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创】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8-31 17:3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现象
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填空题(第一小题2分,其它每空2分,共42分)
1.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
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3.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
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s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m。
5.用力敲音叉,并用悬吊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应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设想将此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将发生的现象应是看到塑料球
,却听不见声音,
这是由于
中不能传播声音。
6.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中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7.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 
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  
 而发出的。
8.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某种苍蝇在飞行时,5 s 内翅膀振动2 000次,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
9.燃放鞭炮时,火药爆炸使其周围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而发出了爆炸声;用手捂住耳朵以减小爆炸声,这是通过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小噪声;有经验的人能够判断出远处的爆炸声和鞭炮声而不是枪声,他实际上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 进行辨别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
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 
 )
2.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 
 )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3.(2014 青岛)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2014 宜宾)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
5.(2014 菏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6.(2014山东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生的音调会不同
7.(2014 广州)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A.
B.
C.
D.
8.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玉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玉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玉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一号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9.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耳的人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振动
B.一直向左运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静止不动
10.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1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
1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14.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听到发令枪响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停表的读数为10.59s,则运动员跑完百米所用的时间为


A.10.30s
B.10.59s
C.10.88s
D.10.18s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1.02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5)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6分)
1.
有两座相距s=1000m的大山,有人在两座大山之间大喊一声,先后听到由两山传来的两个回声,时间相隔4s,设声速v=340m/s。求这个人到两山的距离为多少?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B.敲瓶底火焰摇动
橡皮膜
A.探测海深
同课章节目录