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
苏教版
12.伊索寓言
一、读拼音,写词语。
hú
li
pú
táo
zuǐ
chán
huāng
máng
(
)
(
)
(
)
(
)
yí
guàn
shuō
huǎng
fèn
biàn
jiè
xīn
(
)
(
)
(
)
(
)
答案:
狐狸
葡萄
嘴馋
慌忙
一贯
说谎
粪便
戒心
二、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寓言,是通过一个
用
、
等手法,来说明某个
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
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束,具有
的作用。
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
、
、
等。
2、《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
。
3、《牧童和羊》告诉我们:
。
4、《蝉和狐狸》告诉我们:
。
答案:
1、小故事、比喻、拟人、道理或者教训、讽刺和劝诫、画龙点睛
《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2、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3、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4、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三、画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无微不致(
)
奇花一草(
)
攻无不刻(
)
不曲不挠(
)
走头无路(
)
实是求是(
)
同干共苦(
)
惊慌失错(
)
名付其实(
)
阴谋鬼计(
)
坚苦奋斗(
)
以身作责(
)
答案:
无微不至
奇花异草
攻无不克
不屈不挠
走投无路
实事求是
同甘共苦
惊慌失措
名副其实
阴谋诡计
艰苦奋斗
以身作则
四、按要求答题。
1、昆明湖很静、很绿。(改为比喻句)
2.
他终于打听到了问清了王阿姨家的电话号码。(修改病句)
3、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改成拟人句)
4、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的新出土的一批陶器。(修改病句)
答案: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2、他终于打听到了王阿姨家的电话号码。
3、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4、博物馆里陈列着新出土的三千年前的一批陶器。
解析:
4、本题的语病是词序颠倒,原句中“三千年前的新出土”不合逻辑,原句的本意是这批陶器是三千年前的文物,是最近刚刚出土的。
五、课外阅读理解
(选自《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蚊子能够战胜狮子的原因是
2.“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蚊子的什么特点
3.蚊子为什么会被小小的蜘蛛吃掉
4.这则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
1.蚊子抓住狮子的弱点进攻,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2.得意忘形。
3.因为它得意忘形,让胜利冲昏了头脑。
4.说明了骄兵必败的道理。五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导学案)
苏教版
12.伊索寓言
【导学内容】
简介作家作品、学习生词、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练习、阅读链接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复习学过的寓言故事,进一步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进一步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导学资料】
【简介作家作品】
1、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2、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
3、《伊索寓言》是人类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
《伊索寓言》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4、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两则寓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除了这两则寓言之外,同学们肯定也读过不少寓言故事,能不能说说看,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学习生字词】
1、我会读
狐狸
牧童
蝉
无能为力
惊慌失措
怀有戒心
馋
酸
一贯
掺杂
说谎
葡萄
粪便
喉咙
2、理解词语意思:
惊慌失措: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无能为力:力量够不上。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
戒心:戒备之心。
掺杂:混杂。
【整体感知】
1.自读三篇寓言故事,完成下面表格。
课
题
地
点
人
物
故
事
寓意
(1)故事:
《狐狸和葡萄》讲的是狐狸吃不到葡萄,所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牧童和狼》讲一个牧童屡次大喊“狼来了”欺骗村民,当“狼真的来了”,谁页没有去帮助他。
《蝉和狐狸》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
(2)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寓意,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羊》告诉我们: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重点研读】
1、狐狸本来是想尽办法取够葡萄,结果却没有够到。心里很沮丧。为什么还说: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自己安慰自己,其实是自欺欺人。
2、你觉得狐狸是怎样的一个人?
狐狸是一个爱虚荣、表里不一、自己安慰自己、自欺欺人的人。
3、从牧童身上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如果一贯使用欺骗的手段对待别人,人们就会对你缺失了诚信。即使你说的是真话也没人能相信你的。
4、“圈套”在这一课中是什么意思。他用的是什么计谋呢?
指狐狸想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它所用的计谋。
5、学习了这三则寓言,看看这三则寓言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最后一句话往往画龙点睛。
6、读了《蝉和狐狸》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对坏人要时刻提高警惕。坏人说好话是他骗术的一种,我们不能被他的好话迷糊了。
【拓展练习】
1.带寓言故事的成语:
、
、
、
、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掩耳盗铃、 刻舟求剑
2.请分别说出下列寓言的寓意。
(1)《狼和小羊》:
(2)《猫和鸡》:
(3)《赫刺克勒斯和财神》:
(4)《农夫和蛇》:
(5)《狐狸和山羊》:
(1)这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2)这个故事带出的启示就是:坏人干坏事总是能找到借口的
(3)把为富不仁的富人与坏人归于一类,表现了穷人对于为富不仁的不满。
(4)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5)警告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阅读链接】
(一)《伊索寓言》选读
狼与小羊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他。于是他跑到上游,恶狠狠地说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说,他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小羊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狼对他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
这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生金蛋的鹅
有个人养有一只鹅,鹅生下美丽的金蛋。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人以为鹅肚里一定有金块,便把它杀了,结果发现它与别的鹅完全一样。他贪婪地希望得到更多的财富,却把微小的利益也失去了。
这故事说明,人们应该满足于现有的东西,切不可贪得无厌,杀鸡取卵。
号兵
从前,有个号兵,正当他吹集合号时,被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抓获了,他大声叫道:"各位,请不要无缘无故地杀我。因为我没有杀害你方任何人,我仅有这把铜号,没有任何武器。"敌人却对他说道:"正因为这样,你就更应当被杀死,你自己虽没打仗,可你召集所有士兵来攻打我们。"
这故事说明,人们更痛恨那些怂恿他人作恶的人。
(二)有关伊索的传说
传说,伊索在基督诞生前约60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
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伊索曾经靠机智救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德尔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凭记忆口述。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
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共27张PPT)
12.伊索寓言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资料链接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
《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资料链接
狐狸
牧童
蝉
无能为力
惊慌失措
怀有戒心
馋
酸
一贯
掺杂
说谎
葡萄
粪便
喉咙
理解词意
惊慌失措: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无能为力:力量够不上。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
戒心:戒备之心。
掺杂:混杂。
课
题
地
点
人
物
故
事
寓
意
整体感知
狐狸和葡萄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3、“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和心情吗?
12、伊索寓言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2、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2、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寓意
2、你觉得狐狸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1、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虚荣,表里不一,自己安慰自己,自欺欺人
12、伊索寓言
成熟:
(1)植物的果实或谷物生长到可收获的程度;
(2)比喻人或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牧童和狼
12、伊索寓言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读《牧童和狼》,了解内容。
一个牧童总爱说谎骗人,后来他说了真话,却没有人相信他。
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
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惊慌失措(气愤)
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狼来了
牧童:喊破喉咙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寓意
12、伊索寓言
蝉和狐狸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用骗乌鸦的方法骗蝉,但是蝉没有上当。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寓意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你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道理?
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存有戒心
除了这两则寓言之外,同学们肯定也读过不少寓言故事,能不能说说看,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1)《狼和小羊》
(2)《猫和鸡》
(3)《赫刺克勒斯和财神》
(4)《农夫和蛇》
(5)《狐狸和山羊》
……
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