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难忘的泼水节 课件+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7.难忘的泼水节 课件+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30 11:50:03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体验吗?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泼 度 敲 龙 驶
容 盛 碗 健 康
寿 铺 踩kāngpōdùqiāolóngshǐróngchéngwǎnjiànshòupūcǎi泼水 一度 敲鼓 龙船 驶过
笑容 盛满 银碗 祝 福 健 康
长寿 铺成 踩着kāngpōdùqiāolóngshǐróngchéngwǎnjiànshòupūcǎizhùfú 铺盛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忘wàng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第一笔点,和心的第二点都在竖中线,第三笔折在横中线上。部首:心组词:难忘 忘却造句:1961年泼水节令人难忘。音序:W结构:上下 泼pō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发”的竖撇要靠左写。部首:氵组词:泼水 撒泼造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民互相泼水庆祝。音序:P结构:左右 度dù 书写指导:第一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要写的有力。部首:广组词:度过 欢度造句:我们几个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音序:D 结构:半包围 龙lóng 书写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写法要舒展。部首:土组词:龙年 龙王造句:再过两年才能到龙年。音序:L结构:独体 炮pào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点和第七笔横折的横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从横中线起笔。部首:火组词:花炮 鞭炮造句:过年了,家家户户放鞭炮。音序:P结构:左右 穿chuān 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边窄长,第一点和竖钩都在竖中线上。部首:穴组词:穿着 穿透造句:小明正穿着鞋。音序:C结构:上下 向xiàng 书写指导:第一笔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五笔从横中线上起笔。部首:口组词:向北 向日葵造句:小红向北走200米就到家了。音序:X 结构:半包围 令lìng 书写指导:撇、捺起笔在横中线上,两个点在竖中线上。部首:人组词:令人难忘 令牌造句:有了令牌,进出城门就方便了。音序:L结构:上下 敬爱:
欢呼:
象脚鼓:尊敬热爱。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
欢乐的呼喊。
造句:听到胜利的消息,大家都欢呼起来。
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
造句:那天早晨,人们敲着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笑容满面:
满脸呈现出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欢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造句:小明得了一百分,他笑容满面地回了家。欢呼 欢跃 两个词都表示高兴。
“欢呼” 指欢乐地呼喊,形容一种欢乐而振臂高呼的激情场面,侧重语言。“欢跃”意思是精神振奋,欢腾雀跃。形容(人)的群体心态,精神振奋,欢腾雀跃,侧重动作。
1.他胜利了,每个同学都为他的坚强而欢呼,运动场上热闹极了。
2.听说要举行班级联欢,全班同学一齐欢跃起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 1961年的泼水节很幸福、很难忘。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共同度过了一个幸福而难忘的泼水节。1.根据拼音写词语。
lónɡ chuán nán wànɡ nián dù pō shuǐ

huā pào xià lìnɡ fānɡ xiànɡ chuān zhe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龙 船难 忘年 度泼 水花 炮下 令方 向穿 着2.照样子写几个“一AA”式的数量词。
一条条: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961年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一串串一朵朵一片片,,。4.判断正误 , 对的打“√”,错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  )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欢乐的人群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周总理来到人群中。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只填序号)
①地毯   ②象脚鼓  ③对襟白褂 
④鼓点  ⑤咖啡色  ⑥头巾
周总理身穿(   ),(   )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   ),敲着欢乐的(   ),踩着凤凰花铺成的“(   )”,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③⑤⑥②④①课件32张PPT。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重点)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串珠问题: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
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
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
听录音回顾课文1.“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敬爱”表现了周总理深受人们爱戴。2.“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从“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3.“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4.“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的装扮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5.“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表达了什么?写出来傣族人民向周总理祝福时的欢乐场面,表达了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6.“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阅读方法解密:场 面 描 写概念: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作用:它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串珠问题: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因为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个很隆重的节日,这次泼水节能够跟周总理一起过,傣族人民非常高兴。
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周总理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难忘的泼水节傣族人民
周总理共度节日
幸福难忘热烈欢迎 高声欢呼
泼水 祝福健康长寿笑容满面 敲鼓跳舞
泼水 祝福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十个鸡蛋
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率领红军进军云南,来到了马龙县。
那时候,国民党军队像疯狗一样前面堵、后面追,一心要把红军消灭掉。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指挥部队奋勇作战,斗争艰苦极了。在马龙县的一个村子里部队大休息,好养足精神,继续行军。
周副主席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还没吃上饭。警卫员魏国禄急坏了,一心要给周副主席买点东西吃。可是村里的老百姓都让国民党兵连骗带吓赶跑了,一个人也看不到。
魏国禄和另一个战士走遍了全村也没遇上一个老百姓,实在没法子,就走进空荡荡的老百姓的屋子去找吃的东西。没走几家,就找到了两碗苞米饭和十个鸡蛋,这下子魏国禄可高兴了。
可是屋里没人,怎么付钱呢?先让周副主席吃上饭再说。两人一商量,赶紧跑回休息地。
饭做好了,他们高高兴兴地端到周副主席面前。周副主席问他们:“这些东西哪儿来的?”
“买的!”
  “对,是买的。”
他看看这两个小战士,不大相信:“买的?给了人家多少钱?”
两人不吱声。
“没有给钱吧?”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说;“老乡屋里没人,把钱放在屋里又怕不保险,只好先回来,想让您吃上饭再说。”
周副主席立即严肃起来:“不行。你们从哪里拿来的,赶快送到哪里去。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违反革命纪律,要好好检讨。”
两位小战士难过地低下头。
周副主席换了温和的口气开导他们:“咱们是工农红军、人民的子弟兵,绝不允许乱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必须牢牢地记住: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宣传,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宣传。”
两人听了这番话,又难过又不安。把东西送回去吧,周副主席还饿着肚子呢;不送吧,又违反了纪律。
这时候,范金标走过来悄悄拉一下魏国禄的衣角,对副主席恳求地小声说。“首长,我们写个条子向老乡说明情况,多留点钱放在装鸡蛋的篮子里,好吗?”
周副主席想了一会,才勉强同意了。
条子是这样写的:“大伯、大娘:中国工农红军路过此地大休息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同志没吃早饭,想到你们村子里买点东西吃。在村子里走了几圈没有见到一个人,来到你们家里,我们拿了两碗苞米饭、十个鸡蛋,这事违反了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应该向你们赔礼道歉的!现在给你们留下此条,还有一块银元,作为买苞米和鸡蛋的钱。请大伯、大娘收下。”
周副主席把条子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一遍,这才说:“好,你们赶快送去吧。”
魏国禄刚要走,周副主席又叫住他:“等等,送了条子,再把这饭和鸡蛋给总部其他首长送一些去!”魏国禄这才高兴地走了。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1.朗读课文。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fèng huáng
象脚鼓 凤 凰 花 银碗 柏树枝
点拨:本文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朗读时要充满幸福、快乐的感情,语调稍高。尤其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更应怀着深情朗读。
参考答案: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2.看看插图,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读一读。参考答案: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一、拼一拼后认真写一写。
yì tiáo tiáo lónɡ chuán shǐ ɡuò jiānɡ miàn

yí chuàn chuàn huā pào shēnɡ shànɡ tiān kōnɡ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一 条 条 龙 船 驶 过 江 面一 串 串 花 炮 升 上 天 空二、照样子,填一填。
鲜红的( 地毯 )  敬爱的( 总理 )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泼水节 ) ( 咖啡色 )的长裤
难忘的(    ) (    )的长裤
( 水红色 )的头巾 ( 欢乐 )的鼓点
(    )的头巾 (    )的鼓点红领巾老师儿童节深蓝色浅绿色悲伤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仿照加点词写两个。
(  )(  )满面  健康(  )(  )
(  )年(  )度 (  )面(  )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笑  容长  寿一  一 四  八一草一木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