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第一单元
3 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我国远古部落主要出现在哪些地区?提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河姆渡氏族部落半坡氏族2. 你知道“炎黄子孙”所特有的“青斑”吗:请阅读下面的故事: 一位侨居美国的华人夫妇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去游泳池游泳,就在他们回家后不久,有两个社会服务部门的美国人找上门来,说他们刚刚接到举报电话,有人在游泳池发现他们的孩子身上有多处青紫斑块,可能是受父母虐待所致,他们是来调查此事的。华侨夫妇向他们解释,这是孩子生下来就有的,现在还没有褪去。虽然调查人员看到孩子很快乐,不像受到虐待,但仍表示怀疑。他们要了孩子出生医院的名字、电话和儿科医生的电话,要做进一步调查。十天后,他们给孩子的父母发来了公函,说已调查清楚,孩子没有受到虐待。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结论:青斑就是胎记,是炎黄子孙的生理印记之一。3.炎黄子孙还有哪些特征? 区别于黑种人和白种人,除此之外,还有铲形门齿和蒙古褶。4.读下面的图片:特征:部落之间争夺适宜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战争不断,在战争中不断地合并,形成部落联盟。5.阪泉之战炎帝部落黄帝部落炎黄部落联盟涿鹿之战6.我来讲故事涿鹿之战有什么影响?结论:涿鹿之战后,黄帝的势力和声望大增,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同时,这场战争也加速了各氏族部落的融合,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成为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自然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7.读下面一段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结论:战争虽然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但是它却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加速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语言、风俗习惯等逐渐趋同,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民族,即华夏族。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阅读教材,说说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传说他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相传黄帝的贡献 相传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并擅长纺织。(1)如果你生活在炎帝和黄帝时期,你能描述一下你的日常生活吗?2.畅想历史(2)你认为有关远古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依据?传说中的蚩尤涿鹿之战(3)读下面文物图片: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河南龙山文化的陶觚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型彩陶壶结论: 远古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分,但其中还是蕴藏着一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它们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远古传说没被考古资料证明,而历史事实则是经过考古资料证明的,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文明程度。孙中山先生评价黄帝: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惟有我先。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3.对皇帝的评价 从诗歌中你了解到炎帝、黄帝有哪些精神鼓舞着后人? 炎帝和黄帝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些精神使华夏儿女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些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4.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感受。 材料一 1937年清明节,正值抗日战争,国共两党举行了共同祭祀黄帝陵的活动,面临民族危机,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共御外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二 宋楚瑜在黄帝陵前宣读的祭文中,写道:“兄弟扶持成大业,廿一世纪振八荒,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结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同样的尊祖敬祖之情将两岸同胞永远凝聚在一起。我们反对“台独”,海峡两岸华夏儿女共同期盼着祖国早日统一,民族富强,以告慰始祖。三、尧舜禹的禅让1.尧舜禹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权力的过渡的?结论:禅让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尧画像 舜画像 禹2.禅让制的执行标准是什么?结论: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尧舜禹 如果你是负责推荐的人,请你为尧、舜、禹写出推荐词。3.情景模拟尧舜禹4.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有什么共同点? 尧舜禹都德才兼备,以身作则,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板书设计第3课 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华夏族的主体形成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物质文明
2.精神发明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传说
2.禅让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