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的暴行知道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记住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焚书坑儒视频,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通过观看视频火烧圆明园,讲述英法强盗者的罪行,认识列强侵略中国的本性,培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对历史事件概述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重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难点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残迹》,师:请看右图:这是今天的圆明园残迹,你们知道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吗?他们为什么对中国发动战争呢?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观看图片,进入探究新知阶段。 通过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去目睹侵略者的暴行。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第一篇章 战争硝烟弥漫国土遭殃第二次鸦片战争 1.起止时间:师: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列强满足既得的利益了吗?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教师明确:(1)根本原因:为了从中国夺取更多的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中国拒绝“修约”。 教师补充:列强提出的“修约”主要要求有三点: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至少长江可自由航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他们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西方列强找的借口是什么呢?(3)借口:课件展示小知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师:这次战争是由哪几个国家发动的呢?3.发动国家:师:俄美两国表面是调停,实际上是支持的态度。师:这场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呢?4.经过:师:爆发的标志是怎样的呢?(1)爆发标志:师:法国是何时参战的呢?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2)经过: 师:我们一起看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图。教师明确:a.1856.10—1857.1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b.1858年5月,英法联军直逼天津,威胁北京。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课件展示图片:《天津条约》签订时的情形,第5张PPT。教师补充: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课件展示资料:《天津条约》的内容。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课件展示两次战争的形势图,见第9张PPT。对比:两次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有特点?教师明确特点:开放的通商口岸由沿海深入到内地。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教师明确:继续: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扩大:侵略国增多(英→英、法、俄、美);侵略区域扩大(深入内地和统治中心);不平等条约增多;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破坏更多(鸦片贸易、传教等);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过渡: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第二篇章:英法联军焚掠万园之园二、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是什么?1.时间:师:他们是火烧圆明园的经过是这样的呢?2.经过:教师明确: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师:清朝的皇帝面对英法的侵略是怎样做的呢?课件展示图片:咸丰帝和避暑山庄的图片,见第14张PPT。教师补充: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 (zhǔ1831~1861)道光皇帝第四子。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他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在位11年,病死。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被焚烧前圆明园的美景。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的全景,见第15张PPT。教师补充:圆明园占地5200亩,周长近10千米,有140多组宫殿楼阁,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园林建筑中西合璧,堪称“万园之园”。园内珍藏着大量的古代书籍、文物、艺术珍宝,均为无价之宝。课件展示图片:远瀛观,见第16张PPT。教师补充: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汇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远瀛观分为三部分: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师:我们一起观看圆明园的视频,让我们共同目睹侵略者的暴行课件播放视频:《火烧圆明园》,见第17张PPT。学生活动:说说英法强盗们的罪行。教师对学生的讲述给与表扬。师:被毁后的圆明园变成了什么样呢?课件展示图片:被毁后的圆明园废墟。师:当我们还沉浸在火烧圆明园的悲痛中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慌忙派人求和,1860年,接着他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教师组织学生议一议: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明确:①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②它使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③圆明园的烧毁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遭受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④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一面充当帮凶,一面趁火打劫,它是怎样趁火打劫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第三篇章:沙俄乘机强占中国领土三、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师: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时间、手段和结果是怎样的呢?1.时间:2.手段:3.结果:教师明确:1858年起至19世纪80年代;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师:我们通过一幅图表来学习一下沙俄侵占中国的领土情况。课件展示图表: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表,见第24张PPT。师:我们再看看沙俄强占中国领土的大体位置。课件展示图片: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见第25张PPT。教师结合图片讲述俄国强占中国领土的史实,强调: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教师组织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课件展示图表:比较两次鸦片战争,见第26张PPT。教师引导学生从主权、领土、外国侵略势力到达地区。教师强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巩固提升。1.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C )A.中国拒绝“修约” B.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割占中国的领土2.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两个强盗是( D )A.英、俄 B.俄、美 C.英、美 D.英、法3.林则徐曾说过:“终为中国患者,俄罗斯也。”在近代,沙皇俄国 ( D ) A.第一个打开中国的大门 B.侵占中国领土C.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焚毁了圆明园4.材料: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 请回答:(1)两个强盗犯的罪行是什么?(2)上述材料暴露了强盗的什么本性?答案:(1)火烧圆明园。(2)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 齐读第一篇章名称。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生:没有满足既得利益。学生结合课本回答。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学生朗读小知识。生:英法两国发动的。生: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生:1857年10月。学生结合课本回答。观看形势图。学生观看图片。学生朗读条约内容。学生结合两次战争的形势图,找出特点。学生分组讨论。齐读第二篇章名称。生:1860年10月。学生结合课本回答。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深深地被美景吸引。学生观看视频,说说侵略者的暴行。生: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到避暑山庄。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闯进北京的西北郊皇家园林——圆明园。闯入园内的侵略者争先恐后地抢劫和破坏。凡能搬动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等都被洗劫一空。搬不动、抢不走的东西,统统砸碎。为了掩盖其抢劫行为,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学生观看图片。朗读条约内容。学生互相讨论。齐读第三篇章名称。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观看图表。学生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内容。学生观看图表。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生互相讨论。学生朗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形成整体感知。能对“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有所了解。通过展示形势图,学生能了解英法侵略军的大体路线。展示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能力。比较两次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的特点有所了解,认识列强侵略的深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第二篇章形成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圆明园的全景形成整体印象。学生对远瀛观形成整体印象。学生感受一下侵略者的暴行。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的讲述,认识英法强盗者的本性。通过图片资料,培养识图能力。认识侵略者所犯的罪行。学生对《北京条约》内容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大体位置。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归纳。有助于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堂小结 第二鸦片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战败了,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而清政府不仅没有汲取战争失败的教训,反而继续“沉沦”下去,以致遭受到更为严重的侵略。 观看课堂小结内容。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板书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爆发标志;《天津条约》的签订3.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掠夺和焚毁:时间、原因、经过 1.中俄《瑷珲条约》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2.中俄《北京条约》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俄国侵占中国 3.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其割大片领土 占的中国领土4.中俄《改订条约》等割占的中国领土5.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总面积 学生默记板书内容。 有利于学生概括、记住所学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
2.漫画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右图:漫画中的强盗放火抢掠了中国的皇家园林,只留下残垣断壁在无声控诉。这两个“强盗”是( )
A.法、俄 B.英、美
C.美、俄 D.英、法
3.历史资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下面一则材料:法国历史学家亨利 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 高第评价的是( )
A.英法联军强占北京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D.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强占香港岛
4.下列哪几个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
A.英、法、俄 B.法、美、俄 C.英、法 、俄、美 D.英、美、俄
5.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
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圆明园兔首
和鼠首(见右图)流失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恩格斯说:“当英国和法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结束时他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对这场战争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战争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战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C.俄国在战争前后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英法两国在战争中没有得到丝毫利益
7.下列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和中国签订的条约,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望厦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两次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两次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③侵略区域扩大,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④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出处:21教育名师】
A.①②③ B.②④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我们跨越时空,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下列事件你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
①英国军队炮轰广州 ②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③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④美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21·cn·jy·com
A.①②③ B.②④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英国军队炮轰广州 ②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③法国决定参战 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二、填空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①___;发动者是_ ② 两国;表明调停实际支持态度的两个国家是_③____、 ④_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⑤ 。
三、材料题。
1.材料:2014年3月8日至16日,珍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圆明园国宝——四大兽首在“保利大都会”销售中心展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情感的圆明园兽首走了一百多年的回家路,人们终将有幸一睹国宝风采。2-1-c-n-j-y
请回答:
(1)四大兽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中被掠走的?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2)十二兽首被掠流浪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它们被中国人民深深挂念,理应回到祖国怀抱。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它们回家?并陈述理由。21教育网
(3)俄国是怎样趁火打劫的呢?
(4)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目的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利益,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的相关知识,审题时需考虑全面。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依据所学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了圆明园。故选D。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英法两个强盗罪行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侵略者闯入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又放火烧圆,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知识。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津条约》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5月,英法联军直逼天津,威胁北京。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故选C。
【解析】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天津条约》的知识,需熟练掌握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四个国家。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抓住关键信息:“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侵略者闯入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凡能搬动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等都被洗劫一空,又放火烧圆。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认识能力。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AD说法错误;B项和题干无关。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审题时需仔细审题。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所签订条约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可知,1858年,俄
美、英、法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条约;1860年,他们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由此分析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所签订条约的知识。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继续和扩大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可知,继续: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扩大:侵略国增多(英→英、法、俄、美);侵略区域扩大(深入内地和统治中心);不平等条约增多;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破坏更多(鸦片贸易、传教等);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由此分析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生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10月,英国不满足所得利益,派军炮轰广州;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由此分析①②③三项符合题意,而④项说法错误,割占领土最多的是俄国。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重要历史事件的知识,需仔细审题。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生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856年10月;②项的时间是1860年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后;③项的时间1857年10月;④项的时间是1858年。由此分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③④②。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需仔细审题,考查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www.21-cn-jy.com
二、填空题。
1.【答案】①1856年10月——1860年10月;②英法;③俄;④美;⑤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1857年10月,法国决定出兵。俄、美表明调停实际是支持的态度,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2)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理由: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与拥有者协商购回;理由:文物的拥有者是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的,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方式三: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理由: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方式四:以个人或民间团体名义与拥有者协商(或竞拍)购回,并捐赠给国家;理由:让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回归祖国是一种爱国义举,已有许多珍贵文物通过这一方式回归祖国等。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领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败无能。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其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21cnjy.com
【解析】(1)本题第一问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所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10月,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炮轰广州;1857年10月,法国决定参战,他们一起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问考查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园内的侵略者争先恐后地抢劫和破坏;凡能搬动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等都被洗劫一空;为了掩盖其抢劫行为,放火烧了圆明园。
(2)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历史事件能力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说的合情合理即可。只主要有四种方式。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理由: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与拥有者协商购回;理由:文物的拥有者是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的,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方式三: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理由: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方式四:以个人或民间团体名义与拥有者协商(或竞拍)购回,并捐赠给国家;理由:让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回归祖国是一种爱国义举,已有许多珍贵文物通过这一方式回归祖国等。
(4)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因:近代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政治腐败,制度落后,军事落后等。外因:列强的入侵,发动一系列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近代的中国蒙受屈辱,导致内乱时有发生,加剧了国力的衰弱。本题第二问考查的是近代史上的屈辱带给我们启示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让我们认识到:清政府妥协投降,政治腐败;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历史川教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请看右图:这是今天的圆明园残迹,你们知道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吗?他们为什么对中国发动战争呢?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圆明园残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一篇章
战争硝烟弥漫国土遭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起止时间:
2.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3)借口: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中国拒绝“修约”
为了从中国夺取更多的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856年,广东水师搜查“亚罗号”走私船,逮捕
了船上的中国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亚罗
号”是英国船,要求中方送回被拒捕的人,并向英国公
开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释放了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
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县,
勾结官吏进行非法活动,1856年,被西林新任知县依
法处死。
小知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经过:
b.1858年5月,英法联军直逼天津,威胁北京。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2)经过:
(1)爆发标志:
a.1856.10—1857.1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3.发动国家:
英、法(俄、美支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图为《天津条约》签订时的情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
北京; 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外
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
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
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英法
联军退出天津。
资料:《天津条约》的内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琼州
汕头
台南
淡水
九江
汉口
南京
镇江
烟台
天津
营口
对比:两次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有特点?
特点:开放的通商口岸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继续: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都是侵略
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扩大:侵略国增多(英→英、法、俄、美);侵略区域扩大(深入内地和统治中心);不平等条约增多;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破坏更多(鸦片贸易、传教等);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分组讨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呢?
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二篇章
英法联军焚掠万园之园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时间:
二、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
1860年10月
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2.经过: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 (zhǔ1831~1861)道光皇帝第四子。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他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在位11年,病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圆明园占地5200亩,周长近10千米,有140多组宫殿楼阁,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园林建筑中西合璧,堪称“万园之园”。园内珍藏着大量的古代书籍、文物、艺术珍宝,均为无价之宝。图为圆明园全景。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汇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远瀛观分为三部分: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图为远瀛观。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观看视频,说说英法强盗者的罪行。
视频:火烧圆明园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到避
暑山庄。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闯进北京的西北郊皇家
园林——圆明园。
闯入园内的侵略者争先恐后地抢劫和破坏。凡能搬
动的金银财宝、珍贵文物等都被洗劫一空。搬不动、抢
不走的东西,统统砸碎。为了掩盖其抢劫行为,放火烧
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
学生活动:说说英法强盗们的罪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四处纵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图为被毁后的圆明园废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天
津条约》继续有效;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
开天津为商埠;赔偿英、法的白银各增至白银800
万两等。
资料:《北京条约》的内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①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②它使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③圆明园的烧毁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遭受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④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议一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三篇章
沙俄乘机强占中国领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时间:
2.手段:
三、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858年起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结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 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 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40多万平方千米。
1864年中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44万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几个勘界议定书割占7万平方千米。
1689年中俄规定的待议地区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权
领土
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
①割香港岛;②赔款;③5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特权。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11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可入内地经商等; ④割九龙司地方一区;⑤给英法巨额赔款。
香港岛
①九龙司地方一区
5处通商口岸
都在沿海。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11处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②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千米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中国拒绝“修约”
B.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割占中国的领土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两个强盗是( )
A.英、俄 B.俄、美 C.英、美 D.英、法
3.林则徐曾说过:“终为中国患者,俄罗斯也。”
在近代,沙皇俄国 ( )
A.第一个打开中国的大门 B.侵占中国领土
C.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焚毁了圆明园
D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材料: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
请回答:
(1)两个强盗犯的罪行是什么?
(2)上述材料暴露了强盗的什么本性?
(1)火烧圆明园。
(2)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第二鸦片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制度落后,腐败无能,中国又一次战败了,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而清政府并没有汲取战争失败的教训,仍继续“沉沦”下去,以致遭受到更为严重的侵略。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
原因
2.经过:爆发标志;《天津条约》的签订
3.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掠夺和焚毁:时间、
原因、经过
1.中俄《瑷珲条约》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
2.中俄《北京条约》及其割占的中国领土
3.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其割占的中国
领土
4.中俄《改订条约》等割占的中国领土
5.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总面积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