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会读“朱、扁、队、伍、粮、抽、茅、陡、鞋、戴、研、究、仗、疼、敬”15个字,会写“领、队、伍、跟、师、战、夜、争”8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素材】
1.朱德简介
2.有关扁担的介绍
3.有关井冈山的知识
4.朱德三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朱、扁、队、伍、粮、抽、茅、陡、鞋、戴、研、究、仗、疼、敬”
15个字,会写“领、队、伍、跟、师、战、夜、争”8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有关本课的图片资料、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出示2)课件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朱德的扁担》)学生齐读课题。
4.(课件出示3)课件出示扁担图,认识“扁担”。
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生:可以用来担东西,比如担水,担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3.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先读课文,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4)
生: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5)出示生字,“朱、扁、队、伍、粮、抽、茅、陡、鞋、戴、研、究、仗、疼、敬”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课件出示6)指导书写会写的8个生字“领、队、伍、跟、师、战、夜、争”。给这几个字组词。
(2)仿写,小组评价。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游戏:识字大餐.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
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扁担(biǎn
dàn
biǎn
dan)
粮食(liáng
shi
liáng
shí)
研究(yán
jiū
yán
jīu)
心疼(xīn
tóng
xīn
té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ài
lǐng
duì
wu
gēn
suí
zhàn
zhēng
rì
yè
huì
shī
三、给生字组词.
粮(
)
抽(
)
陡(
)
仗(
)
研(
)
队(
)
扁(
)
鞋(
)
答案:
一、biǎn
dàn
liáng
shi
yán
jiū
xīn
téng
二、带领
队伍
跟随
战争
日夜
会师
三、粮食
抽烟
陡峭
打仗
研究
队伍
扁豆
鞋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2.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教具准备
有关本课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二、研读课文,感悟理解。
板块一:学习第1、2自然段,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课件出示8)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是敌人。这句话你了解到什么?
生: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板书:缺少粮食——挑粮)
(2)(课件出示9)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
生: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
生: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板块二:学习第3自然段,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课件出示10)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说说你的理解?
生: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板书:战士心疼——藏扁担)
生: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2)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齐答:休息。
(3)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①同桌互相交流。
②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把朱德同志的劳累、同志们对他的敬爱读出来。
板块三:找句子,谈看法。
(1)(课件出示1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生: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
生: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1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板书:扁担写名——令人敬爱)
生: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板书:以身作则)
(板书:同甘共苦)
生: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生: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4.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生: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
三、总结谈话,加深印象。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记”三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课件出示13)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填上合适的词。
一( )扁担
一(
)队伍
(
)着斗笠
一(
)粮食 一(
)草鞋 (
)地工作
二、连线。
穿
粮食
监守 敌人
戴
山路
粉碎 部队
挑
草鞋
储备 根据地
走
斗笠 带领 粮食
三、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
答案:
一、根
支
戴
担
双
辛勤
二、
穿
粮食
监守 敌人
戴
山路
粉碎 部队
挑
草鞋
储备 根据地
走
斗笠
带领 粮食
三、朱德是一个与红军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甘苦共患难、官兵一致、无私无畏的人。
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
缺少粮食——挑粮
同甘共苦
战士心疼——藏扁担
扁担写名——令人敬爱
以身作则
【教学反思】
1.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感悟朱德同志的高贵品质,难度似乎大了一点。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介绍朱德这个人物以及他在课文中所处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讲读重点段落(第三段)。
2.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为其逐步培养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一道”、“一块儿”两个词语其实很能体现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朗读教学从来都是难点。让学生会读、会理解,而真正让学生读出感情就有一定困难了。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介绍朱德这个人物以及他在课文中所处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再接着讲读重点段落(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多层理解,细读感悟
品读课文,围绕"藏"和"找"学习课文.
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
齐读课题。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
2.(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的朱德是什么样子的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
(出示课件)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
生: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可能还会流出血来。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什么是“山高路陡”?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
(山很高,路也不平。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5.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不料”)也就是战士们没有如愿以偿。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师:朱德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生: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生: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
生: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师: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三、走近人物,延伸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精彩片段
老师: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生: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
生: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
生:他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生: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生: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朱德工作很忙,现在还要走这么多路,说不定会累出病来的。
生:而且山高路陡。
老师:什么是“山高路陡”?
生:山很高,路也不平。
生: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
老师:再想想,这儿的陡,除了不平之外,还有什么意思?(老师做了个手势)
生:路很窄。
生: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
生: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老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老师: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
生: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
生: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
老师: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说课案
《朱德的扁担》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全文虽没有一句对话,但却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场面。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红军指挥官的形象,而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革命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二、说学情:
我们可以高兴地看到,二年级的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喜欢学习汉字,能够利用学习经验自主学习生字,掌握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观察汉字,基本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但不太乐观的是,本课课文讲的是1928年发生的一个真实的革命故事,与现在的生活相去甚远,孩子们丝毫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于文中所描绘的历史背景、战争背景、生活状况更是知之甚少。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想象拓展,发展学生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也是多元的。”启发学生借助教材展开想象,并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内心,从吸收至倾吐,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指导他们的生活。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去对比,加强对当时革命状况的了解,从而引发对革命事业崇敬之情。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另一个重点就是“扁担”,始终抓住“扁担”,从战士的“藏”,到朱德的“做”,并且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层层递进,把难点一步步的剥离,突破。
第二自然段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挑粮食路途艰难。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体会去挑粮食的一定是身强力壮的人,这是因为路途艰辛。这样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挑粮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接着再联系他们平时爬山时的感受:自己空身爬都很累,担上粮食就更艰难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情感体验使这个难点很好的解决了。
本课的重点段是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学生主动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更有效。通过让学生了解双方的行为意图,从每个角色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体会到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以及朱德同志的精神,这样有了换位思考的答案,比教师填鸭式的说教要好多了。之后出示这句话: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课后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这样的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以这堂课的学习为起点,积累更多的知识。这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具。
课下鼓励学生大量收集资料和图片,更多的了解朱德和当时的大环境,为更好的理解课文作准备;利用生字卡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合作意识,注意强化字形。
2.导入。
第二课时
齐读课文,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设计意图:借助朗读,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本课奠定情感基础。】
3.中间环节。
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1、2自然段,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是敌人。这句话你了解到什么?
生: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
生: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
生: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设计意图:注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学习第3自然段,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说说你的理解?
生: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 生: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2)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齐答:休息。
(3)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①同桌互相交流。
②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把朱德同志的劳累、同志们对他的敬爱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充分理解课文,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3.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生: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
生: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生: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生: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生: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4.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生: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总结谈话,加深印象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记”三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设计意图:锻炼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
缺少粮食——挑粮
同甘共苦
战士心疼——藏扁担
扁担写名——令人敬爱
以身作则
通过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5.小结,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的作业以字词为主,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字词。
第二课时的作业以词语和课文理解为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以及词语在课文中的运用。
课件
资料暂存
备课资料
1.朱德简介
1886年出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朱德(1936)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2.扁担
扁担是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
但也有两头上翘,形似“月牙”的翘扁担。翘扁担据说挑东西比较省力,但掌控须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在使用时就容易翻转过来,为了防止翻转,有的翘扁担又在一头装上一块短木板,叫做扁担的“马”。
3.
井冈山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业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近年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4.朱德三奇
开国十大元帅,朱德名列第一,高寿九十。他从一个佃户的孩子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一个小学教师成长为解放军总司令。
他是了不起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他一生有三奇。
一奇将军不当找真理,有财不发要入党
朱德从小就关心民族的生死存亡。1909年1月,23岁的朱德考进云南讲武堂,1911年毕业。同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蔡锷任命朱德为连长。他指挥攻占总督衙门,立下战功,时年25岁。后又担任滇军的营长、团长。1917年,护国战争中,他英勇善战,31岁晋升为少将旅长。
五四后,他研究中国形势后,认识到过去的斗争方式不行,要学习俄国革命,找新的道路。他决心放弃高官厚禄,去找真理,去找共产党。终于,在德国见到周恩来,加入了共产党。
二奇冲锋在前,身经百战,子弹硬是不碰他
1916年护国战争中,朱德随蔡锷到四川,纳溪一战朱德率部坚守半月,衣服被子弹打烂。可一点没受伤。南昌起义后,朱德率2500人退至福建、江西边界一带,遇敌一个师。他亲率几个警卫员攀登悬崖陡壁,偷袭敌后打的敌人仓皇逃命。
1928年6月,敌人十个团会剿井冈山。朱德亲率尖刀连冲锋,帽子被子弹打了一个洞,却毫发未伤。1929年1月,朱、毛带红四主力从井冈到赣南遇敌袭击。危急时刻,朱德亲率警卫班掩护撤退。他手提机关枪和战士一起边打边撤,只剩三人,支撑了十多里路,终于和大部队汇合。
三奇是总司令又是普通一兵
1928年,红军在井冈山储粮备战。朱德亲自做了一根扁担,他不顾自己年纪大,大家一起下山挑粮。1941年初到南泥湾搞调查,天黑回不去,就找了两间破窑洞住下。他叫别人休息,自己亲自站了半夜岗。朱德来到农民刘老汉地上,帮他拉犁。过去朱德在延安常和群众开荒种地,担尿拣粪。
练习:
1.连字成词。
扁
队
粮
研
打
敬
伍
担
爱
仗
食
究
2.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红军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
)
(2)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
)
(3)山上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
)
(4)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
)
3.照样子写句子。
例:晚上还要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1)黄叶落下来。 (
)的黄叶(
)落下来。
(2)小鱼游着。 ( )的小鱼(
)游着。
4.连词成句。
(1)一块儿
朱德
去挑粮
也跟
同志
战士们
。
(2)粮食
出产
井冈山上
不多
。
参考答案:
1.连字成词。
扁
队
粮
研
打
敬
伍
担
爱
仗
食
究
2.
充足
敬佩
经常
特别
3.
树上
摇摇晃晃的
一群群
自由自在地
4.
(1)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2)井冈山上出产量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