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课件 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课件 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30 10:46:19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地球的运动
自转
2.
人们白天工作、学习,夜晚休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1.
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
3.
2012年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21点举行,我们为什么看到的现场直播却是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4点?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
地轴
一、地球自转
观察地球的
自转动态模
型图,地球
自转方向是怎样的?

西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对的
太阳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轴
在北极上空和
在南极上空观
察地球的自转
方向有何不同?(逆时针还是顺时针)
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地球呈_______方向旋转。
逆时针
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呈_______方向旋转。
顺时针
北逆(
N
i),南顺(shun

N
S
北逆南顺
N
S
面对赤道
北极俯视
南极俯视
北半球植物的茎大多是
逆时针方向向上缠绕的.
你能从哪些细节看出,
哪个是北半球的台风?
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地方的黑夜和白昼为什么会交替出现?



线
昼夜更替
自转产生的现象(一)
我一定知道的: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即为一个周期,那么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时间呢?
24小时,也就是一天。
精确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
日本
时间的差异
自转产生的现象(二)
A
B
东边B点先看到日出
自转
方向
周期
旋转轴
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
时间的差异
地轴
24小时,即一天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
太阳东升西落。
3.
当大连已是旭日东升,新疆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4.
在家里凌晨起床观看欧洲当地19:00举行的足球比赛直播。
5.
小明给远在美国纽约工作的爸爸打电话,通常在晚上22:00,却跟爸爸说:“上午好”。
6.
大连夏天白昼长。《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
课时
2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2、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地球上的五带划分。
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2、培养热爱科学和用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方式
讲授法、小组探究法、演示操作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难点
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问题导入新课,激发探究欲望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现在我们一起思考一下其中的奥妙:1、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2、太阳会从西边升起么?3、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时候,中国球迷们为什么总是半夜起床看现场直播?
对问题稍作思考后回答自己是否知道,并说出自己的答案。
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有用,同时又教育学生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3
对地球的运动状态建立整体感性认识
播放多媒体课件:1.宇宙中的地球(宇宙→银河系→太阳系)2.地球的运动(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
观看
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概括总结能力
2
小组探究
探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及方向
在播放“地球的运动”课件时,突出地轴的方向、地球的自转,引导学生观察其运动方向。
分别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以及正视地球三个方向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两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地球仪,模仿演示地球的运动,并从不同方向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最终总结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
讲授新课
探究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理现象,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巡视学生地球仪的转动方向,并提出问题:1、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回落现象 (因为地球的自转)2、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 (自转方向和日出日落相反是自西向东)3、日出日落产生了什么现象 (白天黑夜)4、昼夜的产生只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吗 若问题4学生回答不出来,则用经纬网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还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有人拿手电筒,有人转动地球仪,有人观察并做好记录,演示完毕后,回答问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设置这几个问题,在探究自转运动的过程中,由现象到本质,将难懂的、抽象的知识变的简单、具体。
8
作进一步的解释: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各地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思考下列问题:1、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当中国是白天时,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将地球仪转动180°,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产生了时间的差异)3、地球上某地经历一次白天和黑夜大约多长时间 (24个小时左右,即一天)
1、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运动。2、用记号笔标注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3、用原点粘贴在地球仪上表示我们所在的位置。4、观察地球自转对于我们所在的位置来说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现象。5、讨论并记录观察的结果。
加强学生思考问题多面性、动手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
10
情感拓展
科学史教育
大屏幕呈现课本9~10页的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标题的答案已不言而喻,但是听完这篇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材料,并说出读后的感想。
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
3
归纳小结与检测
总结归纳
教师小结: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教师出示《地球自转歌诀》
学生朗读:
地球向东绕轴转,旋转一周为一天,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
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早见。
歌诀帮助学生记忆。
2
课堂小结
总结与展望: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有时还要与错误势力作斗争,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时,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十分可贵。然而太阳仍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系也只不过浩瀚宇宙银河系的一小分子。下节课,我们学习地球的公转,课下,同学们可对其多做些了解。
畅所欲言
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2
课堂检测练习
1、太阳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周期是是______________。2、太阳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检测课堂学习成果。
5
第二课时
新课引入
问题导入新课,激发探究欲望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现在我们一起思考一下其中的奥妙:1.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是怎么形成的?2.我们这儿太阳能热水器几乎都是朝着南面,为什么?3.每次南极科考,南极大陆总是冰天雪地,为什么?
对问题稍作思考后回答自己是否知道,并说出自己的答案。
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有用,同时又教育学生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3
对地球的运动状态建立整体感性认识
播放多媒体课件:1.地球的运动(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
观看
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概括总结能力
2
小组探究
探究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及方向
在播放“地球的公转”课件时,突出地轴的方向、地球的公转,引导学生观察其运动方向。
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两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地球仪,模仿演示地球的公转。最终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为,自西向东。
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
讲授新课
探究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巡视学生地球仪的转动方向,并提出问题: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长 (公转周期是一年)作进一步的解释:由于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太阳距离地球遥远,把太阳光看成是平行光线,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了变化。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转,太阳直射点就在地球表面来回移动。思考下列问题:1、指出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的位置
2、太阳直射点能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纬度是多少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3、在两分两至日时地球表面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在学生演示讨论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有人拿手电筒,有人转动地球仪,有人观察并做好记录,演示完毕后,回答问题。1、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公转。2、观察太阳直射点能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3、分别观察两分两至日时地球表面的昼夜分布状况。
让学生自己动手,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设置这几个问题,在探究自转运动的过程中,由现象到本质,将难懂的、抽象的知识变的简单、具体。
10
思考下列问题:1、地球的公转对于地球上的不同纬度地区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现象 (五带的划分)(明确五带之间的界限)2、对于中纬度地区来说,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现象 (四季的产生)在学生演示讨论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1、观察地球公转对于我们所在的位置来说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现象。2、讨论并记录观察的结果。
加强学生思考问题多面性、动手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
10
归纳小结与检测
总结归纳
教师小结: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产生了五带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产生了四季。
参与总结,说出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帮助学生记忆。
2
课堂小结
总结与展望:人类对于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今天我们才了解到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情况。然而太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浩瀚的宇宙有等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畅所欲言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对未知的探索。
3
课堂检测练习
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_____________
,直射的最南界限是______________。2、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
之间来回移动。3、春秋二分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纬线上,全球各地__________平分,各为4、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______(节气),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南半球为______季。
检测课堂学习成果。
5
板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昼夜更替(2)时间差异二、地球的公转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形成四季(2)产生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