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课堂小结
学习与探究第一单元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标呈现】: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学习要点】: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学习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学习难点】:
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学习提示】:
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习延伸】:
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金田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材料,归纳概括起义原因。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材料三: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四: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五:
洪秀全屡试不第,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进行宣传。起义原因
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激化了民族矛盾。
⑵.清政府腐败的专制统治和沉重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⑶.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迫使人民斗争反抗。
⑷.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加速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条件姓名:洪秀全
原名:洪火秀
族名:洪仁坤
生卒年:1814.1.11~1864.6.1
民族:汉族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出生地: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职业:出身农家,曾受聘为塾师
宗教信仰:拜上帝教
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生平事迹:道光年间三次考秀才未取,绝望于科举功名。后受基督教徒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启发,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组织群众谋起义,攻获清王朝半壁江山,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咸丰三年)以南京为首都,并将其改名为天京。1864年(同治三年)在天京病故,太平天国其后不久覆亡。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大布乡官禄布村。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总面阔16.5米,进深5.5米。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小屋,泥墙,无间隔。洪秀全曾在此居住生活了三十余年,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故居的附近还有洪秀全读书和教书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筑曾被清政府焚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洪秀全和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的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教徒,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扩展到周围数百里。拜上帝教逐渐形成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六人领导核心。 金田起义——起义爆发
1851年1月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金田起义纪念馆,位于广西桂平市北部金田镇金田村西侧的犀牛岭上,距市区28公里,有二级公路直达,下辖韦昌辉故居、新圩三界庙、傅家寨、古林社、风门坳共五处文物点,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田★永安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永安整顿建制内容:
永安封王表:1. 严肃军纪;
2. 清除奸细;
3. 永安封王。 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浓厚的专制等级意识对以后革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定都天京金田起义(1851)永安建制围困桂林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攻克武昌定都天京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在战斗中牺牲,太平军连战连捷。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王朝对峙。 建立政权——定都天京说说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观方面:
①这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战争,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②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军纪。
③坚强的领导核心,灵活主动的战备战术。
客观方面:
清军腐败不堪一击。 洪秀全领导太平军进入南京情景的大型油画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进入全盛——文治武功文治: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内容中主要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金田起义的口号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此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
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自己吃可以了。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和精力去分田呢?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请结合材料分析太平天国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内容1.土地分配2.产品分配方法:原则: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评价性质:太平天国建国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性: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空
想性);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落后性) 3.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1853~1855年牵制了清军,为西征创造条件攻打清统治中心巩固天京大本营挺进安徽、湖北、湖南
石达开鄱阳湖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打到天津郊区,
因孤军深入失败武功:进行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表现太平军北伐的连环画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奉命操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失败后又升任大学士,他是中国近代军阀的鼻祖。湘军火枪队 曾国藩兵败要自杀李鸿章
1823.2.15~1901.11.7淮军士卒天京陷落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原因:
经过:
结果:
性质:
影响:领导集团享乐腐败、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②杀③责④杀⑤疑⑥走⑦被灭①逼朝中无将,国中无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1856年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场内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 必然的。这是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分散性决定的。重建欲兴——政治军事
目的:
措施: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拜洪仁??赏酰?芾沓???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岢觥蹲收?缕??
1.时间:
2.目的:
3.核心:
4.内容:1859年
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5.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世界潮流。①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
②缺乏实施的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主观)。
③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客观)。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尤其在经济发展方面)?两者之间关系如何?①都为巩固政权;
②都反封建;
③都脱离实际;
④未能实施。①产生背景不同:《天》盛/《资》衰
②群众基础不同:《天》拥/《资》乏
③作用不同: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发展/未能付诸实施。
④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质是消灭私有制,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资》继承了《天》 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天》 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两者关系:对立
二者社会经济主张相反都具有反封建性质
统一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 1858年,破江北大营,取得浦口、三河镇大捷。
1860年,破江南大营,东征打到上海附郊,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1860~1861年,安庆保卫战
1861年9月,安庆陷落,英王陈玉成牺牲。
1862年,天京被围困。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后期的防御战及最后失败 三河之战,太平天国晚期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太平军与湘军在安徽三河镇(今属肥西县)激战。此役湘军战败,名将李续宾阵亡,清帝国安徽、江西战情全面吃紧。而对太平天国来说,扭转了皖南被动的局面,太平天国安庆脱困,天京粮荒抒解,李秀成、陈玉成都封王,复苏了太平军后期军心、士气。 李秀成(1823~1864.8.7),广西藤县人,雇农出身。1849年全家入拜上帝会。1851年8月,太平军过藤县境,举家入伍。1864年8月7日,李秀成在江宁被曾国藩杀害。
1860年,太平军在李秀成指挥下,进军江浙,直逼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组成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任领队,对抗太平军。
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进攻青浦,李秀成沉着指挥,消灭洋枪队六七百人。华尔五处受伤,逃回上海县城,不敢出战。华尔
1813~1862.9.22
美国殖民主义者洋枪队 前期由外国人组成,美国人华尔任领队。 不久,洋枪队改由中国人为兵,外国人为统领,均使用洋枪洋炮。 1862年9月,华尔在浙江慈溪激战中被太平军击成重伤,不久死去。 英国人查理·乔治·戈登继任洋枪队头目。1864年,进攻金坛,太平军再次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腿部。后在1885年1月26日,被苏丹马赫迪起义军击毙于喀土穆。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你能谈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和意义吗?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教训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意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农民革命运动的最高峰;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太平天国运动性质和意义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课堂小结过程兴起:评价背景: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1851)
定都天京(1853)
北伐、西征(1853~1856)
《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变乱(1856)
《资政新篇》
浦口、三河大捷
天京陷落(1864)发展全盛转折:衰败性质: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宏大的反封建农民战争
意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军事全盛天京变乱后期斗争天京陷落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尖锐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板书学习与探究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组织太平军北伐
C.定都天京 D.摧毁江北大营AC3.下图中,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4.下列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方面是( )
A.都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
B.都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C.都是先进中国人提出发展
资本主义的方案
D.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AA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说:“洪秀全人格上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功了,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蒋廷黻阐述的观点是( )
A.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B.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C.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领袖的人格及其才干决定革命的成败
6.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政新篇》的核心内容,并说说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对待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
核心内容: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态度:借鉴西方文明中的有益成分。B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