太调皮了。
(2)林则徐小时候就很机敏、有智慧。
(3)林则徐的父亲很喜欢他。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戴嵩的《斗牛图》中,把相斗的牛的尾巴样子画错了,那这幅画是不是就没有一点价值了?
参考答案:
一、著
táng

duàn


二、1.把父亲当作马一样来骑。2.
父亲盼儿成才
3.(2)
三、示例:不是,还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