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8-29 22: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第二单元
7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分享小故事:立木为信一、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春秋晚期,晋国被晋国韩氏、晋国赵氏、晋国魏氏、晋国智氏、晋国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公元前457年,韩、赵、魏联合击败智氏,平分其地,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
公元前406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的诸侯地位。田氏代齐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 读下图《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的国家名称和方位。战国时期的经典战役:桂陵之战战国时期的经典战役:马陵之战纸上谈兵战国时期的经典战役: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思考问题 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有什么不同? 春秋的争霸战争是大国依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战争;而战国的兼并战争就是为了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战争。春秋的特点是争霸,战国的特点是兼并。通过争霸和兼并,中国逐渐走向统一。二、商鞅变法1.铁农具的推广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优越性战国时期冶铁业的发达2.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读教材33页,理解商鞅变法的时间、目的和主要内容。政治方面1.确立县制。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加强了国君权力,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的管理。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变法目的:富国强兵。变法内容:经济方面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使秦国经济迅速强大起来。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激发士兵的战斗热情,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据《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尽管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商鞅被处死,但他推行的新法并没有被废止,正是依靠商鞅变法,秦国才走上了强国之路,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读教材,请说说都江堰是由哪国、谁负责修建的。都江堰组图 读下图《都江堰示意图》,说说设计都江堰的科学原理。 读下图《都江堰现状全景图》,说说都江堰的修建有什么意义。 都江堰的修建使“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它不愧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评价李冰: 李冰很有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也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人,他为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课堂总结 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和(________、_________)的推广,以及__________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其中变法最彻底的是___________。秦国通过变法,发展生产,加强军队战斗力,加强________集权,迅速强大起来,为后世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铁器牛耕都江堰商鞅变法中央板书设计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1.韩、赵、魏三家分晋2.田氏代齐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二、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支持 商鞅主持商鞅变法的内容 、作用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4.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