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创】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8-31 17: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重点难点】
1、变速直线运动中求得平均速度
2、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学法指导】
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所有问题。每个同学要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作后做好监督和检查。
【知识链接】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







2、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一个问题所做的解释、发表的见解都是个人的
,是否正确还需寻找
来证明。
3、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的,只能求出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

【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
自学1、实验的原理:
。待测物理量
,测量工具:
。用刻度尺(卷尺)测量物体运动的
,用停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应距离所需的
,用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
自学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根据你的分析,请你设计实验的方案
(1)实验所需的器材:刻度尺、秒表、长木板、小车、挡板、垫板。
(2)实验步骤:
①用刻度尺测量木条的全长SAC和由顶端至木条1/2
处的长度SAB,用铅笔在木条上标出字母A、B、C。
②用垫板把长木板支成斜面,以便小车能从木板顶部自由滚下。
③将挡板放在B处,测小车在AB这段路程中运动的时间tAB。
④把挡板移到木板底端C处。按上述方法,测出小球由木板顶端A向下运动到底端C处,在SAC这段路程中所需的时间tAB,记录下来。
⑤根据以上结果,计算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BC),下半段路程上用的时间tBC,算出vBC。
自学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记录表格
路段
前半段AB段
全程AC段
后半段BC段
路程s/cm
时间t/s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的平均值t/s
速度v/cm/s
自学4、实验结论:

二、合作探究
探究1、“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探究2、在“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要测得小车在下半程运动的时间,李明小组的同学产生了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应分别测出全程和上半程的时间,然后相减得下半程时间;而有些同学则认为:只要把小车从B点释放就能很容易测出下半程的时间。请同学们与小伙伴交流讨论,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估。
探究3、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tAB<tBC
B.tAB=tBC
C.vAB>vBC
D.vAB<vBC
【展示质疑、教师点拨】
例1、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斜面的作用是

(2)金属片的作用是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次数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1=75cm
t1=2.6s
v1=28.85cm/s
2
S2=75cm
t2=2.5s
v2=
cm/s
3
S3=75cm
T3=2.4s
V3=
cm/s
V=
cm/s
例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
s,平均速度为
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T31
车次
T32
北→上
自北京
起公里
站名
上→北
15:50
0
北京
-
13:20
20:21
29
497
济南
41
8:33
1:16
24
979
蚌埠
54
3:46
5:45
-
1458
上海西
23:24
例3、在北京和上海西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比较T31和T32全程运动的快慢。(2)T31从北京到上海西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3)T32从蚌埠到济南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大?
例4、下表是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参加110米栏决赛时的技术资料.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起点
第一栏
第二栏
第三栏
第四栏
第五栏
第六栏
第七栏
第八栏
第九栏
第十栏
终点
s/m
0
13.72
22.86
32.00
41.14
50.28
59.42
68.56
77.70
86.84
95.98
110
t/s
0
2.50
3.40
4.50
5.50
6.50
7.50
8.50
9.50
10.50
11.4
12.91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相邻两栏之间的距离.
(2)请你判断刘翔在本次比赛中所做的是否作匀速直线运动,简述你的理由.
(3)刘翔在第四栏到第八栏之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大?
【同步演练、拓展提升】
1、小军同学要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以下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是(
)(A级)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0.5min内是起动阶段,运动越来越快,已知它在起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汽车在这0.5min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A级)
A.等于5m/s
B.大于5m/s
C.小于5m/s
D.无法判断
3、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级)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5、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B级)
6、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C级)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归纳总结、回归目标】
本节课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家对于速度的变化的体会,明确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的变速直线运动,掌握两种运动的差别。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会测时间。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实验时最好两人合作,共同完成。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师生札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