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第三单元
13 东汉的兴亡
东汉·印象马踏飞燕东汉铜车马东汉错银铜牛灯一、东汉的建立 王莽于公元9年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西汉灭亡。王 莽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所以身灭。”
——《宋书·礼志序》 从王莽改制的失败中,同学们认为在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改革要符合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赤眉、绿林大起义赤眉军起义绿林军起义 刘秀于公元25年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就是光武帝。 刘 秀公元9—23年西汉东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5—220年新朝二、东汉的兴衰陶院落(模型) 东汉时期,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帝以“柔道”治理天下,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减轻农民负担、惩治腐败、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等。史海拾贝史料阅读:材料一 (光武帝)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人。
材料二 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 读上述材料,说说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 经济上: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政治上: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缓和民族矛盾,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大力提倡儒学,表彰有气节的人。“强项令”董宣我讲历史故事 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的作用: 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缓和了社会矛盾,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阅读思考:
材料一 东汉后期灾荒连年,广大农民无衣无食,汉桓帝建和元年,“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永兴元年,“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
——《后汉书﹒桓帝纪》
材料二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问题: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民不聊生、政治腐败。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 皇帝早逝——幼主即位(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君权旁落)——皇帝长大(依靠宦官)——诛杀外戚(夺回君权)——宦官得宠(把持朝政) ——皇帝早逝和帝时的郑众灵帝时的“十常侍”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会导致什么后果?政治腐败,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四、黄巾起义史料阅读:
材料一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材料二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材料一反映出当时民间什么样的情绪? 不满与反抗。 依据材料二,想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政治极端腐败黑暗;自然灾害不断,农民面临死亡的威胁。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黄巾起义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之一。黄巾起义以失败告终,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已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形成。板书设计东汉的兴亡兴亡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