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奇特的“钢琴” (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奇特的“钢琴” (优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30 19:4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奇特的“钢琴”
【教学目标】
1.会读“钢、抗、战、期、钱、买、瓷、器、瓶、罐、店、答、挥、敲、串、取、桌、支”
等18个字,会写“苦、总、店、答、串、桌、完、支”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感受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进行音乐创作的执著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冼星海刻苦创作的执著精神,在条件特别艰苦的环境下是如何利用奇特的钢琴作曲的。
【教学难点】
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感受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进行音乐创作的执著精神。
【教学素材】
1.作者洗星海简介
2.洗星海的作品
3.《奇特的“钢琴”》背景资料
4.相关课件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读“钢、抗、战、期、钱、买、瓷、器、瓶、罐、店、答、挥、敲、串、取、桌、支”
18个字,会写“苦、总、店、答、串、桌、完、支”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各种大小不同的瓷器、筷子、细铁棍、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导课题。
1.课件播放钢琴按键声,老师用筷子敲击瓷器,听听声音。比较两种声音,说说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2)
2.引入:我国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音乐家就是用敲瓷器这种方法创作了许多有名的曲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用瓷器帮助作曲的故事。(板书:《奇特的“钢琴”》)
(课件出示3)
二、初感知,指导读。
1.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通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每个小组发一套生字卡片,由小组长带领自学生字,每个组员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
(课件出示4)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不正确的断句。
5.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5)
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进行音乐创作的事情。
6.课前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同学们查关于洗星海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三、学生字,读词语。
1.
(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卡片,“纲、抗、期、军、艰、津、贴、钱、店、挥、敲、符、旧、桌、完、支”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四、韵律操,写生字。
1.做韵律操
孩子们,又到写字时间了,先活动活动关节!
2.
出示生字
好了,下边请出这课的生字宝宝。(课件出示7)








3.指导写字
(1)观察范字(课件出示8)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2)指导范写
①.讲解难点
  
 
苦、答、完:上下结构,“完”上宽下窄。
  
串:独体字,两个口都要扁,第二个口要比第一个口宽。
②教师范写。
(3)在生字本上各写三个生字,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以下5个生字“苦、总、店、答、串、”
二、给以下生字组一个词语
完(
)答(
)串(
)支(

三、我能模仿,我会填空。
例:(一朵朵)鲜花

)名曲

)音符

)小棒

)小草
答案:
一、苦




二、完成
回答
串连
支出
三、一首首
一串串
一根根
一棵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感受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进行音乐创作的执著精神。
2.在条件特别艰苦的环境下冼星海是如何利用奇特的钢琴作曲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课件出示10)
2.指名读课文。
二、品读学习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1)
(1)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板书:很少的津贴、总是、攒、买一些瓷器-----条件艰苦)
(2)你从“攒”字能感觉到什么?
生:体会这些瓷器的来之不易。
指名读。指导朗读:体会钱来之不易,重读“总是”、“攒”。
(3)品读第二句,体会这些瓷器的来之不易。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12)
生:知道了人们都不理解冼星海的做法,冼星海也不做解释。
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嘲笑洗星海的语气。
3.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13)课件出示插图: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
再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画上冼星海的面部表情,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冼星海在一堆瓶瓶罐罐中陶醉的练琴。
生:从他的表情上看出来他很认真,也很执着。
(2)(课件出示14)指名读有关句子,想象冼星海让“叮叮当当的响声”变成“一串一串动听的音符”时的情景。在想象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3)模仿冼星海的样子敲一敲准备好的瓷器,愿意把自己课前试好的音乐敲给大家听的就到讲台前敲。
(4)再读这一段课文,说说你从“拉一会儿,他就趴在桌上写一会儿,写完后又接着敲哇,拉呀。”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板书:每天:摆、敲、取出、拉、趴、写、敲、拉-----创作认真)
生: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冼星海对音乐创作的顽强和执着。
4.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说说为什么奇特的“钢琴”要加上引号?(课件出示15)
生:奇特的“钢琴”指的是一些瓷器。这里的引号表示有特殊的意义。
三、总结拓展
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冼星海是个什么样的人?(课件出示16)
生:冼星海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
生:冼星海是个十分执着和顽强的人。
生:冼星海也是非常乐观的人。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动听 _______  _______   奇特 _______ _______
二、句子加工厂(用带点的字词造句)
(1)
冼星海总是把这些钱攒起来。

(2)
你买这么多瓶瓶罐罐,是想开饭店,还是想留着当古董?

三、我会连
一些           功夫
一阵           音符
一串           名曲
一根           声响 
一会儿          指挥棒
一支           瓷器
答案:
一、
美妙
刺耳
怪异
一般
二、(1)小明总是我们班第一个到校的。
(2)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的天气,妈妈都会准时送接我。
三、一些           功夫
一阵           音符
一串           名曲
一根           声响 
一会儿          指挥棒
一支           瓷器
板书设计:
奇特的“钢琴”
钱少、总是、攒、买瓶瓶罐罐-----条件艰苦
每天:摆、敲、取出、拉、趴、写、敲、拉-----创作认真
【教学反思】
这课《奇特的“钢琴”》涉及到要让孩子们提前了解课文背景和主人公的资料。为此,我给孩子们留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查资料。不少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资料的查阅,可就是在课堂上介绍自己所查资料内容时,不会说,里面好多字不认识,就算家长给注上拼音,孩子读的还是不熟。这就需要孩子在家把所查资料读熟,做到真正的了解,将大大有助于孩子理解课文主题。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奇特的“钢琴”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查找有关冼星海的资料入手,以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为基础,以理解重点词语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进行音乐创作的执著精神。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听写词语
1.同学们,让我们齐读课文感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进行音乐创作的执著精神。
2.听写生字,学生进行表演读的展示。
二、再读课文,自主质疑
1.自主学习
请自由地、轻声地把课文读一遍。
2.同桌合作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同桌注意听字音准不准,停顿正不正确。

3.小组讨论
在自读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讨论。小组把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再看图、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感悟。小组读读议议,如还有疑难则全班交流。
三、品读语言,探究学习
出示内容问题
1.冼星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2.想一想:冼星海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乐曲创作的?
3.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围绕“奇特的‘钢琴’”讲了四个意思:
(1)第一自段段讲冼星海把很少的津贴攒起来,用来买瓷器。“每个人只能领到很少的津贴”,“很少的津贴”说明了生活条件的艰苦。“冼星海总是把这些钱攒起来”,由“总是”可见他克服了许多生活上的困难。
(2)奇特的“钢琴”引起了人们奇怪的猜测。
第二自然段讲人们不理解冼星海的做法,冼星海也不作解释。
(3)奇特的“钢琴”有着特殊的作用。
①课件出示插图: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
  再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画上冼星海的面部表情,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再读第三自然段,把描写这幅插图的句子找出来画一画。
 ③指名读有关句子,想象冼星海让“叮叮当当的响声”变成“一串一串动听的音符”时的情景。在想象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4)第三自然段讲冼星海把这些瓶瓶罐罐当作“钢琴”勤奋创作。“每天晚上”说明创作的勤奋。“敲敲这个”“敲敲那个”“拉一会儿,他就趴在桌上写一会儿,写完后又接着敲哇,拉呀”反映了创作的认真。“一串一串动听的音符”说明冼星海有很高的音乐才能。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回做适当的点拨,冼星海能用瓶瓶罐罐做钢琴,你觉得冼星海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怎样读一读。
(5)奇特的“钢琴”立下了大功。
四、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这奇特的“钢琴”有什么作用?
2.你还能知道那些冼星海的作品?课后查一查资料吧!
课件
资料暂存
备课资料
1.洗星海简介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属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最后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少年时期:
  冼星海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生于澳门一个贫苦家庭。
  冼星海6岁时随母亲黄苏英去新加坡,进入了新加坡的养正学校。养正学校的区健夫老师,最先赏识冼星海的音乐秉赋,并选他进入学校军乐队,让他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训练。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亲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学习小提琴,开始正规的音乐课程。
  进入岭南大学后,为了贴补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卖两个钟头的书、纸、笔等物,和加入岭南银行乐队这两件工作,来维持学费和伙食费。他在乐队里担任演奏直箫,后来成了附中管弦乐队的指挥,因为他吹奏单簧管很有韵味,由此得到“南国箫手”的雅号,连培正中学也请他去做音乐教员和乐队指挥。
  法国求学:
  冼星海
1926年春,冼星海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靠在学校图书馆任助理员维持生活,期间师从作曲家萧友梅和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
  1928年,冼星海进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和钢琴,后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冼星海靠在餐馆跑堂、在理发店做杂役等维持生活。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他是该班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考试后,主考老师保罗·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救亡创作:
  1935年,冼星海毕业回国,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救亡歌咏运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
  一次,冼星海参加了上海学联到郊区救亡宣传的活动。国民党当局派保安队到现场阻止学生,对峙时剑拔弩张。这时,青年诗人塞克把自己写的一首诗交给冼星海。冼星海怀着满腔激愤,朗诵了两遍,倚墙只用了5分钟就写出曲谱——“枪口朝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这首《救国军歌》当场在学生中唱响,随后在场的老百姓甚至连保安队的士兵也跟着唱,很多人边唱边流泪。
  延安生活:
  1938年9月,冼星海接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体师生的邀请电报。于是,他高兴地对妻子钱韵玲说:“我们到延安去吧。”说走就走,这年11月,两人携手离汉去延安。他们在途中结成了伴侣。
  1938年冬,冼星海放弃优厚待遇,奔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大”兼课。在鲁艺,他负责音乐理论、作曲的主要课程,还教授音乐史及指挥。在延安的一年半,他进入创作的巅峰期,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作品。在政治上,他追求进步,并于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也成了旷世千古的绝响。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在场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连声叫好。更有许多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
  在延安的艰苦条件下,党中央决定每月给冼星海15元津贴,而当时朱德总司令每月津贴只有5元。另外,鲁艺的助教有6元,教员有12元。冼星海每星期能吃两次肉,两次大米饭,每餐多加一个汤。这些都体现了党组织对特殊人才的尊重。
  病逝苏联: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临行前,毛泽东在家中请他吃饭并饯行。1941年6月22日随着苏德战争爆发,该片制作停顿。他想经新疆回延安,却因当地军阀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断而未成,被迫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在供应十分困难的战时条件下,他相继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第一交响乐”)、《神圣之战》(“第二交响乐”)、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该尔达》和以中国古诗为题材的独唱曲。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1945年初,苏联有关方面将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刚住进医院,冼星海便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但病魔无情,虽然在李立三的奔波下,得到联共(布)领导人斯大林批示,在苏联国际救济总会协助下,冼星海入住莫斯科一家医院,但由于患严重血癌,沉疴积疾,医生回天无力,于1945年10月30日病逝,年仅40岁,李立三夫妇为其料理后事,与苏方一起为其举行隆重安葬仪式。致悼词的是后来为《莫斯科——北京》谱曲的苏联著名音乐家穆拉杰利。
  冼星海被安葬在莫斯科近郊公墓,骨灰盛放于一灰色大理石小匣,匣子正中镶着音乐家的一张椭圆形照片,周围环绕缎制花束,下刻金色俄文:中国作曲家、爱国主义者和共产党员:黄训(赴苏联后用母姓)。
  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追悼会。
2.《奇特的“钢琴”》背景资料
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为党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
  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剧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
  音乐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命运。冼星海在西方求学期间,饱受西方列强对弱小民族的歧视。回国途经伦敦时,英国海关竟不准他入境,被扣几个小时。回国后,他曾指挥上海工部局的管弦乐队演奏贝多芬《第八交响曲》,可这个乐队从指挥到演奏者却没有一个中国人。他深切体会到民族受压迫的苦难,从而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音乐发出了解放的呐喊。
  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学成回国成了名人。国民党想利用他写颂歌,惟利是图的商人也重金收买让他写“桃花窝里美人多”之类的商业歌曲,他都不为之所动。他精心为进步电影《复活》、《雷雨》、《大日出》、《夜半歌声》配曲,而且为了抗日救亡不要任何报酬。
  在延安时期,冼星海不仅在组织上入了党,艺术创作也达到了崭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为党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应该说,这也恰恰是他周围革命环境影响的结果。冼星海与聂耳一样,把音乐当成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人民也在歌声中永远记住了他们。
练习:
1.读拼音写汉字:
jiān

zǒng
shì
huí

shū
zhuō
wán
chénɡ
shū
diàn
2.给下面的字组词:

(
)    

(
)

(
)    

(
)

(
)    

(
)
3.我能把词宝宝带回家。
①发明
发现
(1)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   
)之一,这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2)我(
   )了一个隐藏的山洞。
(3)爱迪生(   
)了电灯。
(4)牛顿(   
)了万有引力的现象。
②挂

(5)树的枝头(
    )满了红色的苹果。
(6)八月(
    )花香。
③成

(7)万里长(
    )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8)放学回家后,我认认真真的完(
    )了作业。
4.读一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每天晚上,冼星海就把这些瓷器摆好,用一根小小的指挥棒敲敲这个,敲敲那个,瓷器发出了一阵丁丁当当的声响。慢慢地,这响声变成了一串一串动听的音符。然后,他又取出那把惟一的旧小提琴拉了起来。拉一会儿,他就趴在桌上写一会儿,写完后又接着敲啊,拉啊。
  (1)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2)冼星海为什么成为音乐家?
答案:
1.
时期
军民
饭店
指挥
新旧
拉琴
完成
奇怪
玩笑
回答
生活
艰苦
2.

(
钢球
)    

(
对抗
)

(
期待
)    

(
艰苦
)

(
符号
)    

(
桌子
)
3.
(1)发明
(2)发现
(3)
发明
(4)发现
(5)挂
(6)桂
(7)城
(8)成
4.(1)摆、敲、取出、拉、趴、写、敲、拉
(2)因为冼星海在条件特别艰苦的环境下还积极进行音乐创作所以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