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六课三国鼎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六课三国鼎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8-30 07:35:35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第四单元
16 三国鼎立
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地方豪强
并起一、官渡之战曹 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从诗中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想要统一天下。 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为实现其远大志向,曹操做了哪些准备?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农业生产上,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读下面《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形势图》北方主要的军阀割据势力:曹操和袁绍 读《官渡之战形势图》,简述官渡之战的过程。(包括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后的天下大势曹操的主要对手:刘备和孙权上图中蕴含着哪一成语?三顾茅庐图中的关键人物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周瑜少年得志,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阅读教材,讲述“赤壁之战”的故事。(包括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赤壁之战请讲讲赤壁之战前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 《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故事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的想法。 文学作品大多是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性格出发,在大体不违背历史现实的情况下进行的虚构,和历史现实是有区别的。诸葛亮借东风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200年袁绍、曹操208年曹操、孙刘联军曹操打败袁绍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孙刘联军打败曹操 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经历给同学们带来哪些启示? 官渡之战中,曹操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赤壁之战中,曹操自恃力量强大,骄傲轻敌。 启示:骄兵必败! 三、三国鼎立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填写下表。读下图,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势三国鼎立形势图三国恢复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措施?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吴国: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蜀国:诸葛亮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诸葛亮发展西南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卫温到达夷洲 在图中找找夷洲和卫温出海的路线吴国与夷洲的联系 问题探究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 三国鼎立是从分裂到统一的过渡、转变时期,为西晋的短期统一乃至隋朝的大一统奠定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板书设计一、官渡之战 200年
袁绍 曹操
二、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魏 220年蜀 221年吴 222年三、三国鼎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