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2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第一单元 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自西向东,曾先后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东方文明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中国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列举古文明国家并说说它们各自的成就。
2.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如何看待古文明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非洲北部 古代埃及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已出现了国家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国王被称为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 他们建造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墓,金字塔是国王权力的象征.一、金字塔
希罗多德:“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代著名的《尼罗河颂》……
《尼罗河颂》
万岁,尼罗河!
你在这大地上出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孟神啊,你将黑夜引导到白天,
你的引导使人高兴!
繁殖拉神所创造的花园,
给一切动物以生命;
不歇地灌溉着大地。
从天堂降下的行程,
食物的爱惜者,五谷的赐子者。
普塔神啊,你给家家户户
带来了光明!
你怎样理解古希腊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所说的:“埃及是尼
罗河的馈赠”这句话?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整个埃及,成为埃及唯一的水源。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每年均有泛滥并且准时,7月开始涨水,10月达到高潮,11月必退水。这给古埃及人掌握尼罗河的规律,利用尼罗河流域提供了有利条件。纳尔迈岩板正面
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下游两岸出现一系列小国,后形成上埃及、下埃及南北两个王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统一。外观演变:“马斯塔巴” (意为凳子)式 “层级金字塔”“角锥形金字塔”
金字塔建造原因:信奉灵魂不灭之说和法老的专制统治。史料介绍: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的外型从四面望去,像汉字的“金”字,我们中国人就称它为金字塔。古埃及人称之为“庇里穆斯”(即“高”)。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最早只是一个用土坯建成的地下室,没有地上建筑。后来才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埃及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下游开罗附近,今已勘查到的金字塔约有80座,其中有轮廓的30多座。最著名的要数开罗南部吉萨高地上的三座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考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它们与附近的狮身人面像一起组成的图像成为埃及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佛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王权和财富。胡夫金字塔——最大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2500千克。法国化学家戴维杜维斯从胡夫金字塔取下的小石块加以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更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 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狮身人面像面部是仿照哈佛拉的面像雕塑的。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哈佛拉(胡夫之子)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60年,塔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塔身是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座金字塔中最大的。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木乃伊制作流程木乃伊的制作
早在第四王朝,就有一批专门从事防腐处理的人,工作是保存尸体。安努毕斯
黑色豺头神掌管着木乃伊的制作,并指给死者去来世生活的道路。取出器官
死尸被割开以便取出器官。只有死者的心脏留在原处。大脑被勉强用勾子从鼻孔里弄出来。泡碱
掏干器官后的尸体,被浸泡在脱干物质泡碱(硝石)中,然后被抹上树脂、油和香料,以便使身体各组织有弹性。 从左至右依次为:狒狒头哈皮(肺)、猎鹰头克布塞努夫(肠)、人头伊姆塞特(肝)和豺狼头杜阿穆特夫(胃)。内脏放置容器法老与王妃法老 — 古埃及国王古埃及法老图坦哈蒙黄金面具法老黄金面具头上的眼镜蛇和秃鹰是王权的象征。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二、《汉谟拉比法典》伊拉克政区地图古巴比伦城想象图汉谟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9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城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
(创作于16世纪的想象图)《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法典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序言和结语宣扬______________。正文共282条,比较全面地反映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序言正文结语君权神授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和奴隶制社会秩序宣扬思想:内容:体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的复仇原则。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
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
文明的重要遗产。太阳神沙马什国王
汉谟拉比权杖君权神授法典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古代印度地图 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古印度,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并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三、种姓制度吠舍 刹帝利
婆罗门
种姓等级示意图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等级制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的特点1、种姓界限森严;2、种姓职业世袭;3、种姓实行内婚。种姓制度的影响: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1、产生的时间、发源地:
2、产生的原因:
3、创始人:
4、早期教义:
5、佛教的流传: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释迦摩尼倡导众生平等 从古印度传到东南亚和中亚,公元前后通过中亚传到中国,以后又从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后来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四、佛教的产生 鹿野苑是佛陀第一次传道的地方,阿育王曾在此建一佛塔,后经扩建成宝塔式。 印度中亚朝鲜日本中国东南亚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修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北 非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标志金字塔 西 亚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颁布《汉谟拉
比法典》作用:维护私有
制和社会秩序地位:已知世界
上第一部比较备
的成文法典 南 亚
印度河流域种姓
制度四大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实质: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世界三大
宗教之一 佛教的产生
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释迦摩尼早期教义:众生平等流传:传向南亚各地、
中亚、东亚、东南亚
等地 东 亚
黄河流域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坛
2.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BC3.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某历史论文中提到了“公元前6世纪”“乔答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BA5.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1)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2)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3)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统一国家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