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导学案+课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导学案+课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31 07:16:53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停顿和重音。
初读感悟
敞开
芬芳
无限
云锦
黄昏
耕耘
洋溢
挺拔
苍劲
绚丽
沃野
鸣禽
温馨
相聚
攀登
饱览
浩瀚
胸襟
明媚
微风
我会读
1.“绿色的课本”指什么?
2.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有些什么?
3.为什么称大自然为“绿色的课本”呢?
4.怎么样打开绿色的课本?
思考下列问题:
初读感悟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晴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朗读课文,思考讨论: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什么意思?
细读感悟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读了这一小节,有什么收获?
细读感悟
让明亮的眼晴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大自然的课本里
都有些什么?
细读感悟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细读感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听,又有人在热情地招呼你们了,它们是谁
它们拿什么招持我们
细读感悟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
大自然是一本绿色的课本了吗?
细读感悟
大自然
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
细读感悟
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所以诗人说大自然是课本。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说话
训练
细读感悟
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细读感悟
读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是不是也动心了?大家也去观察一下大自然,把你的收获也写成一首小诗。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重点强调
重点强调
1、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是因为大自然像课本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是因为蕴含丰富知识的大自然象征着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
3、“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
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 (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
并写下观察日记。
作业布置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
热爱、探索大自然
板书设计五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
苏教版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读拼音,写词语。
wēn
xīn
gēng
yún
miáo
huì
fēn
fāng








xuàn

hào
hàn
yáng

chǎng
kāi








答案:
温馨
耕耘
描绘
芬芳
绚丽
浩瀚
洋溢
敞开
二、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的绿阴

)的风光

)的空气


)的大海

)的胸襟

)的果园


)的早晨

)的翠竹

)的大门


)的松柏

)的眼睛

)的课本
答案:
( 清凉)的绿阴
( 无限)的风光
( 芬芳
)的空气

( 浩瀚)的大海
( 少年
)的胸襟
( 丰
收)的果园

(明媚)的早晨
( 挺拔)的翠竹

绿色
)的大门
(苍劲)的松柏
(明亮)的眼睛

绿色
)的课本
三、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是因为

3.、“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
4.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
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____________,激发少年儿童的___________、
感情。
5.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第4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____________。
答案:
1.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大自然像课本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蕴含丰富知识的大自然象征着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
3.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孙友田,
绚丽多姿,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5.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
6.拟人,更加生动形象。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祖国(
)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
)。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
(1)填空.
(2)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
。让人们感受到
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

(3)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4)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答:
答案:
(1)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运用反复,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3)祖国把绿色的大门敞开了,给了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
绿色的大门被祖国敞开了,给了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
(4)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五、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风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请你写出2句带有各种颜色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眼里,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课本?说说你的理由。
4.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沃野说:
5.按要求用“苍劲”
造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形容树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形容书画: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在我的眼里大自然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湛蓝的,大海是蔚蓝的。
4、小鸟说:微笑吧,欣赏美妙的歌曲,敞开少年的心扉。
野花说: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姿,放飞少年的心灵。
沃野说: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5、(1)、那石岩的缝隙间,生长着参天的古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
(2)、他的毛笔字写得苍劲有力。
解析:
3、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本,这就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可以想象秋天、冬天大自然的主色调,也可以想象大自然中某一景物的特点,如天空等等。可以写大自然是金色的,因为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稻穗是金黄色的,草木枯黄了。也可以写大自然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湛蓝的,大海是蔚蓝的。
4、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首先要意识到课文中是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式很整齐。接着我们要将小鸟、野花、沃野想象成人,它们会像人一样,怎样召唤人们去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要好好斟酌文字,力求语言优美,句式整齐。小鸟的特点是鸣叫时叽叽喳喳,可以想象为人在唱歌,可以回答为:欣赏美妙的歌曲,敞开少年的心扉。野花在风中摇摆,可以想象为:跳起优美的舞姿。沃野会想象到耕耘、劳动、收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
苏教版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导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句、段赏析、学习生词、资料延伸、习题训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导学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本”是什么意思?请说说课本的用处:
【作者简介】
孙友田,汉族人,中共党员。1
( http: / / www.21cnjy.com )937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1957年毕业于淮南煤矿学校矿山机电专业。历任江苏徐州贾汪煤矿技术员,江苏省文化局专业创作员,《雨花》杂志诗歌组组长、编委,《扬子江》诗刊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江苏省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自主学习】   
1、细读第一部分。(1)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大自然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
  A、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B、细读第3节。
  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C、细读第4、5节。
  ①男生齐读第4、5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3、细读第三部分。(6)
  ①齐读第6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大自然神奇美妙,奥秘无穷,等待着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发现、探索,只要我们不怕艰难,勇于攀登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4、重点研读。
1、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的发现吗?为什么这首诗的首尾两节要相同呢?现在大家一定明白了,谁来谈一
谈?
(像大家所体会到的,文章首尾呼应,诗句反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非简单的重复。篇首是对主题的暗示,两个“去吧”召唤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绿色”点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篇末是对全诗的升华,鼓励、期盼、激发少年儿童勇敢探索,勇于实践。朗读时要注意对比。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课时训练】
一、读拼音,写词语。
wēn
xīn
gēng
yún
miáo
huì
fēn
fāng








xuàn

hào
hàn
yáng

chǎng
kāi








二、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的绿阴

)的风光

)的空气


)的大海

)的胸襟

)的果园


)的早晨

)的翠竹

)的大门


)的松柏

)的眼睛

)的课本
三、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是因为

3、“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
_。
4、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
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____________,激发少年儿童的___________、
感情。
5、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第4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祖国(
)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
)。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
(1)填空
(2)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
。让人们感受到
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

(3)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五、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请你写出2句带有各种颜色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眼里,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课本?说说你的理由。
4、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沃野说:
5、按要求用“苍劲”
造句。
(1)形容树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书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