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与儿街中学语文教学案 第二十三课 《登上地球之巅》
年 级:七年级 备课时间:0905
备课人:蔡立松 审查人:项志新 袁善宏 杨 俊 王 俊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2. 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教学重点:目标中1、2。
教学难点:目标中3。
教学方法:
1. 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法。
2. 讨论、点拨法。(学生 ( http: / / www.5ykj.com" \t "_blank )发现课文中的美段、美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 ( http: / / www.5ykj.com" \t "_blank )点拨培养学生 ( http: / / www.5ykj.com" \t "_blank )的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二、解题介绍、补充资料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文章先从题目读起。 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8848.13米]
2.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尽早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来进行,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的计划,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登山队员完成了第一个“战役”,安全返回大本营。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了,打响了第二个“战役”。这一次的难度明显比第一阶段高,冰崩和雪崩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队员十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队长史占春带领队员沿着副队长许竞打通的道路,终于上升到7300米的高度,为第三次行军到达8000米以上的进军路线,进行了必要的侦察并确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行军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缺氧而晕倒,但困难吓不倒他们,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安全到达7600米,这是我国当时登山史的新高度。5月2日,登山队开始了对被人称为8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带”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们战胜了被认为不可征服的“第二台阶”,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任务。
5月24日上午,登顶的总攻终于打响,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三、生字词掌握(要求同学们务必认真查阅工具书进行填写)(A级)
1.注音
巅diān 砭骨biān 履践lǚ 崔巍wēi 缭绕liáo 冰镐gǎo 镶有xiāng
滞留zhì 窒息zhì 轮廓kuò 匍匐pú fú 耸立sǒng 阴霾mái 余暇xiá
2.辨音
3.辨形
4.辨义
履践:践踏。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齐心协力: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四、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默读,准确把握文段中的主要信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
1.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B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
明确: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
2.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什么样的精神?(B级)
明确: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团队协作精神、个人牺牲精神、坚强的意志 。
3.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指明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C级)
1 登山队出发。
②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③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④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⑤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弃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⑥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五、精读课文,研究相关问题
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B级)
明确:为队友做人梯,疲劳过度,体力衰竭,放弃登顶;面对死亡的威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队友;一封感人的信。
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C级)
明确:为了表现珠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遭遇的巨大的困难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A级)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C级)
明确: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笔精华写景的句子,积累下来并学会模仿、运用。没有固定答案,可让学生当堂仿写,要提醒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充分发挥想像,尽量写出当地夜景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
作用: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试着仿写几句:
4.这些人为什么能登上地球之巅?靠的是什么?(C级)
明确: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文章表现的不只是其他三人登山的胜利,或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也不只是这次登山活动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的胜利,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
六、课堂延伸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体会登山运动员所承受的痛苦。)
1、想像一下,登上最高峰的运动员的心情。(C级)
2、登山运动员为什么要登上最高峰?这样做值得吗?意义是什么?(C级)
3、想象一下,登山运动员在登山过程中有什么感觉?(C级)
(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与幻想,只要想象合理,能自圆其说。教师作调整性解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七、课堂小结
探险既是人类对求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我们应不断武装自己,去探寻无穷的未知世界。
八、课外作业
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感想?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前文的劳伦斯·奥茨和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写一则心得笔记]。(设题意图是把两篇课文连贯起来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C级)
(2)藏
匙
cáng 收藏
zàng 藏族
hí 汤匙
(4)颤
zhàn 颤栗
chàn 颤动
(1)将
匙
jiāng 将来
jiàng 健将
hí 汤匙
(3)济
匙
jǐ 人才济济
jì 体力不济
hí 汤匙
已 已经
己 自己
(2)
(1)
拔 海拔
拨 拨动
沮 沮丧
咀 咀嚼
龃 龃龉
(4)
缭 缭绕
燎 燎原
撩 撩起
(3)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